第305章 不離
字數:3079 加入書籤
李樹堂忽又話鋒一轉:“此事既已查實是誣告,便不必再與林大人細說。雖是實名舉發,但多為臆測之詞,倒也算情有可原。”
王晨低聲道:“林大人方才...似有激憤之色。”
李樹堂撚須苦笑:“他殫精竭慮治理滄山縣,卻遭人背後中傷,換作是你,可能心平氣和?且喚他過來,本府親自寬慰。”
不多時,林彥秋踏著青磚而來。雖麵色平靜,但眼中鬱色難掩。他躬身行禮時,腰間玉佩輕響,李樹堂已笑著示意他入座:“林大人,此番問詢實乃朝廷愛才之意。王按察使主張息事寧人,本府亦深以為然。萬望莫要因此束手束腳,滄山縣的政事,還需你放手施為。”
這話雖是安撫,卻難消心中塊壘。林彥秋勉強拱手:“下官...謝大人體恤。”
李樹堂忽起身,親手為他斟了盞君山銀針:“對了,王大人方才提及,今年都察院要推舉‘廉吏’,本府已命人將你列為首選。”
這分明是給個甜棗。林彥秋此刻已恢複從容,起身長揖:“下官愧不敢當,還請大人另擇賢能。”
李樹堂聞言反而展顏,這才像那個敢在暴雨中帶人加固河堤的年輕知縣。他親昵地拍拍林彥秋肩頭:“方才還勸你別置氣,轉眼就使性子。放心,朝廷自會還你公道。”
送客之意已明。林彥秋告退時忽覺天旋地轉,扶住門框才穩住身形。走出二堂,冷汗早已浸透中衣。
王晨執燈相送,在月洞門前低語:“林大人日後還需謹言慎行。這男女之防,最易授人以柄。”
林彥秋默然頷首。待馬車駛出衙門,他掀簾四顧無人,終長舒一口濁氣。攤開手掌,掌心盡是冷汗。從問話來看,舉報者必是滄山縣舊吏。若非實名具狀,按察司斷不會受理。
車簾外,暮色中的桐城燈火如豆。他閉目輕歎:權當是敲了記警鍾罷。
林彥秋回到府邸時,已是暮色四合。推開雕花木門,隻見姚杏兒正坐在湘妃竹榻上,纖纖玉指絞著羅帕,神色惶惶。聽見門響,她杏眸一亮,提著裙裾便迎了上來。
“郎君...”她聲音發顫,從背後環住林彥秋的腰。林彥秋反手闔上門閂,尚未來得及褪去皂靴,便覺背後溫香軟玉緊貼。
“妾身想好了,”姚杏兒將芙蓉麵貼在他汗濕的官袍上,“待漕銀案了結,我便啟程去蘇州,不能再拖累你...”
林彥秋輕拍她皓腕:“莫怕,無事了。”話音未落,姚杏兒已摸到他中衣盡濕,不由帶了哭腔:“都怪妾身貿然來尋,害郎君受這般驚嚇...”
他艱難轉身,推開些許距離:“真的說清了。”見姚杏兒梨花帶雨的模樣,又瞥見地上放著個藤編提籃,裏頭裝著新置辦的胭脂水粉,終是緩了神色。
“這些時日...”姚杏兒絞著衣角,“怕是要叨擾郎君了。”
林彥秋跌坐在酸枝木圈椅中,取出鎏金水煙袋深深吸了一口。煙霧繚繞間,忽想起都察院定會去尋齊芝怡與肖花蘭對質,這反倒是樁好事。
姚杏兒挨著他坐下,輕搖團扇:“郎君這一身汗...妾身已讓丫鬟備好香湯。”
經這一提,他才覺脊背黏膩難當。步入淨室,丫鬟早已備好柏木浴桶,熱氣氤氳中漂浮著艾草。他閉目浸入水中,任熱水衝刷周身緊繃。直到此刻,懸著的心才算真正落下。
“公門如虎口啊...”他掬起一捧水抹臉,暗自警醒,“日後斷不可動庫銀分毫。”
一隻柔荑撫上脊背時,林彥秋才驀然驚醒。回首見姚杏兒羅衫盡解,隻餘一件藕荷色肚兜鬆鬆掛著,雪脯隨著呼吸微微起伏,眼中秋水盈盈地望著自己。
紅綃帳暖度春宵。待雲收雨歇,林彥秋倦極而眠,再醒來時已是暮鼓時分。伸手一探,枕邊空空如也,唯餘一縷幽香。正疑惑間,忽聞庖廚傳來吳儂小調。
踱出內室,但見八仙桌上擺著青瓷碗碟,一道清炒蘆蒿,一道火腿煨筍,色香俱佳。待他洗漱完畢,姚杏兒正捧著蓴菜羹出來,杏色寢衣襯得人比花嬌:“郎君用膳吧。”
林彥秋目光掃過她單薄衣衫下若隱若現的茱萸,不由苦笑。
“用過晚膳我便要回衙門,今夜不能留宿了。”
姚杏兒執箸的手微微一顫,低頭數著碗中珍珠米粒。林彥秋佯作未見,匆匆扒完飯便轉入內室更衣。出來時見她仍呆坐燈下,燭火映得側臉如玉。
“為何不讓齊姑娘到滄山縣照料?”她忽然仰臉問道,“郎君的衣裳總需人漿洗...”
林彥秋係好蹀躞帶,在門檻處頓了頓:“顧好你自己便是。”臨出門又回頭叮囑:“記得落栓。”
原本要提那十萬兩銀票的事,經此一劫反倒不便開口。雖說是她親口許諾的買命錢,但既有了肌膚之親,終究不忍相逼。
馬車駛出巷口,林彥秋掀簾回望。宅院燈籠在夜色中漸遠,他閉目長歎:“除卻芝怡,但願這是最後一個。”
忽然一陣夜風卷入車帷,帶著深秋的涼意。他緊了緊鴉青色披風,袖中拳頭暗自攥緊。車轅上的銅鈴叮當作響,混著更夫遙遠的梆子聲,將心事碾碎在青石板路上。
林彥秋遣小廝遞了帖子,約劉力在“醉仙樓”雅間相會。自己則換了身靛藍織錦直綴,腰間懸了塊羊脂玉佩,乘著青篷馬車徑直前往。
剛在二樓臨窗的廂房坐定,門外便傳來劉力爽朗的笑聲。珠簾一挑,但見劉力穿著絳紫團花緞袍,搖著灑金折扇進來,身後還跟著兩個梳著雙丫髻的伶人。其中一個穿著杏紅紗裙的姑娘,林彥秋瞧著頗為眼熟。
“喲,我當是哪位貴客呢,原來是林大人!”那伶人也不怯場,徑自挨著林彥秋坐下,身上環佩叮當作響。林彥秋這才想起,這正是上回與蘇蘇一同來府上獻藝的那個歌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