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千機城破陣

字數:6047   加入書籤

A+A-


    千機城建在西域荒漠的腹地,遠遠望去,整座城像一隻伏在沙礫中的鋼鐵巨龜。
    城牆由無數咬合的齒輪拚接而成,陽光照在鐵板上,反射出刺目的光,將周圍的沙丘都染成了青灰色。
    龜甲般的城頂刻著北鬥星圖,鬥柄指向正南方,與我們從青城山帶出的機關圖標記完全一致——那是蘇問山晚年標注的“死門”方位,也是唯一能避開“滅世齒輪”初始感應的入口。
    蘇慕晴展開竹骨機關圖,圖上的墨跡還帶著青城山的潮氣:“城門有十二重機關,從‘貪狼’到‘破軍’,對應北鬥十二星。最麻煩的是‘廉貞’軸,裏麵嵌著天機石碎片,能感應周圍三裏內的金屬器物。”
    她指尖劃過圖上的墨竹標記,“但你爹刻在劍鞘上的‘止戈’紋路,剛好能幹擾碎片的感應頻率,就像用同調的笛聲讓蛇安靜下來。”
    梅雪的指尖在寒影劍鞘上輕輕摩挲,她心口的梅花印記在陽光下泛著淡紅:“我娘的發簪也在發燙,簪頭的血玉裏好像有東西在動。”
    她拔出發簪,簪尖的並蒂梅突然彈開,露出裏麵纏繞的細竹絲,竹絲上刻著極小的字,是“破妄”二字——與我劍譜首頁的劍招名一模一樣。
    陳叔往嘴裏灌了口酒,酒葫蘆在陽光下晃出琥珀色的光:“竹老頭,你的機械沙狐靠譜嗎?別沒摸到城門就被人拆了。”
    竹青正蹲在沙地上調試機關,他手裏的沙狐腹下刻著墨竹紋,尾巴是段可伸縮的竹笛:“放心,這些是用你當年送我的湘妃竹做的機芯,抗毒耐腐,還能模仿沙蠍的氣味,千機閣的防毒傀儡聞不出來。”
    我們扮成西域獻寶的商隊,推著輛裝著“天機石碎片”實則是蘇慕晴用墨竹根仿製的假貨)的木車,慢慢靠近城門。
    守城的鐵傀儡有丈許高,關節處的齒輪每轉動一圈,就會噴出股帶著鐵鏽味的蒸汽。
    它們的眼窩是兩塊暗紅色的晶石,正死死盯著我們的木車,晶石表麵的紋路與趙衍胸口的“恐懼碎片”如出一轍。
    “貨物檢查。”鐵傀儡的聲音像兩塊鐵板在摩擦,巨手伸向木車。
    就在它的指尖快要觸到假貨時,梅雪突然咳嗽起來——蝕骨毒的餘毒還沒清幹淨,她一緊張就容易氣短。
    我按住她的手,掌心傳來她護腕裏天機石碎片的震顫,碎片正與鐵傀儡眼窩的晶石產生共鳴,在木車周圍泛起淡青色的漣漪。
    “看齒輪邊緣!”梅雪扯開衣襟,露出護腕裏的碎片,石光映在城門齒輪上,齒輪內側竟浮現出極細的劍痕,組成“破妄式”的劍招軌跡。
    “是你爹刻的劍招!碎片能讓紋路顯形!”她揮劍斬向最近的齒輪,梅雪劍的緋紅劍氣與石光交融,齒輪突然發出刺耳的摩擦聲,竟隨著劍勢逆向旋轉起來。
    蘇慕晴趁機拋出一串銅錢,銅錢在空中展開,變成張竹骨網,網眼纏著浸過墨竹汁的絲線,精準地罩住“廉貞”軸的齒輪。
    “這是祖父的‘鎖龍網’!”她拉動絲線,竹網瞬間收緊,齒輪的轉動驟然停滯,軸芯處冒出白煙,“墨竹汁能溶解天機石的能量場,就像用醋泡掉水垢!”
    鐵傀儡的眼窩突然紅光暴漲,舉起巨斧劈來。
    陳叔的竹棍橫掃而出,棍身的血絲紋路亮起,與我劍鞘的震顫形成共振,在我們身前撐起道氣牆。
    “鐺”的一聲,巨斧砍在氣牆上,斧刃崩出個缺口,而竹棍卻毫發無損——陳叔後來才說,這棍子裏嵌著半塊“希望碎片”,是竹青當年偷偷給他的保命符。
    衝進內城時,中央廣場的景象讓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巨大的滅世齒輪矗立在廣場中央,齒輪直徑足有十丈,齒牙間纏繞著鎖鏈,鎖鏈盡頭連著十二根鐵柱,每根柱子上都綁著個昏迷的江湖人,他們的胸口都嵌著塊暗淡的天機石碎片——趙衍竟在用活人養石!
