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西王娘洪宣嬌
字數:4171 加入書籤
傅昊立於城樓,眉間褶皺愈深。
孫義寶之言如石投潭,激起他心底暗湧的波瀾。
回民教長固然忠誠勇悍,但若將治理之權盡數交付,恐生變數。
他閉目凝神,耳畔似聞十年前廣西山巒間的喊殺聲——那時拜上帝會初興,教義如烈火燎原,可待勢成,教權與軍權之爭已暗生裂隙。
如今革命軍席卷西南,若再倚重回民教長,隻怕\"天命\"二字又將被曲解為獨尊一教,百姓困於經卷桎梏,非他所願見的天下大同。
\"大帥,末將愚鈍,不解其害。\"
秦英抱拳問道,聲如金石。
傅昊拂袖轉身,目光掃過眾將堅毅麵龐,歎道:\"爾等廝殺半生,隻見刀鋒所指即勝。”
“然治國如烹小鮮,火候稍過則腥,鹽味失衡則苦。”
“滿清秀才腐於八股,空談禮義卻不知民生疾苦;回民教長雖通庶務,但若以經文斷獄、以教規束民,豈非又將百姓囚於另一樊籠?\"
洪興倏然變色,握刀之手微顫:\"難不成,大帥疑自家兄弟?\"
傅昊擺手止其躁,眼底浮起寒芒:\"非疑,乃懼。昔年我等起事,以"天父平等"聚萬眾之心。”
“若今以教長代官,百姓視我等為"新神"而非"新政",長此以往,軍權、政權重歸神權,豈不重蹈舊朝覆轍?\"
葉三元默然良久,忽擲頭盔於地,塵土飛揚:\"大帥之意,莫非要另覓文士?”
“可亂世之中,何處尋得既知民瘼、又不染教俗之人?\"
傅昊仰天苦笑,喉間澀如吞沙:\"難矣!然縱難,亦須尋。”
“成都城下之戰,非止破牆,更在破舊世之桎。”
“若我革命軍隻得武夫治地,與滿清暴吏何異?\"
夜風驟起,旌旗獵獵作響。
傅昊負手踱步,靴底碾碎城磚霜痕。
他深知,眼前之困非一時之策可解。
糧盡圍城易,民心維係難。
需得尋那既通經世之學、又懷革新之誌的文士,方能築起新政根基。
然亂世烽煙裏,這般人物如星子散落,何處可覓?
他攥拳抵欄,指甲掐入木紋——此憂若不解,縱奪天下,亦是曇花一瞬...
傅昊踞於城樓,眺望遠際,眉峰如鑄,默然不語。
諸將立於身後,皆感其眉間凝滯如山嶽之壓。
傅昊徐徐轉身,眸中寒芒微閃:\"政權初創,必賴三才鼎立——謀如張良,政若蕭何,兵似韓信。”
“我軍雖得太平軍翼王石達開、英王陳玉成以掌兵鋒,然帷幄之智、治世之策,尚付闕如。”
“藍大順、馬正和雖勤勉,終歸二流之材。餘者或驍勇善戰,然於經世治國,恐難勝任。\"
言及此處,傅昊忽聞洪興抱拳稟報:\"大帥,蕭慶高歸降,實因一人之功——蔣若訥。”
“蔣若訥?”傅昊很明顯對此人不熟悉!
洪興隨即解釋道:“此人乃陝西團練大臣張芾舊部,昔年臨潼勸降我軍時,曾為敵愾。”
“後被我軍羈囚,經葉三元之妹葉三娘娘子反複勸諭,終棄舊主,投效革命。”
“漢中之戰,其獻連環奇策:以弱擊強,破肅州兩萬之眾;又以縱火之計,斬陳必勝於陣前,並且以身入敵營,使得蕭慶高加入我革命軍。\"
傅昊聞此,瞳孔驟斂。
雖素未聞蔣若訥之名,然此子以舉人之身,竟能於瞬息間扭轉戰局,其智謀已非泛泛之輩可比。
他沉吟片刻,厲聲道:\"昔漢高祖得張良於草莽,太宗皇帝擢魏徵於敵營。”
“今亂世求賢,豈拘出身?速查蔣若訥此人行止,若確具經緯之才,當擢為幕僚,補我軍謀政之闕!\"
眾將凜然應諾。
傅昊負手再眺成都方向,眼底憂色未褪——知兵易,知人難。
縱得一蔣若訥,天下之大,安能盡得良才以築新政根基?
然此念如刃懸頂,唯奮力求索,方不負百萬將士血染征袍...
一個蔣若訥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張芾等人如今仍被關押在慶陽勞改營,他們寧可選擇死亡也絕不投身革命。
因此,革命軍必須采取行動,沒有人才,那就創造人才!
一旦成功攻下成都,計劃設立三所學府:成都學府、漢中學府以及慶陽學府。
在初期,將通過拉攏滿清、太平天國以及撚軍的人才來滿足需求。
然而,從長遠來看,還需要依靠自身的培養體係來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人才。
當然,目前最為關鍵的任務是攻克成都,將四川打造成真正屬於革命軍的堅實大後方。
就在傅昊思考如何建立學府體係時。
突然有一名將領神色慌張地奔來,氣喘籲籲地稟報說在廣漢城外發現了數名形跡可疑的人。
緊接著,數名革命軍將士如疾風般趕來,將那幾人五花大綁地帶到了傅昊麵前。
為首的竟然是一名女子,而且還是個風韻猶存的女人!
隻聽她高聲喊道:“我乃太平天國的天女西王娘洪宣嬌是也!”
眾人驚訝:“什麽?”
“洪宣嬌?”
“她就是洪宣嬌!”
傅昊眉峰驟挑,凝目望去——那女子雖被粗繩縛腕,鬢發稍亂,卻仍昂首如鶴。
一襲褪色的絳紅錦袍勾勒出她風韻猶存的身形,眉間隱有英颯之氣,雙目灼灼如未熄的烽煙。
傳聞中的“天國第一美女”竟在此刻驟現,教他心頭驚疑交織。
“洪宣嬌?”聽到這個名字,傅昊不禁感到有些詫異。
按照前世電視劇中的情節來看,她應該是在天京之戰中戰死的。然而,關於她的結局,其實還有其他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她在 1864 年天京陷落時,率領女兵與清軍展開激烈的巷戰,最終引爆炸藥,與清軍同歸於盡。
還有一種傳聞稱,她喬裝打扮逃到了上海,後來跟隨傳教士一同前往美國舊金山,以行醫為生,直至終老。
此外,也有說法認為她因為丈夫蕭朝貴早逝以及在政治上失勢,選擇隱退,最終抑鬱而終。
更有甚者,有人猜測她在天京事變後,可能被洪秀全或韋昌輝處決。
但很顯然,此刻洪宣嬌出現在這裏,第二、三、四種說法都可以被排除掉了。畢竟,此時的幼西王蕭有和還健在,作為母親的洪宣嬌怎麽可能會離世呢?
那麽,洪宣嬌來到這裏究竟所為何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