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連環十二記(十)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A+A-


    六月二十四日淩晨,江州市公安局燈未熄滅,程望依然身著前一日的襯衫,眉間已積下重重疲色。他的辦公桌上鋪著兩張等比例市區地圖,一張標注十二宮方位圖,另一張密密麻麻貼著地址、照片、簡曆檔案——那是從“連環十二記”編號中,推演出來的潛在受害人名冊。
    “剩下九人,六人已確認身份,我們都在保護中。”蘇槐走進來,遞來一份更新資料,“但這三位的身份仍在排查中,我們沒有臉部圖像,隻有簡要特征和模糊化代號。”
    “凶手在劇本中對她們隻留了代號:水瓶、射手、天秤。”程望低聲念道,目光如釘牢在紙頁之上,“不是名字,而是人格象征。他從未真正在意她們是誰,而是她們‘代表什麽’。”
    “他不是隨機選人,而是選擇特定類型。你看這三位——性格外向、情感波動劇烈、曾有網絡暴力記錄……”
    蘇槐皺眉:“你是說他要‘懲罰’她們?”
    “不隻是懲罰,是‘淨化’。”程望站起身,手指在星宮圖上飛快滑動,“他的殺戮不是宣泄,而是一種病態理想的秩序執行。每一記,都是為了滿足他對道德界限的獨斷界定。”
    “所以這不是殺戮計劃,而是儀式。”
    此時,技術組傳來通報:“程隊,有個新情況。我們監控發現——‘第三記’公布後,一名自稱‘十二騎士之一’的男子在網絡匿名平台留言,內容高度模仿江澈筆跡與語言結構。”
    “ip查到了嗎?”
    “追到西郊一所廢棄廠房內ifi信號,是公共接入口。但我們調取監控時發現,有人昨天深夜出現在廠房附近。”
    “年齡在20歲至25歲之間,身形瘦長,身穿長風衣,戴鴨舌帽和口罩。停留時間二十分鍾,沒有進入廠房,而是在廠區外牆塗畫了一個星宮圖樣。”
    “我們已調取該區域監控進行人臉重建。”
    程望沉默片刻,緩緩點頭:“他不是信眾,而是模仿犯。”
    “這才是我最擔心的事——江澈給社會種下了種子。”
    “他想看到模仿者、生長者、繼承者。”
    “他不想讓‘連環十二記’終止。”
    “他要讓它變成一種文化符號。”
    同一時刻,江澈被單獨關押在重犯監室。他平靜地坐在床邊,閉眼低語。他的唇形被特寫監控設備精確捕捉,係統分析後輸出幾個關鍵詞:
    【重生】
    【光之輪回】
    【繼承者】
    程望在指揮中心看完轉錄,忽然感到胸口一陣冰冷。他明白,這場案件的“終章”,遠未結束。
    十分鍾後,技術組完成模仿者初步畫像,生成虛擬麵孔並與戶籍係統比對——結果顯示命中率最高者為一名叫“林知恒”的青年,22歲,大學中退,父母離異,曾多次發表反社會言論,2019年曾因惡意傳播犯罪圖文而被拘留七日。
    “他是潛在的點燃者。”程望眼神沉了下去。
    “立刻設專案組追蹤此人,全城布控,列為一線警戒目標。”
    與此同時,受害者保護組傳來新消息:
    “第六位潛在受害人,已於本日淩晨失聯,最後出現在南郊百匯街at附近,附近監控顯示,她正與一名男子同行,特征疑似與林知恒相符。”
    <網點周邊監控,擴大三公裏範圍搜索。”
    蘇槐一邊聯動調度係統,一邊問:“你認為這是江澈指使,還是模仿者自行實施?”
    “他不是指使——他是點燃。”
    “林知恒在他那套瘋癲體係中,找到了身份的意義。他以為他是繼承人,其實不過是工具。”
    “江澈的劇本從不允許他人篡改。”
    程望凝視監控視頻中失聯女孩被引導進一處廢棄公交站的影像,表情愈發冷峻。
    “他已經啟動了‘第六記’。”
    “而我們,隻有不到兩個小時。”
    ……
    淩晨兩點半,特警、刑偵、技偵三組合圍南郊廢棄公交站舊倉庫區。
    現場一片死寂,警犬於邊緣聞到血腥氣,一間廢棄小屋內拉出被子做的隔音簾,屋內地麵用粉筆畫著簡陋的十二星宮陣圖,中央是一把生鏽小刀。
    女孩被綁在角落,嘴貼膠帶,尚存意識。
    而林知恒,就坐在她不遠的地方,正用煤灰在牆上塗畫編號。
    “059。”
    他喃喃自語:“這一記,歸我。”
    特警破門瞬間,他沒有掙紮,隻是舉起手裏的粉筆,將“十二”字劃完。
    “我完成了他交給我的使命。”他微笑著說。
    ……
    四個小時後,程望再度走入江澈的監室。
    “你的劇本結束了。”他說。
    “我說過,它會繼續。”江澈輕聲回答。
    “我可以死,但觀眾已經上台。”
    “而你,程警官——你永遠抓不完他們。”
    程望靜靜看著他。
    “可我會一個個讓他們下台。”
    江澈笑容僵住,終於垂下頭。
    “‘連環十二記’將作為特例刑事劇本謀殺案歸檔。”
    “你將被起訴,罪名為連環預謀殺人、組織模仿犯罪、妨害公共安全。”
    “審判將公開,全程直播。”
    程望站起身,看著對方:
    “你以為你在寫劇本。”
    “但其實你隻是被記錄。”
    “而我們——將寫下終章。”
    江澈目光怔然,仿佛終於察覺,自己設計的劇場,也正在被劇寫。
    不是崇拜者書寫的聖典,而是法律與正義合力寫下的,終極判決。
    ……
    “連環十二記”案件正式結案時,江州市已進入七月。
    三十七天、三位遇害、九位幸存、兩位模仿犯、數十封信件、一座城市的沉默與驚恐,最終被一句簡短裁定書蓋棺定論:
    【黃道並無罪,血與信仰非一體。】
    而程望,在案件終結當晚,走入無聲的夜風中,抬頭望見雲層之後,一道清晰星軌橫越天幕。
    他想起江澈寫的最後一句話:
    “星辰永遠沉默,卻是最清醒的審判者。”
    他低聲道:
    “不,星辰不會審判——我們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