    黑袍人趙衍站在齒輪頂端,黑袍被風吹得獵獵作響,他手中的最後一塊天機石碎片發出妖異的紅光,與齒輪核心的凹槽嚴絲合縫。
    他胸口的“恐懼碎片”已完全與齒輪融合,皮膚下凸起齒輪狀的黑色紋路,隨著呼吸緩緩轉動,像有無數蟲子在皮下爬行。
    “冷軒,把碎片交出來!”趙衍的聲音透過齒輪的轟鳴傳來,帶著金屬摩擦的質感。
    他掌心的碎片突然投射出畫麵:五十年前,年輕的趙衍跪在天機石前,石光中是他被亂劍穿心的景象,他驚恐地嘶吼,指甲深深摳進石麵。
    “五十年前,天機石就告訴我會死!可我偏要改命!”
    他猛地將碎片按向齒輪核心,“有了七塊碎片,千機城就能飛起來,我要讓整個江湖都嚐嚐被操控的滋味!”
    齒輪突然轉動起來,鎖鏈繃緊,鐵柱上的江湖人發出痛苦的呻吟,他們胸口的碎片開始發亮,與趙衍的碎片產生共鳴。
    我後頸的梅花胎記燙得驚人,寒影劍鞘的裂縫裏滲出金光,與梅雪發簪的紅光交織,在廣場地麵投射出“止戈”二字的虛影,虛影邊緣的沙礫竟自動排列成劍招軌跡——那是師父教我的“鎮嶽式”,專門克製剛猛的攻勢。
    “看他胸口!”竹青突然喊道,他的竹笛指向趙衍的心口,“‘恐懼碎片’的嵌合處有道細縫,那是齒輪核心的弱點!蘇先生當年說過,碎片嵌得越深,反作用力越強!”
    梅雪突然拔出發簪,簪頭的並蒂梅彈出數十根細竹絲,像張網般纏向趙衍的手腕。
    “這是我娘留的‘縛龍絲’!”她的聲音帶著喘息,蝕骨毒的餘勁讓她臉色發白,“千機閣的機關再厲害,也敵不過人心的牽掛!我娘早就在絲裏織了‘歸心咒’!”
    竹絲觸到趙衍的黑袍,立刻像活過來般收緊,黑袍下傳來齒輪卡殼的“哢哢”聲。
    趙衍怒吼著揮手,鎖鏈像鞭子般抽來,我揮劍斬斷鎖鏈,劍刃與鎖鏈相撞,迸出的火星落在沙地上,點燃了趙衍剛才掉落的油布——原來他在廣場周圍撒了火油,早就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
    “蘇慕晴!”我喊道,劍鞘的金光突然暴漲,照亮了齒輪底座的“貪狼”軸,“用反製機關!”蘇慕晴立刻拋出個竹製圓筒,圓筒落地炸開,變成張竹骨網,網眼的墨竹紋與我劍鞘的“止戈”紋完全咬合,精準地罩住了齒輪的“貪狼”軸。
    “祖父說這是‘問天網’!”她拉動繩結,網眼突然收縮,齒輪的轉動瞬間慢了下來,“軸芯裏的機關蟲怕墨竹汁,這網浸過青城山的竹露!”
    就在這時,趙衍突然狂笑起來:“晚了!七塊碎片已經共鳴!”
    他胸口的碎片突然裂開,黑色的汁液順著齒輪紋路流下,所過之處,鐵板開始腐蝕。
    “天機石說我會死於亂劍,可現在……”
    “你錯了!”我突然想起血書上的話,舉起寒影劍,劍鞘裂縫裏的金光與其他六塊碎片同時呼應,“天機石照的是人心!你越怕什麽,就越會被什麽困住!”
