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鬃嶺鎮

字數:4663   加入書籤

A+A-


    “醒醒,小夥子,到了。”
    我被司機師傅叫醒,揉了揉眼睛才勉強清醒,看了看手機時間已經是下午五點了,太陽都快下山了。
    “小夥子,車子就隻能到這裏了。”司機師傅指了指公路上的路牌,赫然寫著鬃嶺鎮三個字。“天快黑了,裏麵的路你隻能自己去了,這裏麵你給我再多錢我也不進去。”
    “沒事,老哥。”我擺了擺手,說道,“我自己進去就可以了。”
    “中元節到了,這裏邪門的狠,小夥子,你聽老哥一句勸,咱現在回頭,老哥帶你在這邊好好玩幾天。”那司機老哥眼裏莫名多出一絲於心不忍。
    我謝絕了他的好意,付了車款,又留著張名片之後就背著包往小鎮裏走去。
    “嗡嗡~”
    我剛走進小鎮沒一段距離,我的手機就在褲袋裏發出一陣震動,我連忙掏出手機一看,隻是上麵發來一陣提示音。
    “請插入SIM卡”
    屏幕亮著,刺眼的白光在愈發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有些突兀。
    一股寒意,並非來自傍晚的涼風,而是從脊椎骨猛地竄上來,瞬間讓我頭皮發麻。這才剛踏進這鎮子的範圍多久?十分鍾?十五分鍾?前一刻在公路上還能收到滿格信號的手機,此刻徹底成了一塊冰冷的廢鐵。
    司機老哥那擔憂的眼神和“邪門”的警告,此刻無比清晰地砸在心頭。
    “操…”我低聲罵了一句,用力甩了甩頭,想把那股莫名的寒意甩掉。
    我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味道。
    不是單純的腐爛垃圾味,更像是一種陳舊的、混合了木頭黴變、塵土和某種難以名狀的、仿佛沉澱了太久的悲傷和絕望的氣息。它沉甸甸地壓在肺葉上,讓人呼吸都有些不暢。
    這就是“黃泉驛”的味道?
    我緊了緊背上沉重的登山包,右手下意識地摸向掛在腰間的錘柄。冰涼的金屬觸感傳來,帶著熟悉的重量和堅硬,像是一劑強心針,讓我略微躁動的心緒穩定了一些。
    我回想著網上搜索到關於鬃嶺鎮的信息。
    鬃嶺鎮於2017年9月8日,官方發布了緊急轉移通告,要求所有居民在當天下午6點前撤離。
    這個事情本就透露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正常來說撤離令會給緩衝期,會居住的居民反應時間和尋找新的生活地時間,而“2017年9月8日下午6點”這種緊急撤離更像某種倒計時。
    而且此事好像被封鎖了信息一般,如果不是我特意去搜索鬃嶺縣,幾乎在路上沒有任何關於這座突然搬空的無人小鎮有任何信息,就算我特意搜索了,能查到的資料也寥寥無幾。
    按理說,這麽大的事情,對於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應該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可是現在卻是悄無聲息,甚至連鬃嶺鎮的原居民都沒有發表過任何言論,就好像......
    好像這個小鎮被突然按下的暫停鍵。
    腳下的路是坑窪不平的石板路,縫隙裏頑強地鑽出枯黃的雜草。街道兩旁的建築,應該是幾年前的風格,我甚至能看見知名的手機品牌的營銷店。
    建築的防盜門大多歪斜著或者虛掩著,布滿蛛網般的裂痕,有些幹脆半塌了,露出黑洞洞的內裏。雕花的窗欞蒙著厚厚的灰塵,玻璃破碎不堪,像一隻隻空洞失神的眼睛,漠然地注視著闖入的不速之客。
    死寂。
    絕對的死寂。
    沒有風聲掠過屋簷,沒有蟲鳴藏在草叢,更沒有一絲一毫屬於人類活動的聲響——腳步聲、說話聲、甚至咳嗽聲。
    整個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靜音鍵,隻剩下我自己踩在石板路上發出的、略顯突兀的“嗒…嗒…”聲,以及自己越來越清晰的心跳聲。
    這種絕對的安靜,比任何喧囂都更讓人心頭發毛。它像一個巨大的、無形的罩子,將這個鎮子與外界徹底隔絕,遺棄在時間的塵埃裏。
    強烈的違和感和不祥的預感,像冰冷的藤蔓纏繞上來,越收越緊。
