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滿人提防湘軍

字數:4699   加入書籤

A+A-


    “馬將軍以忠魂昭示我等:寧碎骨,不折誌!渭城雖破,然其烈魄已化為我軍旌旗上不滅的紋章!”
    他驟然拔劍,指向西方,“清廷封賞多隆阿太子太保,我等便以攻克成都為祭!告天下:革命軍亡一將,則生百勇;失一城,則燃千烽火!”
    台下齊吼震地,士氣複熾。
    夜深,他再提筆續寫那封家書,墨色沉穩:“三娘見字如晤。馬德興將軍已歸星辰,其誌與我袍澤共守山河。戰未休,吾不敢言平安,唯誓以血刃犁開新天……”
    紙尾署名處,朱砂印“革命不死”四字,如烙鐵灼入紙魂。
    成都城內。
    駱秉章大笑道:“好啊!”
    “好啊!”
    “多隆阿不愧我清廷悍將也!”
    “渭城一戰,斬殺叛將馬升,赤賊大將馬德興,馮君貴,馬萬有,馬必政,王學經,於瓜旦,於快三八將”
    “真是大快人心,可喜可賀呀!”
    “如今多隆阿兵分三路西進,北路穆圖善,中路雷正綰,南路親自上陣,西北亂局可解”
    成都八旗駐防將軍崇實朝廷道:“是啊!多隆阿不愧為我滿人悍將,比曾國藩等漢臣強多了”
    駱秉章眉峰一凜,聲調漸沉:\"若無曾公以及湘軍眾將士之力,何來今日渭城大捷?\"
    他袍袖輕拂,案上茶盞微顫,\"崇實將軍莫忘,當年東南半壁傾頹之際,正是湘軍浴血鏖戰,方保我大清江山不失。”
    “多隆阿將軍固然威猛,然若無漢臣袍澤之砥柱,西北烽火恐早已燎原矣!\"
    崇實冷笑,鷹目眯成一線:\"駱大人此言差矣!”
    “滿洲鐵騎乃我朝脊梁,多隆阿麾下皆是八旗精兵,豈是漢人鄉勇可比?”
    “曾國藩縱然有功,終究不過一介書生,借朝廷之力方成氣候。\"
    其實對於諸多滿人將領而言。
    甚至對於崇實而言。
    曾國藩縱然有功,終究不過一介書生,借朝廷之力方成氣候。
    若論忠勇,豈及滿洲血脈?
    且不說湘軍糧餉自籌,兵將隻聽調度,這分明是養虎為患!
    東南半壁傾頹之時,朝廷何嚐不倚重漢臣?
    可曾幾何時,湘軍勢力遍布各省,督撫多出其門,這江山姓愛新覺羅,還是姓曾?
    崇實忽地踱步至堂前,指尖叩住門框,\"漢人自古便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訓。
    昔年三藩之亂,吳耿尚可裂土為王,今日湘軍之強,十倍於彼!
    若有一日,曾氏門生心懷異誌,朝廷拿什麽去製衡?
    八旗兵丁如今餉銀不繼,餓殍相望,尚可戰者不過半數,若真刀兵相向,怕不是自毀長城!
    如今多隆阿橫掃關中,然西北烽火未熄,雲南回匪未平,苗疆叛亂又起。
    朝廷需防的是內外交困之際,漢臣擁兵自重!
    如今曾國藩門生故吏遍布朝堂,綠營之中漢將林立,這天下督撫,半數是湖南人——此等局麵,與東漢末年何異?
    董卓之亂前,朝廷亦是倚重地方豪強,待到尾大不掉,社稷危矣!
    朝廷今日之患,不在赤賊回匪,不在長毛撚子,而在臥榻之側的漢人雄師啊!\"
    朝廷是不是會變成東漢末年的那種情況呢?
    很明顯無論是曾國藩,駱秉章,還是李鴻章,左宗棠都清楚此時朝廷已經對湘軍防備起來了。
    其實自從滿清入關以來。