    我將竹青交我的“希望碎片”拋向空中,七塊碎片在空中匯合成道金色光柱,像柄巨劍刺向滅世齒輪。
    光柱與齒輪相撞的瞬間,整個千機城都在震顫。
    滅世齒輪發出刺耳的尖叫,開始逆向旋轉,每片齒牙的咬合處都亮起金光,浮現出我爹刻在劍鞘上的“止戈”紋路。
    趙衍被光柱托起,身體在空中扭曲,他胸口的“恐懼碎片”突然迸裂,黑色的汁液濺在齒輪上,發出“滋滋”的聲響,腐蝕出無數小孔。
    他突然看著光柱中的畫麵——年輕時的自己與蘇問山、冷無痕在木槿崖結拜,三人約定 “機關術隻為護民”。
    “我隻是想活下去……”
    趙衍的聲音帶著哭腔,胸口的碎片突然迸裂,黑色汁液中浮出半塊玉佩,正是當年結拜時交換的信物。
    “原來…… 我早就把初心弄丟了……”
    “不——!”趙衍的慘叫被齒輪的轟鳴淹沒,他的身體被逆向旋轉的齒輪卷入,皮膚下的黑色紋路突然炸開,碎片的齏粉混著血霧飄散在空氣中。
    那些被綁在鐵柱上的江湖人胸口的碎片同時黯淡,紛紛從昏迷中醒來,茫然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齒輪要爆炸了!”蘇慕晴突然喊道,她指著齒輪中心的裂縫,裂縫裏冒出紅光,“反製機關快撐不住了!”
    陳叔用竹棍在地上劃出個圓圈,竹棍上的“希望碎片”亮起,圈邊緣的沙礫突然豎起,形成道土牆。
    “快進來!”他拽著蘇慕晴跳進圈裏,我背起虛弱的梅雪緊隨其後,竹青用竹笛在圈外布下“喚螢陣”,無數螢火蟲從沙地裏飛出,在土牆外形成層光盾。
    身後傳來震耳欲聾的巨響,熱浪將我們掀翻在地。
    我回頭時,千機城的鋼鐵外殼正在剝落,滅世齒輪的碎片像流星般劃過天空,在荒漠中留下長長的火光。
    趙衍消失的地方,隻剩下半塊燒焦的黑袍,上麵還沾著“恐懼碎片”的黑灰。
    塵埃落定時,廣場中央躺著塊完整的天機石,石麵的光澤已變得黯淡,像塊普通的青石,上麵的“貪、嗔、癡”紋路都已消失,隻剩下核心處的“止”字,刻痕裏還殘留著淡淡的金光——那是我爹刻下的真意,是無論如何都無法磨滅的守護之心。
    梅雪靠在我肩上,咳出最後一口黑血,血落在沙地上,竟開出朵小小的紅梅。
    “冷軒……我沒事了。”她的指尖撫過我胸口的劍鞘,那裏的裂縫不知何時已經愈合,隻留下道淺痕,像道溫柔的傷疤。
    陳叔和竹青坐在沙地上,分著葫蘆裏的酒,竹青的竹笛斷了半截,卻依舊能吹出不成調的曲子。
    “老東西,當年你欠我的那壇‘醉流霞’,可得記得還。”
    陳叔的聲音帶著酒氣,眼角卻泛著紅。
    竹青笑著捶他一拳,拳頭上還沾著齒輪的油汙:“等回江南,我用墨竹汁給你釀一缸更好的。”
    蘇慕晴望著天邊的歸鳥,手裏捏著塊齒輪碎片,碎片上還留著“止戈”的紋路。
    “我要回江南重建千機閣。”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種前所未有的堅定,“用這些碎片做些有用的東西,比如預報風沙的風鈴,汲水的水車……再也不做傷人的機關了。”
    我拔出寒影劍,劍刃在陽光下泛著清輝,不再有往日的冰冷,反而帶著梅雪發簪的暖意。劍鞘上多了道新的刻痕,是梅雪剛才用發簪刻的——兩朵並蒂梅環繞著“止戈”二字,刻痕裏還殘留著她的體溫。
    遠處傳來獲救江湖人的歡呼,他們正在拆除城門的機關,鐵板落地的聲音像悶雷。
    我把劍插回劍鞘,劍刃與鞘身相擊,發出清越的聲響,驚起幾隻停在齒輪殘骸上的沙雀——它們翅膀扇動的軌跡,竟與劍鞘上的“止戈”紋路完全重合,在沙地上投下流動的光影。
    我知道,這場仗打贏了。不是靠天機石的力量,也不是靠碎片的神奇,而是靠爹刻在劍鞘上的“止”字,娘藏在發簪裏的牽掛,靠蘇慕晴不願放棄的機關術,靠竹青和陳叔五十年的堅守,靠梅雪忍著毒痛也要揮出的劍招。
    真正能鎮住江湖的,從來不是鋒利的武器,是握武器的人心裏那點不肯放棄的暖,是明知前路難走,還願意為別人擋擋風雨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