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中原混戰
字數:3812 加入書籤
王凝之經過武昌時,遇到從北方逃回來的百姓,得知了燕人入侵豫州的消息。
據說還有更多的人聚集在淮水北岸,觀望著戰事的進展。
若是朝廷得勝,他們便返回,若是燕人得勝,他們則繼續南逃。
王凝之停下馬,站在江邊北望,難民們驚慌失措的眼神刺痛了他的心。
隨行的劉桃棒嘟囔道:“不知道洛陽怎麽樣了。”
“燕人誌在劫掠人口,削弱中原的力量,洛陽隻要守住關隘,他們不會強攻。”王凝之答道,但眼神中並沒有言語表現出來的自信。
行至江州的治所尋陽郡,王凝之還是放心不下,到刺史府打聽最新的戰況。
桓衝為人謙遜平和,與他的兄長大不一樣,熱情地接待了舊部王凝之,並送上最新的戰報。
得知鄧遐帶洛陽軍出虎牢關與燕軍交戰,王凝之心中越發不安,問道:“使君可知具體的兵員調動情況?”
桓衝搖頭,“尚未傳回,但按照部署,壽春、許昌和洛陽三地同時出兵,總兵力應該不在燕人之下。”
燕人雙線進軍,東線和南線各出動兩萬人。
晉軍這邊,想要在野外攔下燕人的騎兵,人數隻能更多。
王凝之暗道一聲完了,以鄧遐的作戰風格,肯定是想與燕人來一場大戰,但燕人誌不在此,洛陽軍肯定要被人牽著鼻子走。
桓衝看出他的憂慮,問道:“叔平以為這個安排有問題?”
“若燕人是來攻城略地,這樣的部署沒有問題,”王凝之苦笑道:“但看燕軍的動作,並不追求占領城池,而是以劫掠百姓為主。”
桓衝明白了,“叔平是擔心燕軍在中原繞圈子,我軍在後麵疲於奔命?”
王凝之點點頭。
想在中原地帶圍堵燕人的騎兵,那得多大一張網才能實現。
王凝之的擔心很快在豫州得到了應驗,燕人根本不與晉軍交戰,在廣闊的平原上與晉人開始了捉迷藏。
遇到防守嚴密的城池,燕人直接繞過,隻撿那些沒有防守的小縣城或者塢堡進行攻擊,然後大軍還分為幾路,讓轉暈了的晉軍根本不知道該往哪裏布防。
鄧遐收到的命令是阻止燕人帶著百姓北還,而燕人根本不過河,一路向東往青州走。
晉人不是毫無所獲,也攔截到了幾路,但燕軍根本不與晉軍交戰,扔下戰利品就跑,反身殺入中原腹地。
然後輪到奪回百姓的晉軍陷入被動,他們不能丟下百姓不管,可沿途護送的話,隻能任由燕人繼續撒歡。
王凝之在尋陽住了幾日,後麵傳回的消息全是燕人攻破了何處,擄走百姓多少戶,或者雙方交戰,燕人退走之類的。
聽起來晉軍沒吃虧,實則被耍得團團轉。
桓衝問王凝之:“叔平可有辦法解決當前的局麵?”
王凝之歎了口氣,“辦法有很多,比如主動進攻青州,逼燕人回師,或者主動遷移百姓進大城,又或者分兵駐守,不要老想著在野外一舉殲滅燕人……”
桓衝一聽,麵露無奈,這些法子都有些晚,等部署下去,燕人已經滿載而歸了。
亡羊補牢隻能等下次,這次狼都吃飽了。
不過桓衝還是派人將王凝之的建議緊急送給了桓溫。
王凝之覺得燕人這一輪的攻勢大概就這樣了,向桓衝告辭,返回建康。
他還在門口,沒來得及上馬,更大的噩耗從北邊傳回,一萬多燕軍殺入洛陽境內,攻破了新修不久的陽城縣。
王凝之憤怒地扔下馬鞭,對著出門相送的桓衝說道:“數年經營,毀於一旦。”
桓衝臉上有些掛不住。
出現這樣的事,主要的責任在豫州,對燕人的行動毫無預警不說,守城還不上心,輕易被燕人得手,造成了中原百姓的恐慌;
其次桓溫的部署太慢,沒有直接命南陽出兵,而是調淮南的袁真北上,又將洛陽的鄧遐調出,自己則選擇在汝南觀戰;
最後則是鄧遐立功心切,完全無視洛陽自身的防禦,將絕大多數兵力帶走,導致洛陽境內空虛,被燕人抓到機會。
王凝之見桓衝不語,也知道怪不到他頭上,懇切道:“使君還需勸諫桓公,大敵當前,當以百姓為念,不然得了豫州,留不住百姓又有何用。”
這話是針對桓溫調袁真北上的事,他不用自己的荊州嫡係,非得從淮南調兵北上救援,小算盤不要太明顯了。
桓衝點點頭,“我這就去信,還請叔平再多留幾日。”
這事確實是桓溫判斷失誤了,他沒想到燕人居然搶一波就跑。
王凝之心念洛陽,便又在江州留了下來。
虎牢關上,何午正在城牆上巡視,王凝之離開後,他就一直駐守這座關隘。
雖然他更希望待在熟悉的金墉城,但這裏是金墉城的門戶,如此一想,他心裏便釋然了。
關外有燕軍出沒,時不時地靠近關口試探,何午早就發現了。
他隻有兩千人,能守住虎牢關就是勝利,根本沒想過要出城殺敵。
但這天的燕軍開始在關外聚集,甚至推出了簡陋的雲梯和衝車,看起來像是要攻關。
何午不敢怠慢,一邊差人向身後的鞏縣和金墉城報信,一邊監督士兵做好守關準備。
經曆了上次的洛陽大戰後,他對守住虎牢關十分自信。
燕軍大約集結了五千人,便開始向關口靠攏。
何午有些疑惑,這麽點人,怎麽就敢來攻打虎牢關?
可敵人已經來到關下,他沒時間多想,下令城樓上的守軍士兵看準距離,準備好拋石機和弩箭。
燕軍的第一輪攻勢,何午很輕鬆就防下來了,趁著敵人退去的功夫,他開始按部就班地指揮大家換防,檢查物資。
這時關後傳來呼喊聲,一名守軍慌慌張張地來到下麵大喊:“燕軍從後麵打進來了,不下萬人。”
何午聞言,身子抖了一下,絕望地閉上眼,然後猛地睜開,他拔出腰間長劍高高舉起,喝道:“為洛陽而戰!”
他沒想要逃,消息已經送出去了,能拖延一會,身後的金墉城便安全一分。
那是他的洛陽。
喜歡穿越東晉,山河共挽請大家收藏:()穿越東晉,山河共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