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市裏的挑戰

字數:6077   加入書籤

A+A-


    時隔幾天,蘇夏和顧琰再次踏上了前往市裏的旅程。這一次,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在市中心尋找一處合適的店麵,為蘇記美食開辟新戰場。
    大巴車上,蘇夏翻看著剛打印出來的市區地圖,上麵已經用紅筆圈出了幾個潛在的商業區域。她心裏雖然緊張,但比起上次來市裏時的茫然,此刻的她多了幾分堅定。
    “顧大哥,我查了很多市區的商業情況,感覺這幾個區域是首選。”蘇夏指著地圖上的圈圈說,“不過我沒什麽經驗,還得麻煩你幫我把把關。”
    顧琰瞥了一眼地圖,微微皺眉:“這幾個區域都是熱門商圈,競爭非常激烈,而且租金肯定不低。我們還是先去看看實際情況再做決定。”
    抵達市中心後,兩人徑直前往第一個目標區域——城中商業廣場。這裏匯集了眾多知名餐飲品牌,行人如織,商鋪林立。
    “這個地方人流量確實很大。”蘇夏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眼裏閃爍著希望。
    他們找到一家房產中介,詢問附近有無合適的店麵出租。中介小姐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但當聽說他們想租商業廣場的店麵時,臉上的笑容有些凝固。
    “這個廣場的店麵租金是市區最高的,每平米月租金在50元以上,而且通常要簽三到五年的合同,押金是半年租金。”中介小姐看了看蘇夏樸素的打扮,語氣中帶著善意的提醒,“廣場內的店麵基本都是連鎖品牌或者大集團在經營。”
    “這麽貴?”蘇夏倒吸一口涼氣。
    簡單計算一下,一家一百平米的店麵,月租金就要五千元,再加上裝修、設備、人工等成本,投入很大。這遠遠超出了她現在的承受能力。
    “這個價格在市中心是很正常的。”中介小姐解釋道,“如果覺得太貴,可以考慮一些次一點的商圈。”
    他們又去了第二個目標區域——文化街。這裏的商鋪以文藝小店和特色餐飲為主,氛圍更加適合蘇記美食的定位。
    “這條街的鋪麵租金要便宜些,大約每平米30到40元。”另一位中介介紹道,“而且這裏的顧客更注重品質和體驗,可能會更欣賞你們的健康理念。”
    蘇夏稍微鬆了口氣,這個價格雖然依然不低,但至少在可考慮的範圍內。
    “有現成的鋪麵出租嗎?”顧琰問。
    “有幾家,我可以帶你們去看看。”
    他們跟著中介來到一家約七十平米的空店麵前。店麵位置還算不錯,但空間略顯狹小,而且光線不太充足。
    “這家店前租戶是做咖啡的,因為經營不善才退租。月租兩萬五,押金五萬,裝修可以部分利用原來的。”中介介紹道。
    蘇夏皺眉走進店內,仔細查看著每個角落。店麵後廚太小,無法滿足蘇記美食的烹飪需求;通風設施也比較簡陋,一旦開火炒菜,整個店裏都會是油煙味。
    “這個不太合適。”蘇夏搖頭。
    接下來的幾天裏,他們幾乎走遍了市裏大大小小的商圈,看了二十多家店麵,卻始終找不到令人滿意的選擇。要麽租金太高,要麽位置偏僻,要麽空間不合理,要麽周邊餐飲太多競爭太激烈。
    更讓人頭疼的是,很多中介在得知他們是想開餐館後,態度明顯冷淡了很多。
    “餐飲是物業最不歡迎的業態之一,油煙大,客流雜,垃圾多。”一位經驗豐富的中介直言不諱,“很多商場和高檔社區甚至明確規定不租給餐飲,有些即使租給你,也會限製你的經營時間和品類。”
    第五天晚上,疲憊不堪的蘇夏和顧琰坐在賓館的床邊,麵對著一堆看鋪記錄和地圖,陷入了沉默。
    “比我想象的難多了。”蘇夏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看了這麽多店麵,要麽租金高得嚇人,要麽就是各種不合適。”
    顧琰遞給她一杯熱水:“市裏的競爭就是這麽殘酷。好的位置被大品牌和連鎖餐廳搶光了,剩下的要麽貴得離譜,要麽各種問題。”
    “我們的預算有限,不能冒進,但又不能找太差的位置。”蘇夏苦惱地說,“關鍵是時間也不多了,村裏還等著我們的好消息呢。”
    “明天我們再去幾個地方看看。”顧琰安慰道,“不要著急,寧缺毋濫。”
    就在兩人準備休息時,蘇夏的腦海中突然響起了久違的係統提示音:
    【叮!檢測到宿主在市級立足任務中遭遇困難。】
    【提示:隱藏的機會往往藏在人們視而不見的地方。】
    【建議宿主明日前往老城區水岸街33號查看。】
    “係統有提示了!”蘇夏一下子來了精神,將提示內容告訴了顧琰。
    “老城區水岸街?”顧琰思索著,“那是市裏比較老的一個區域,離市中心有段距離,通常不被列入熱門商圈。”
    “係統既然這麽提示,肯定有它的道理。”蘇夏眼睛亮起來,“明天就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兩人退了賓館,帶著行李直奔水岸街。與繁華的市中心相比,老城區顯得安靜許多。水岸街沿著一條小河而建,兩岸是風格各異的老建築,有些已經翻新,有些則顯得有些破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條街還挺有特色的。”蘇夏走在石板路上,欣賞著兩岸的風景,“感覺像是老市區的記憶。”
    “水岸街原來是市裏的文化中心,後來隨著城市擴張逐漸沒落。”顧琰解釋道,“近幾年政府有意將這裏打造成文化休閑區,但效果一般。”
    他們沿著河邊走,很快找到了33號。這是一棟兩層的老式磚房,一樓是個廢棄的店麵,門上貼著“出租”的紙條,已經泛黃。二樓似乎有人居住,窗戶上掛著晾曬的衣物。