    一直在防備。
    這也是一個省設置一個從一品八旗駐防將軍,和一個從一品綠營提督。
    八旗駐防將軍下轄數個八旗都統,而提督下轄數個綠營總兵。
    駐防將軍,都統就是為了監視提督和總兵的。
    駱秉章聽到崇實明顯表現出對於湘軍各將領的敵意。
    駱秉章無奈搖了搖頭。
    出了府衙,前往城牆上。
    “唉!”
    暗道:前有洪秀全,今有陳扶昊,滿清朝廷內八旗和湘軍互相防備,如何是陳扶昊的對手。
    雖然陳扶昊在關中的勢力被多隆阿掃除。
    然而其主力未損。
    聽聞陳扶昊手下崔偉在漢中殺朝廷四位二品大員,並且甘肅提督蕭慶高投賊。
    陳扶昊慶陽守軍奪平涼,殺總兵呂元。
    如今陳扶昊親率大軍聯合石達開兵圍成都。
    一切的一切,好像天命歸陳。
    夜深如墨,成都城頭烽煙驟起。
    駱秉章獨立女牆,遠眺德陽方向,耳畔盡是甲胄摩擦聲與戰馬嘶鳴。
    忽聞身後輕歎:\"唉!滿漢相疑,兵無同心,此乃陳逆破局之機也。\"
    此時傅昊率領第三師與警備團一路南下,旌旗蔽日,鐵騎如潮。
    忽有快馬自西而來,偵查兵報道:\"大帥!石達開部與任武、王應元所率義軍已破崇州,守將崇實麾下八旗潰逃,城池盡入我手!\"
    傅昊聞言眸中厲光驟閃,勒馬眺望崇州方向,但見煙塵衝天,似有烽火連綴。
    孫義寶策馬近前,袍袖卷風,聲若金石:\"如今石部已據成都西翼,我第三師控北門,警備團扼要道——陳玉成將軍若破川東而來,三軍合圍,成都如甕中之鱉,指日可下矣!\"
    眾將聞之齊吼震地,刀矛相擊如春雷迸裂。
    傅昊拔劍指天,劍刃映日如血虹:\"全軍速進廣漢!傳令各營:今夜不歇,明日卯時務必奪下城隘!\"
    部將轟然應諾,陣列頓時如龍蛇疾行。
    行至中途,忽有探馬再報:\"稟將軍!陳玉成部已克川東府,正星夜兼程向成都推進,前鋒距城僅五十裏!\"
    孫義寶撫須大笑:\"此乃天助義軍!石部在西,陳部在東,我師據北,三路鉗擊,成都危如累卵!\"
    傅昊劍眉微挑,忽下令:\"傳令各部:凡遇清軍潰卒,勿追殺,盡擒之!\"
    眾將惑然,孫義寶卻頓悟:\"將軍欲以俘卒為餌,亂其軍心?”
    行至廣漢城下,但見城頭清旗殘破,守軍惶惶如驚雀。
    傅昊令旗一揮,炮隊驟發,雷霆轟城。
    第三師將士如怒濤攀壁,霎時破門而入。
    城內綠營兵見革命軍旌旗如林,皆棄械而降。
    傅昊踞城樓,遠眺成都方向,眉峰凝如鐵鑄:\"傳書石達開、陳玉成:三軍各守方位,不得擅自攻城。待我中軍至,再行總攻!\"
    孫義寶急問:\"大帥何以暫緩?\"
    傅昊擲杯冷笑:\"成都城牆高厚,若強攻必損精銳。我等隻需圍而不打,待其糧盡,內亂自生。屆時城門不破而開矣!\"
    ???
    孫義寶,葉三元,秦英,洪興等人表示,又是這招。
    隨即傅昊又告訴眾人:“現在攻克的所有地方需要治理”
    “不過很明顯我革命軍當中缺少治理官員,因此需要大量的文官,不過我可不需要五穀不分,四肢不勤的滿清秀才,而是需要真材實料的文士”
    孫義寶道:“回民那些教長不行嗎?”
    傅昊瞪了孫義寶一眼。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