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古董拍賣會的驚天調包案(一)
字數:3555 加入書籤
9月12日,清晨六點四十五分。
秋雨悄然灑落在南州市古城區的屋簷上,雨絲在昏黃街燈下斜斜劃落,映得石板路濕潤泛光。城市尚未蘇醒,空氣中透著未散的涼意。
永德路盡頭,南州市博古拍賣行靜靜佇立。這棟三層灰磚洋樓,平日裏古雅肅穆,今日卻注定不再安寧。
程望站在門前,披著警用雨衣,目光停留在尚未拉起的卷閘門上,雙眼布滿倦意的血絲。他昨夜值完夜班,本該回局休息,卻在清晨五點半接到報案——一起疑似重大文物詐騙案,地點正是拍賣行內部。
古董調包,且是明永樂青花梅瓶這類國寶級拍品,直覺告訴他,這絕非普通盜竊。
他出示證件:“南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配合調查。”
門內的管理員姓魯,五十出頭,穿著略顯褶皺的白色製服,神色焦急:“警官,我們六點開門點清時才發現出事了。昨晚壓軸的‘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梅瓶’,昨夜剛以四千六百萬成交。可今天早上一看……變成了個仿品,高仿,幾可亂真。”
程望眼神一斂,聲音低沉:“拍品被調包,動手者恐怕早有預謀。現在,那瓶子在哪裏?”
魯力引他穿過展廳與交易區,最終在一扇鐵門前停下。他刷卡,按指紋,推門而入。
保管室內,中央擺著一隻青花瓷瓶,被透明防爆玻璃罩封存。瓶體潔白如玉,青花色澤清雅,形製標準,幾乎挑不出瑕疵。
可程望隻看了一眼,便低聲開口:“假的。”
他俯身檢查瓶底:“真的‘永樂’官窯,底款應有沉穩釉下之氣,這個字跡飄浮,明顯偽作。”
“昨晚交割結束,這隻仿品就在這裏了?”他追問。
魯力臉色慘白:“我們最後一次確認是在昨晚七點三十五,那時還有專人核查、兩名保安值守。可淩晨兩點半,保管間突然斷電了四十秒,監控也隨之中斷……我們原以為是小故障……”
程望眼神一沉:“這不是故障,是為調包製造的窗口。”
他看向鐵門:“這裏有幾人擁有權限?”
“除了我,還有副主管李昆、保安隊長曹建明、以及我們外聘的鑒定師杜映秋。”
“外聘?”程望抬眼。
“是的。杜老師來自江州古玩協會,是我們常年合作的簽約鑒定人,負責昨日點交和封存。”
程望略一沉思:“四人資料,立刻備好交給我們。”
他拿起對講:“黃啟,帶技術隊查監控硬盤,恢複淩晨兩點到三點的數據,重點排查保管間和通道。”
“是,程隊。”
程望轉身離開,目光掃過走廊兩側牆壁上懸掛的拍品與裝飾畫作。每一件都價值不菲,每一件……都可能是掩飾。
這起調包案,看似一瞬成局,實則或早已暗中鋪排。目錄擬定、仿品製作、封存環節、突發停電——每一步都如同精密布設的陷阱。
而程望要做的,是一針一線,撕開這出戲背後的真麵目。
?
上午八點三十分,南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
白板前貼著嫌疑人資料與案件流程圖,一排警員圍坐,程望站在正中央,語氣冷靜:
“案情初步明確。”
他用激光筆標示出關鍵節點:“9月11日1935,管理員與副主管確認拍品真偽,後梅瓶封入保管間。2000,拍賣正式結束,競買人王泰以四千六百萬成交,約定今日十點前完成交割。”
“淩晨230左右,電力係統突發短暫停電,監控斷電四十秒,係統重啟後無人察覺異常。今日清晨615,開門點清,發現梅瓶為仿品。”
“具有直接接觸權限者共四人:魯力管理員)、李昆副主管)、曹建明保安隊長)、杜映秋外聘鑒定師)。四人皆在場內,無法排除。”
他語氣頓重:“調包行動縝密,目標明確,行事專業。仿品高仿精良,具備迷惑性。嫌疑人對拍賣流程、鑒定流程、安全機製了如指掌,具備三類特質:文物鑒定專業能力、內部渠道協助、黑市流通渠道背景。”
他看向眾人:“換句話說,這是一起內外勾結型盜竊案。”
黃啟舉手:“我們查過競買人王泰背景,他來自粵東,從事古董中介,交易頻繁但不透明。不過,他昨日下午一點就付款,今早還主動上門提貨。從時間上看,沒有調包空間。”
程望點頭:“先讓他推遲領取,安排十點前做筆錄問詢。”
他布置道:“黃啟,你繼續追蹤電力係統異常,查備用電源;孫琴,梳理杜映秋三年拍賣合作紀錄,看是否有‘成交後仿品糾紛’的案例;其他人,分組走訪四名內部嫌疑人。”
他頓了頓:“我們時間不多。動手的人,準備得很早了。”
?
上午九點十二分,拍賣行副主管李昆辦公室。
程望推門而入,李昆正坐在窗前,茶未飲,神色繃緊。
“李先生,昨晚拍賣後你幾點離開的?”
“十點半。”李昆語速不快,“我查完財務報表才走。”
“淩晨兩點半你在哪?”
“在家睡覺。我可以調門禁記錄。”
“你是否曾用權限進入保管室,或泄露密碼?”
李昆頓了一下:“我沒有對任何人透露權限。”
程望冷聲開口:“係統顯示,昨晚十點零五分,有一次非法指紋嚐試,失敗後係統自動鎖定。”
李昆一怔,神色微變:“……我不知道這事……”
“你當然不知道。”程望平靜地看著他,“因為你知道的那個人,還沒被我們找到。”
這場局,剛剛展開。
真偽之間,有人為之周密布局;而謊言背後,正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靜靜編織著利益與背叛的網。
程望的調查,也才剛剛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