    店麵約有一百來平米,雖然外觀破舊,但結構看起來還算完好。最吸引人的是它正對著河麵,店前有一小片空地,若是夏天擺上幾張桌椅,想必別有風味。
    “這地方還真不錯。”蘇夏走近觀察,驚喜地發現店麵內部空間很寬敞,而且呈方形,非常適合改造成餐廳。
    門上貼著房東的電話。蘇夏立刻撥了過去。電話那頭是個老人的聲音,聽說有人想租店麵,顯得很高興,約他們半小時後見麵。
    不一會兒,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來到店前。老人姓趙,是這棟房子的主人,退休前是市文化局的幹部。
    “這房子是我爺爺那輩留下來的,建於民國時期。”趙老看著店麵,語氣中帶著懷念,“以前這條街特別熱鬧,我這店麵開過雜貨鋪、書店,最後是個茶館,但隨著老城區沒落,十幾年前就關門了。”
    “趙爺爺,這店麵現在什麽價格出租呢?”蘇夏問出關鍵問題。
    “我也沒打算賺多少錢,主要就希望房子別空著,能熱鬧起來。”趙老人溫和地笑了,“每月三千塊,押金五千。不過我有個條件——不能拆改主體結構,這房子是老東西了,有曆史意義。”
    “三千?”蘇夏以為自己聽錯了,“趙爺爺,您確定嗎?”
    趙老人歎了口氣,“這些年來了不少租戶,想把這改成網吧、酒吧什麽的,我都沒同意。這條街需要的是能體現文化底蘊的店鋪。”
    蘇夏眼睛一亮:“趙爺爺,我們打算開一家健康主題的餐廳,主打天然食材和傳統烹飪工藝。”
    “餐廳?”趙老人眯起眼睛打量著蘇夏,“丫頭,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開那些花裏胡哨的西餐廳、奶茶店,你們怎麽想開正經餐館了?”
    “我們是鄉下來的,在縣裏已經開了一家蘇記美食,現在想在市裏也開一家分店。”蘇夏真誠地說,“我們用的都是自家村裏種的蔬菜瓜果,天然無公害,做的也是傳統家常菜。”
    趙老人聽得連連點頭:“好!就該有你這樣的年輕人傳承傳統美食。這店麵就租給你們了。”
    說著,他從口袋裏掏出一把鑰匙遞給蘇夏:“你們先看看裏麵,有什麽問題咱們好商量。”
    蘇夏接過鑰匙,心中激動不已。她轉身看了顧琰一眼,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地邁步進入店內。
    店麵內部比想象中更寬敞,兩麵牆是原木色的,另外兩麵是青磚,天花板上還保留著老式的木梁。雖然積了不少灰塵,但結構非常牢固,頗有古樸韻味。
    最驚喜的是,店內還有一個小天井,陽光從上方灑落,給整個空間增添了幾分靈動。
    “這個天井太棒了!”蘇夏興奮地圍著天井轉圈,“夏天的時候,陽光照進來,想必非常漂亮!”
    顧琰也四處查看著:“基礎設施比想象中好很多,水電都齊全,而且管道看起來不太老舊。後廚空間也足夠大,通風口設計得當,改造起來不會太麻煩。”
    當兩人走進後院時,發現了最大的驚喜——一個約四十平米的小院子,長滿了雜草,但看得出曾經精心打理過,還有幾棵老樹,枝繁葉茂。
    “這簡直是寶藏!”蘇夏驚歎道,“我們可以把院子收拾出來,夏天做戶外用餐區,擺上幾張桌椅,再點上幾盞燈籠,客人在樹下吃飯,多愜意啊!”
    顧琰點點頭:“確實很有潛力。這個院子是這家店最大的優勢,市中心寸土寸金,很少有餐廳能擁有室外空間。”
    兩人越看越滿意,迅速返回店前,向趙老人表達了強烈的租賃意願。
    “趙爺爺,我們非常喜歡這個店麵,想馬上簽約。”蘇夏誠懇地說。
    趙老人欣慰地笑了:“好,那咱們現在就去把合同簽了。不過我再加個條件——你們開業那天,得請我吃一頓,我要親自嚐嚐你們的手藝。”
    “那是肯定的!到時候我會親自下廚,讓您嚐嚐我們蘇家村的特色菜!”蘇夏高興地承諾。
    當天下午,合同簽好,蘇夏支付了押金和第一個月的租金,拿到了店麵的鑰匙。係統適時地發出提示:
    【叮!恭喜宿主成功尋找到合適的店麵!】
    【水岸街33號位置特殊,雖不在繁華商圈,但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成長潛力。】
    【提示:該區域即將迎來重大規劃調整,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市級立足任務進度:20】
    看著係統提示,蘇夏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和期待。她終於找到了一個既在預算之內,又很有潛力的店麵。雖然不在市中心的繁華地帶,但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優勢。
    “顧大哥,我覺得這一切都太順利了,係統的指引真是太神奇了!”蘇夏感慨道。
    顧琰看著她興奮的樣子,笑著說:“別高興太早,找到店麵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裝修、設備采購、人員招聘、宣傳推廣等等一係列挑戰等著我們。”
    “我知道,但至少我們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把蘇記美食的分店打造成市裏的一張新名片吧!”
    傍晚,兩人站在水岸街的石橋上,看著夕陽映照下金光閃閃的河麵,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喜歡八零年代:帶著係統撩漢搞事業請大家收藏:()八零年代:帶著係統撩漢搞事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