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複蘇的生機

字數:2770   加入書籤

A+A-


    幾縷清冷的晨光,穿透月露窟洞口垂掛的厚草簾縫隙,在沁著水珠的洞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煮過的韌草布、藥草汁液和一種傷口愈合特有的、微帶甜腥的生機氣息。
    距離那場驚心動魄的月露窟手術,已過去數日。
    岩爪石台上,那曾令人心膽俱裂的猙獰貫穿傷,如今被覆蓋著幹淨韌草布的敷料妥善包裹。雖然敷料下仍能看到些許滲液的深色痕跡,但邊緣已無紅腫,取而代之的是新肉生長的粉嫩。他胸膛的起伏平穩而有力,不再是那種瀕死的微弱。緊閉的眼皮下,眼珠偶爾會輕微轉動,幹裂的嘴唇有時會無意識地翕動,發出模糊的囈語。藤心婆婆清晨檢查時,驚喜地發現他手指在無意識地輕微勾動——這是神經係統在艱難複蘇的信號。
    “好,好孩子”藤心婆婆布滿皺紋的手,輕柔地撫過岩爪滾燙的額頭,感受著那比前幾日消退許多的熱度,眼中滿是欣慰,“撐過來了,最難的一關,算是闖過來了。”
    另一邊的灰須,狀態則明顯更好一些。他不再深陷昏迷,偶爾會睜開渾濁的眼睛,茫然地掃視著洞頂的水珠,喉嚨裏發出嗬嗬的聲響。雖然眼神渙散,意識還未完全清晰,但那份屬於生命的“活氣”已然回歸。斷臂處被木夾板牢牢固定,包裹著厚厚一層散發著濃烈草藥味的韌草布。靈葉正小心翼翼地用沾了溫水的軟布,擦拭他臉上和脖頸的汗漬,動作輕柔得像對待初生的幼崽。
    “灰須叔,喝點水”靈葉的聲音壓得極低,用細竹管沾了溫熱的蜂蜜水,一點點潤濕灰須幹涸的嘴唇。灰須的喉嚨本能地吞咽了一下,雖然微弱,卻讓一旁觀察的露角和攀枝都鬆了口氣,臉上露出連日來難得的笑容。
    月露窟內的氣氛,不再像最初幾日那般沉重得令人窒息。值守的三人組——靈葉、露角、攀枝,雖然眼圈依舊泛青,但精神明顯鬆弛了許多。他們輪換著進行著有條不紊的護理:靈葉負責喂水、喂藥(主要是用醉骨草汁稀釋後強效消炎的凝血藤粉湯)、清潔;露角負責小心翼翼地給岩爪翻身、活動四肢關節以防僵硬;攀枝則在藤心婆婆或阿璃的嚴格監督下,為兩人更換敷料,仔細記錄下傷口的狀態、體溫和任何細微的變化。
    “岩爪哥的傷口,今天滲液少了很多,顏色也清亮了。”攀枝換完藥,一邊在磨光的骨片上刻下記錄,一邊向剛走進來的阿璃匯報,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雀躍。
    阿璃俯身,仔細檢查了岩爪的傷口,又探了探他的脈搏和體溫,緊繃了數日的眉眼終於舒展開來,露出一抹疲憊卻真實的笑容:“嗯,炎症在消退。再堅持幾天,就能試著喂些稀肉湯了。灰須叔這邊呢?”
    “灰須叔早上睜眼好幾次,能咽下小半竹筒蜂蜜水了。”靈葉連忙答道。
    “很好。”阿璃點點頭,目光掃過兩個傷員,又落在值守的三人身上,“你們做得很好。記住,越是好轉,越不能大意。傷口長肉的時候最怕蹭破或感染。”
    “明白!”三人齊聲應道,責任感讓他們的小身板挺得筆直。
    窟外,部落也漸漸恢複了往日的節奏,隻是多了一份劫後餘生的謹慎與珍惜。幼崽們被鹿婆婆和幾位年長雌性集中在有矮柵欄的空地上玩耍、學習辨識安全的漿果和昆蟲。少了孩子們滿營地亂竄的喧鬧,營地顯得安靜不少,卻也秩序井然。
    霜華依舊坐在她那塊能曬到上午陽光的石墩上。厚獸皮已經換成了稍薄的皮褂,臉色雖然依舊蒼白,但行動間已不見多少滯澀。她活動的範圍似乎擴大了些,不再僅限於石墩附近。目光依舊常常落在月露窟的方向,或是阿璃忙碌的身影上。
    當阿璃在洞口空地分揀晾曬新采的藥草時,霜華再次“恰好”走了過來。她沒有說話,隻是沉默地蹲下,動作精準而利落地幫忙整理。這一次,她的手指不僅熟練地從止血藤中剔出混雜的蛇涎草,還分揀出幾株被壓壞或品相不佳的藥材,將它們歸攏到一邊待處理。做完這一切,她依舊不發一言,起身便欲離開。
    “謝謝。”阿璃抬起頭,看著霜華清瘦的背影,聲音不高,卻足夠清晰。
    霜華的腳步頓了一下,沒有回頭,隻是幾不可察地點了下頭,便繼續緩步走回她的石墩。陽光落在她挺直的脊背上,投下一道沉默卻不再那麽疏離的影子。
    淩淵從部落外圍巡視回來,正好看到這一幕。他肩上扛著一捆新砍伐的、適合做夾板和固定支架的柔韌樹枝。連日來的緊繃讓他眉宇間帶著揮之不去的疲憊,但看到營地恢複的生氣,尤其是月露窟方向傳來的積極消息,他眼底的凝重也消融了幾分。他的目光在霜華和阿璃之間短暫停留,沒有多問,隻是扛著樹枝大步走向月露窟旁專門騰出的一個加工點,準備處理這些材料。
    夜色再次降臨。月露窟內,油燈的火苗穩定地跳躍著。岩爪在昏睡中發出一聲模糊的呻吟,眉頭緊蹙,似乎在經曆什麽夢境。露角立刻湊過去,用溫水浸濕的布巾輕輕擦拭他的額頭,低聲安撫:“沒事了,岩爪哥,沒事了,回家了” 那聲音帶著少年人特有的青澀,卻充滿了安撫的力量。
    不遠處,灰須的鼾聲也響了起來,雖然斷續,卻比前幾日的死寂令人心安。
    靈葉坐在一旁,就著燈光,用骨針小心地縫補著一塊用來包裹傷口的軟韌草布。攀枝則在一小塊磨光的薄石板上,用炭條認真記錄著今天的護理日誌。窟內彌漫著一種寧靜的、帶著希望的守護氛圍。
    危機並未解除,未來的威脅如同遠山的陰影,依舊沉沉地壓在部落上空。但此刻,在這沁著冰涼月露的岩窟中,在值守少年們專注的眉眼間,在傷員逐漸平穩的呼吸裏,在部落重新響起的、充滿生活氣息的細微聲響中,一種名為“複蘇”的頑強生機,正如同石壁上悄然凝結的水珠,一點點匯聚,悄然滋長,無聲地對抗著所有的黑暗與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