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一隻狗牽出的風波
字數:3996 加入書籤
“易子而食?!”
唐僧渾身劇震,這四個字如同重錘砸在他心上。
他眼前發黑,身體晃了晃,幾乎從馬上栽下。沙僧眼疾手快,一把扶住。
“三年大旱?”
孫悟空眉頭緊鎖,火眼金睛掃視天地,果然發現此地水汽斷絕,旱魃之氣濃鬱得化不開,絕非自然形成!
“郡侯,你仔細想想,三年前,可曾發生過什麽異常之事?或得罪過什麽神明?”
上官正聞言,身體猛地一僵,眼中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恐懼和追悔。
他嘴唇哆嗦著,似乎在掙紮。
最終,在孫悟空銳利如刀的目光逼視下,他頹然垂下頭,聲音如同蚊蚋,充滿了無盡的悔恨!
“是……是下官!是下官造孽啊!”
“三年前,我……我與發妻因瑣事爭吵,一時怒極攻心,昏了頭,衝入供奉玉帝尊神的祠堂,推……推翻了供桌、打翻了香燭祭品。”
“那……那祭品滾落在地,恰……恰巧被祠堂外溜進來的野狗舔……舔食了!”
他說完,整個人癱軟在地,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氣,隻剩下無邊的恐懼和絕望!
“下官……下官罪該萬死!可……可這一郡的百姓,他們是無辜的啊!求聖僧、求大聖上天庭,為我鳳仙郡數十萬生靈,求一條活路吧!”
他再次重重叩首,額頭鮮血混著泥土,觸目驚心。
“什麽?!”
豬八戒驚得跳了起來:“就因為這點破事?玉帝老兒就斷了鳳仙郡三年的雨?!他……他的心是石頭做的嗎?!”
沙僧也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
這理由太過荒謬!太過殘忍!
唐僧隻覺得一股冰冷的寒意從腳底直衝天靈蓋,瞬間凍結了他全身的血液。
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喉嚨卻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死死扼住,隻能發出嗬嗬的抽氣聲。
眼前的一切——龜裂的大地,枯死的樹木,哀嚎的百姓,還有郡侯額頭刺目的鮮血——都旋轉起來,扭曲變形。
獅駝國大鵬吃人,那是妖魔凶殘;滅法國國王屠僧,那是君王昏聵!
可眼前這千裏赤地、人相食的慘劇,源頭竟是因為凡人的一次家庭爭吵,無意中褻瀆了天帝的“威嚴”?!
這比妖魔更可怕!比昏君更荒謬!
這是用至高無上的“天條”,用數十萬無辜生靈的性命,來維護一個神隻脆弱的、不容絲毫冒犯的“麵子”!
“噗——!”
一口殷紅的鮮血再也壓製不住,猛地從唐僧口中噴出,染紅了胸前灰白的僧衣。
他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向後倒去。
“師父!”
沙僧和豬八戒驚恐大叫。
孫悟空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唐僧,一股精純的上清仙氣渡入他體內,穩住其翻騰的氣血和瀕臨崩潰的心神。
他臉色鐵青,眼中金色的火焰熊熊燃燒,幾乎要噴薄而出!
金箍棒在他手中嗡嗡震顫,發出憤怒的低鳴!
“好!好一個玉皇大天尊!好一個‘天威’如獄!”
孫悟空的聲音冰冷刺骨,每一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
“老孫今日,倒要上天庭,當麵問個明白!看看這鳳仙郡數十萬條性命,值不值他玉帝老兒的一頓供品!”
他猛地抬頭,望向那高高在上、被灰黃塵霾遮蔽的天空,仿佛要穿透三十三重天,直視淩霄寶殿上那位至尊!
淩霄寶殿,瑞靄千條,祥光萬道。
然而,在莊嚴肅穆的表象之下,一股無形的暗流正在湧動。
當千裏眼順風耳將鳳仙郡上官正的哭訴、孫悟空的衝天怒意以及唐僧吐血昏迷的景象實時稟報上來時,端坐九龍椅上的玉皇大帝,臉色瞬間陰沉如水。
他握著龍椅扶手的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一股無形的威壓彌漫開來,讓殿中侍立的仙官力士噤若寒蟬。
“哼!刁民上官正,褻瀆天威,罪不容誅!其地大旱,咎由自取!那孫悟空,不過一下界妖仙,安敢妄議天條,質疑朕躬?!”
玉帝的聲音冰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直接為事件定了性。
他目光掃過下方,重點落在了南極長生大帝和紫微大帝身上。
南極仙翁鶴發童顏,手持蟠龍杖,慈眉善目,此刻卻微微垂著眼瞼,嘴角似乎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悲天憫人的歎息。
他並未直接反駁玉帝,隻是用一種沉痛而清晰的語調,緩緩開口:“陛下息怒。天條威嚴,自當維護。”
“然……鳳仙郡數十萬生靈塗炭,易子而食,其狀之慘,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上官正之罪,罪在其身;其郡生靈,何辜至此?”
“若因此事,致使下界怨氣衝天,質疑天庭仁德,動搖三界信仰之基。恐非社稷之福啊!”
他話語看似在勸解,實則句句誅心,將“天庭不仁”、“動搖信仰”的帽子,巧妙地扣在了玉帝因私廢公、濫用天條的舉動上。
他身後的幾位親近仙官,也微微頷首,麵露不忍之色。
闡教一脈,向來以“順天應人”自居,此刻正好借題發揮,打擊玉帝威望,為後續爭奪天庭主導權造勢。
紫微大帝趙公平,麵如冠玉,氣度沉凝,身披星辰帝袍,聞言隻是淡淡地抬了下眼皮。
他並未看玉帝,也未看南極仙翁,目光仿佛穿透了殿宇,落在了下界鳳仙郡那片焦土之上。
他緩緩開口,聲音平穩無波:“長生帝君所言,亦不無道理。天威浩蕩,在於賞罰分明,更在於澤被蒼生。”
“鳳仙郡之旱,懲罰過苛,確易引人非議。孫悟空雖莽撞,其情可憫,其意或為蒼生請命。”
趙公平這番言語,看似平靜無波,實則肯定了南極仙翁對玉帝“懲罰過苛”的指責。
更是輕描淡寫地將孫悟空的“質問”拔高到了“為蒼生請命”的高度,看似中立公允,實則無形中給玉帝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截教一脈,雖在封神後式微,但紫微大帝位高權重,他樂見闡教與玉帝嫡係爭鬥,自己坐收漁利。
他身後幾位星君,如鬥姆元君、金靈聖母舊部,皆眼觀鼻鼻觀心,沉默中透著支持。
殿中其他仙官,太白金星等玉帝心腹麵露焦急,想要為玉帝分辯,卻被這無形的壓力所懾,一時不敢開口。
托塔天王李靖、哪吒三太子等武將,則眉頭緊鎖,他們更關心下界慘狀,對玉帝的處置也頗有微詞,但礙於天規,不便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