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夜行者(七)

字數:4734   加入書籤

A+A-


    春末的江州,雨下了整整三天三夜,終於在清晨五點停了。
    天剛亮,市局刑偵支隊的大樓外,街道仍濕漉漉的。水泥磚縫滲出潮意,像是一場長夢的痕跡。
    程望一夜未眠。他坐在辦公室裏,窗簾未拉,桌上的白瓷茶杯空了三次,連環命案的卷宗擺在桌上,厚得像一堵堵壓著呼吸的牆。
    淩晨一點零五分,李兆輝的全部口供形成最終筆錄,經法務、檢察同步校核,通過審訊錄像、dna及痕檢形成鐵證閉環,移交至檢方啟動速審通道。
    案件,在程序意義上,已完結。
    但程望知道,這樣的案子不會“完結”。它留下的,不隻是數字和記錄,而是滲透進每個執法者骨頭縫裏的沉重問題:
    ——為什麽他能持續潛伏三十年、流竄四省、殺害六十七人?
    ——為什麽沒有任何係統能及早識別和幹預這個深度脫軌的個體?
    ——社會的盲區,到底從哪裏開始,又該由誰終止?
    林嘯敲了敲門,帶著一紙報告進來:“程隊,省廳那邊要我們準備一個案情通報,下午開全市刑偵係統閉門會。你看是你講,還是我來?”
    程望沒有看他,隻是盯著桌上那份卷宗最後一頁。
    “你講。我留在這。”
    林嘯點頭,沒有追問。
    門關上前,他又頓了一下:“你是不是在想,這種人,是不是還能救?”
    程望搖頭。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還能救別人。”
    林嘯沒吭聲,輕輕關上門。
    ……
    上午十點半,程望接到電話,是山口鎮派出所打來的。
    “程隊,我們這邊有位村民,說要見你,說是當年山溝溝那邊‘有過人被救下來的’。”
    “誰?”
    “是個女的,六十來歲,說她小時候家裏有個收養過的孩子,後來出了事。她說那個孩子,好像就是李兆輝。”
    程望讓他們把人送過來。
    中午十二點半,一輛舊麵包車停在支隊門口。坐在後排的老婦人拄著拐杖,被扶下來時有些踉蹌。
    她姓陳,是山溝村本地人。上世紀六十年代,村裏響應政策收養了一批孤兒,她家當時領了一個男孩,“四五歲,大腦門,話少,夜裏總做噩夢”。
    “我家窮,養不住,後來送去磚廠,那廠子專門要這些‘沒人要的娃’,一天五毛錢,吃的是豬食。那廠子後來出事了,有個男娃被打死……那孩子,也不知去哪了。”
    程望問她記不記得那孩子的名字。
    “叫啥來著……好像叫‘小輝’。”
    她忽然說:“他有個疤,在腦門這兒,小時候摔的。”
    程望輕輕合上筆記本。那個疤,他見過。正是在李兆輝額角上,那道扭曲的命運切痕。
    ……
    4月28日,江州市人民檢察院發布通報:
    “李兆輝,男,43歲,流竄四省涉嫌故意殺人、強奸、奸屍、搶劫等罪行,現已查明重大犯罪事實共計26起,造成67人死亡,23人被性侵,10人重傷,證據確鑿充分,依法提起公訴,並建議適用死刑立即執行。”
    消息發布後,輿論嘩然。
    社交平台、媒體新聞、法治論壇、紀實欄目幾乎同一時間鋪開討論——
    【“惡魔的誕生,是孤獨、冷漠和製度性忽視的合謀。”】
    【“67條命的代價,換來對底層漂移人口的一次徹底檢視。”】
    【“當‘他是怪物’成為所有人對命案的解釋,那社會本身是不是也病了?”】
    ……
    程望沒有關注這些。他將案件副本與物證清單做最後核查,將所有資料拷貝一份存入警務檔案係統。
    在整理遺屬資料時,他特地在卷尾附了一頁手寫筆記:
    “李兆輝案,是一麵鏡子。他從社會底部失控地往下墜,我們從上麵俯瞰,卻很少有人去拉他一把。”
    “我們要警惕的不隻是罪犯,還有讓人走向犯罪的路。”
    5月2日,省公安廳召開專項工作會議,決定對全省未破疑似流竄作案命案進行重審清查,同時啟動“基層流動人口心理篩查與預警機製”試點,優先在江州市落地實施。
    程望受邀擔任顧問,但他沒有參加會議。
    那天,他去了城北精神病康複中心。
    林知微正坐在花園長椅上,陽光落在她肩上,穿著一件淺灰色毛衣,低頭寫字。她的眼神清明了許多,臉上的僵硬也褪去了幾分。
    “你來了。”她抬頭笑了笑,“我這兩天在寫信。”
    “寫給誰?”
    “寫給我自己。”
    她頓了頓,又說:“你上次跟我說,要我試著原諒‘那個世界’,我試著寫了一段,但寫不出來。我後來想,或許我該先學會原諒自己。”
    程望靜靜聽著,不說話。
    林知微慢慢把信紙合上,望向不遠處的陽光:“我這輩子可能好不了,但我希望你能幫我告訴那些人——他們不是孤單的。”
    程望點了點頭。
    “我會。”
    ……
    當天夜裏,江州市刑偵支隊樓頂天台上,風有些大。
    程望一人站在天台邊沿,眺望整座城市——萬家燈火如微光閃爍。
    林嘯遞來一支煙,兩人並肩坐下。
    “我們抓了個惡魔。”林嘯說。
    “嗯。”
    “但我們也知道,惡魔不是憑空來的。”
    程望點燃煙,一口接一口地抽著,沒有接話。
    過了一會,他問:“你知道我們什麽時候最容易輸嗎?”
    林嘯轉頭看他。
    “不是破不了案,是開始覺得這些事,‘沒辦法’的時候。”
    “那你現在覺得呢?”
    “我覺得,”程望輕聲說,“還有辦法。”
    煙頭在風中微微發紅,像是夜色裏一顆不滅的火星。
    ……
    【案件閉環記錄】:
    ? 嫌疑人:李兆輝,43歲,已提起公訴,擬判死刑;
    ? 受害人:67人死亡,23人被強奸,10人重傷,19起奸屍行為;
    ? 案件跨度:2001年至2025年,曆時24年;
    ? 犯罪模式:夜間踩點、隨機選擇、工具簡陋、性暴力+致命暴力;
    ? 犯罪動機:多重創傷背景+反社會人格+情感隔離;
    ? 調查突破:dna建庫、多案重疊路徑、作案工具一致、心理畫像閉合;
    ? 社會影響:流動人口管理機製啟動、底層犯罪篩查係統落地試點;
    ? 遺屬撫恤:已啟動聯合賠償基金,首批發放完成;
    ? 後續追責:兩地公安係統基層信息脫漏、檔案錄入滯後,已啟動內部問責。
    程望記錄於 2025年5月4日 晚2357。
    他在卷宗最後一頁寫下五個字:
    本案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