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丈夫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A+A-


    沒有破壞力,隻有影響力,對於官宦豪族,朝廷的考慮就少了。
    什麽許諾都不必做,隻以調虎離山之計,將人從長安城外放出去,在就任途中直接劫殺。
    連刀都不必借。
    至於巨商大賈,連影響力都沒有,朝廷的考慮更少了,長途販運是為行商,坐地開店是為坐賈。
    行商路遇強盜,坐賈天降流寇,這再正常不過了,殺人、抄家,一氣嗬成。
    而遊俠盜賊呢,本就是朝廷所不容許的存在,之前關東群盜如火,朝廷給予了止戈、下山免罪,墾田為民的優渥條件,到了現在,繼續堅持劫富濟貧的遊俠,打家劫舍的流寇大盜,無不是好逸惡勞的蟲豸,對此,朝廷隻許來一場史上最嚴厲的“反盜反俠”即可。
    上君執政以來,大漢亂象漸止,已經不複秦末亂世之景,逐漸安居樂業的百姓,不再積極嘯聚山林,改而努力開墾良田,失去了百姓支持,遊俠、盜賊就亡了大半,接下來,滅俠滅盜者賞,助俠助盜者殺,以後的大漢,將沒有遊俠、盜賊的生存土壤。
    麵對元功家族、官宦豪族、巨商大賈、遊俠盜賊,老丞相采取了不同的處理,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法,對有破壞力的明授其官、調虎離山、借刀殺人,避免現在及以後大漢功臣恐慌,對於有影響力的用明授其官、調虎離山、一刀斬之,什麽都沒有的,朝廷隻有一個字,斬!
    自殺的,被殺的,總之,朝廷始終在裏麵扮演著光彩的角色。
    高明、強硬的政治手腕,用以瓦解元功家族、官宦豪族、巨商大賈、遊俠盜賊對陛下複辟的大半支持,數十萬的殺孽,頓時消散了大半。
    老丞相提出問題,再分類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其權謀功力,讓張湯、墨子墨、霍光、陳莫受益匪淺,甚至有種高山仰止的感受。
    張湯默然領命,轉身出了書房,踏足雪中,那越來越響地咯吱聲,證明了那暴漲的殺意。
    唯有殺人,才能熄滅心中的憤怒。
    “老師,我們要道歉嗎?”
    墨子墨望著張湯在雪幕裏消失的背影,向公孫弘詢問道。
    無論張湯學問如何,張湯都是大漢禦史大夫,他和霍光、陳莫無形的嘲諷,似乎讓張湯出離地憤怒了。
    “你們做錯什麽了嗎?”公孫弘反問道。
    墨子墨、霍光、陳莫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不覺得自己有什麽錯,張湯就不是個合格的法吏,也沒有自己的主張,還走岔了路,全是事實。
    “回老師,無有。”
    “既然沒錯,就不必去道歉。”
    公孫弘搖搖頭,道:“想一想,如果是我說的,張湯還會憤怒嗎?”
    墨子墨、霍光、陳莫一愣,旋即便反應過來,如果是老師說的,張湯隻會羞惱,而不會有憤,別說有師徒情分,即便沒有,老師的官,也比張湯的高,張湯就不敢有怒。
    “隻因為是你們,張湯才會心生忿恨。”公孫弘歎息道。
    出身微賤的人多了,卻不是人人如張湯,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出身。
    “子墨,光兒,莫兒,記住,出身寒微,不是恥辱,能屈能伸,方為丈夫。”
    公孫弘望著三大弟子,告誡道:“出身富貴,亦非光榮,堅韌不拔,方成大器。”
    玲瓏心雖好,世事洞明,但不是說看得明白,就能把握住機遇,躲得過失敗。
    兄長功高蓋世,權傾朝野,也不是自己依仗,狐假虎威,終不能長久。
    家學淵源驚人,操縱大勢於性起,玩弄人心於股掌,必當以此而興,以此而亡。
    一遇挫折,便鬆散懈怠,日後是成不了大器的。
    大丈夫行於亂世,當光明磊落,即使處於逆境,也當屈身守份,以待天時,不可與命抗爭也。
    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也。
    墨子墨、霍光、陳莫神情肅然,躬身受教道:“是,老師。”
    “莫兒。”公孫弘望向了陳莫。
    “老師?”
    “陳家的忠誠演繹是犧牲所有陳家門客,僅留親近族人嗎?”
    “是的,老師。”
    陳莫驚訝了下,點頭承認,又擔心老師認為自己嗜血,解釋道:“請老師相信,那些門客沒有無辜之人。”
    大漢貴族、官僚階層中,養門客風氣十分盛行,這一傳統源於春秋戰國之世的“養士之風”,並在大漢初年因政治格局和人才流動的需要而再度興起。
    門客多為士人、謀士、遊俠等,他們依附於權貴,為主人提供智謀、武力或處理事務,是主人擴充勢力、提升聲望的重要助力。
    同時,養客也是權貴之間炫富和競爭的手段,如孟嚐君、呂不韋等均以養眾多門客著稱,本朝的竇嬰、田蚡,甚至是死去的淮南王劉安,都曾門客數千。
    門客與主人之間的關係較為鬆散,以“義”為紐帶,合則留,不和則去,門客常在不同權貴之間流動。
    門客中既有才學之士,也有武勇之徒,甚至包括一些品德不端者,整體呈現出“正”與“邪”並存的局麵。
    陳莫之父陳何,就是倒在“邪門客”的身上,經常在酒後與邪門客招搖過市,然後發瘋搶奪他人妻子當街淫樂,招致棄市之刑,連爵位帶封國一並丟掉。
    在父親死後,陳莫接過陳家大權,不僅沒有對導致家族敗落的門客動手,反而縱容邪門客逐“正門客”,所為不是別的,就是要在關鍵時候“借”邪門客及全族腦袋一用,說是以報父仇也好,以報家恨也罷,總言之,陳莫就是要報仇,就是要讓那些人死!
    公孫弘默了一下,繼續道:“入我門下,即入公羊,大複仇之下,父仇家恨,為師無法阻你,隻是在此事過後,接過繡衣使事的你,要記起陳家黃老道學傳承,‘經世’、‘致用’、‘修行’,如此,方能長久。”
    傷天和者多修行。
    陳莫正色道:“弟子謹記。”
    墨子墨愣住了。
    霍光人都懵了,什麽跟什麽啊,憑什麽新來的師弟一躍要成大漢繡衣使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