    我沿著主街往裏走,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圍。我沿著主街往裏走,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圍。很快,一個掛著破舊牌匾的建築吸引了我的注意。牌匾歪斜著,勉強能辨認出“驛”字,旁邊似乎還有個小字,被厚厚的汙垢覆蓋了。
    這就是“黃泉驛”的本體驛站?還是隻是巧合?
    大門虛掩著,我用力推開,腐朽的門軸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嘎——”長響,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一股更濃烈的黴味撲麵而來。裏麵空間不大,光線昏暗。幾張缺胳膊斷腿的木桌胡亂倒在地上,櫃台後麵空無一物,積了厚厚一層灰。
    牆角結著巨大的蜘蛛網,像灰色的幕布。唯一顯眼的是牆上釘著的一張泛黃發脆的告示,墨跡早已模糊不清。
    這裏曾經是旅人歇腳、傳遞消息的地方,如今隻剩下破敗和遺忘。
    離開驛站,繼續前行。路邊的商鋪同樣凋敝。一家門口掛著“茶”字幡的,裏麵桌椅翻倒,茶壺茶杯碎了一地。一家似乎是雜貨鋪,貨架傾頹,散落著一些辨不清原貌的雜物,被厚厚的塵埃包裹。我甚至看到一頂落滿灰的瓜皮帽掉在路中間,像被主人倉促遺棄。
    街道拐角處,一口石砌的水井吸引了我的目光。井口用石板蓋著,但蓋得不嚴實。我走過去,用短刀小心地撬開沉重的石板。探頭望去,井內黑黢黢一片,深不見底。
    沒有水光反射,隻有一股陰冷潮濕的、帶著濃重土腥和淡淡腐朽氣息的風從井底幽幽吹上來,拂在臉上,冰冷刺骨。
    幹涸了。
    連生命之源的水井都枯死了,這個鎮子,是真的“死”透了。
    我重新蓋好石板,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鎮子中心方向吸引過去。那裏,一座比周圍建築都要高大、也更顯陰森的建築輪廓,在逐漸暗淡的天光中顯現出來——一座古戲台。
    這是我目前最主要去的地方,聽司機大哥說,唯一找到的屍體就是在那裏,我必須趁著天黑之前到那裏檢查一下。
    今天是中元節,古戲台那裏又是核心地區,鬼知道入夜以後會發生什麽,保險起見,我還是現在過去檢查一下吧。
    石板路的“嗒…嗒…”聲在死寂中單調地回響,每一步都像敲在空曠的胸腔裏,震得耳膜嗡嗡作響。
    我朝著鎮中心那座陰森的古戲台走去,背包的重量仿佛隨著深入而增加,壓得肩胛骨生疼。
    空氣中那股陳腐、黴變、摻雜著無形悲傷的怪味愈發濃烈,沉甸甸地粘在喉嚨深處,每一次呼吸都帶著鐵鏽般的滯澀感。
    街道兩旁的建築投下越來越長的陰影,如同巨獸匍匐,張著黑洞洞的嘴。
    那些破碎的窗戶,在漸暗的天光下,似乎不再是空洞,反而像有無數雙眼睛在陰影裏窺視,冰冷而充滿惡意。
    我下意識地握緊了腰間的錘柄,冰涼的觸感是此刻唯一的錨點,提醒我還存在於這個詭異的世界。
    司機老哥那句“邪門”的警告,還有手機瞬間失效的寒意,如同跗骨之蛆,在心底不斷啃噬。
    “冷靜點,就是一座廢棄的戲台…”我低聲自語,聲音幹澀得如同砂紙摩擦,瞬間被無邊的寂靜吞沒,連一絲漣漪都未曾激起。這死寂本身就是最大的威脅,它拒絕任何屬於活物的聲音。
    繞過幾棟半塌的房屋,鎮中心的小廣場豁然出現在眼前。廣場地麵鋪著同樣坑窪不平的青石板,縫隙裏滋生的雜草更高、更枯黃。
    廣場中央,那座戲台如同一個巨大的、沉默的棺槨,矗立在愈發稀薄的天光裏。
    戲台比我預想的更為高大、也更為破敗。它由巨大的木柱和青石台基支撐,飛簷鬥拱依稀可見昔日的繁複雕花,但此刻,那些雕花的木構件大多腐朽斷裂,如同被巨獸啃噬過的骨架。
    簷角的鎮脊獸早已不知所蹤,隻留下光禿禿的、指向灰暗天空的尖角,帶著一種不祥的銳利。
    整個戲台籠罩在一層厚厚的、灰撲撲的塵埃之下,像被時間遺忘的裹屍布。
    台基前方的空地上,散落著幾把破爛不堪、隻剩框架的長條木椅,還有翻倒的竹筐、碎裂的瓦罐,一片狼藉。
    但我的目光瞬間被戲台本身牢牢攫住。
    台口兩側原本懸掛帷幕的橫梁上,此刻空空蕩蕩。然而,在台口正中央,赫然懸吊著兩個東西——是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