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九重門
字數:3875 加入書籤
有諺雲:“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鍋盔睡。”
但元狩三年臘月的雪顯然下過了頭,驚雷之後,關中連下了兩場暴雪,將小麥厚厚地蓋在了下麵。
所幸,在這一年最冷之際,天上的雲薄了,時或還能看見月亮,雪止了。
未央宮,宣室殿。
絳伯進來走到太子身邊,將繡衣直指禦史章疏呈上。
劉據接過,飛快地翻看著竇太主、平陽公主、平陽侯府的罪狀,一個簡帛接著一個簡帛……整整十二個簡帛,片刻間都看完了。
絳伯這個時候是絕對不會去看太子的臉色的,垂首低眉站著。
“絳伯,你是隨母親從平陽公主府出來的,大漢皇室的醜陋,你知道多少?”劉據問話了。
看著簡帛中,平陽公主以“美色”賄賂天子,與宗親藩王結好的內容,大漢皇室,也有自己的“鴇兒”。
大漢皇室又是什麽?
煙柳勾欄?
“回上君,奴婢在平陽侯府中位卑職低,無知皇族天家之事。”
“那母親呢?”
“天子所幸,長公主不敢胡作非為,皇後娘娘冰清玉潔,亦是懵懂。”
絳伯知道太子想問的是什麽,隻能說平陽公主分的清利弊,在獻於天子的“美人”上不會動手腳,更不會讓其他人動手腳。
平陽公主的“海棠”,是分等級的,衛氏皇後,與大漢現在陛下所幸的李夫人,是專為魅惑天子。
劉據從禦座上站起了,寬袍大袖飄飄踱了起來:“你是平陽侯府舊人,代寡人與兩位參政議政王大臣去一趟平陽侯府,隻要平陽公主願意束手就擒,就不以謀逆罪論處。”
“是,上君。”絳伯領命。
……
早在《周禮》、《周易》中已有關於“肉甫”和“臘味”的記載。
“臘”的本義是“幹肉”,歲末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幹製作臘味,因此這個月有臘月、臘冬等別稱。
臘月在歲末,處在新舊交替時段,在古時是歲終大祭的月份,“臘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歲末舉行的祭祀稱為“臘祭”。
到了大漢,“臘祭”中加入了“驅儺”的活動,以此祛除邪氣。
正值冬至過後第三個戌日,風雪初止。
大祭遇大慶,無數長安百姓走上街頭,往行市驅儺地方而去。
戌牌時分,在平陽侯府那條街上,多數人都觀儺熱鬧去了,街麵上隻有少數行路君子在匆匆回家。
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街麵上的人還沒有緩過神來,便看見從街的兩頭拐彎處同時出現的兩隊繡衣使。
“快走!”
“回避!”
在這歡喜的氛圍中,兩隊領官還算客氣,隻是大聲吆喝退避。
行路君子立刻加快了腳步,三步並作兩步,從這條街巷上消失。
兩隊繡衣使兩步一個,把整條街道封鎖了起來,接著兩個隊官各帶著一群繡衣使在掛著“平陽”燈籠的府門口站定了。
接著,一輛車輿轔轔駛了過來,同樣在平陽侯府門口停住,車門一開,張湯走了下來。
把門的隊官沒有猶豫,一左一右猛叩饕餮獸麵的鋪首銜環,大喝道:“開門!開門!”
平陽侯府有著自己的臘祭、驅儺,而且會與尋常人家一般,祭祀過的臘肉會交由廚者烹煮,闔府上下同食。
這便是平陽侯府一年一度“與民同樂”的方式。
長公主府、萬戶侯府所在,奴仆尋常吃食都遠盛“臘食”,不過,偶爾一次,憶苦思甜,平陽侯府上下還是一派歡天喜地的。
分得一碗臘食的門房剛走到門邊,就被突然響起的震天亂響的門環聲嚇了一跳,手一鬆,碗就掉在了地上,哢嚓一聲便碎了,方正的肉塊滾出好遠去。
常言道:“宰相門前比公卿。”
哪怕是一條狗,也是宰相府的狗,很多時候,比人都高貴。
在平陽侯府麵前,宰相府算什麽?
門房從未聽說如此猛烈地叫門聲,驚了一跳不說,敲門是有規矩的,開門間,門房的罵聲就先傳了出去,“沒規沒矩的東西,報喪呢?!”
門房瞥見了門外的火把和森嚴的隊伍,聲音落時,已經成了嘎調。
開門的動作頓時一止,由開轉關,但是,來不及了,“砰”的一聲,大門便被撞開了。
侯府護院立時就有了反應,持刃上前,然後被繡衣使當場斬殺。
兩隊隊官領著繡衣使蜂蛹而入,散開站到了院子各處,沿著中路正門,過廳,花廳,正房,抱廈,罩房,東西跨院……整整九重門,數千名繡衣使居間,竟覺得如此空曠。
“九重門?”聽著屬吏匯稟,望著漸行漸近的平陽侯曹襄,張湯的目光有些瘮人。
君門九重,以為極數。
如此規格,誰說的清這是侯府,或是行宮呢?
近處的曹襄,聽見了張湯的聲音,朝著甘泉離宮方向拱手道:“此太後詔命,大司空認為不妥嗎?”
平陽侯府原不是如此,後來先皇駕崩,竇太後逝去,當今陛下和平陽公主的母親王太後獨尊,那是田蚡田家的猖狂時代,也是平陽侯府由七進侯府增至九進行宮的時間。
“太後詔令,誰說不可?”
張湯的回答十分簡潔,“建元二年、元光六年、元朔五年、元狩元年,河東連發堤毀淹田之事,蘭台得到確鑿證據,請平陽侯隨我入詔獄受審。”
從曹參受封平陽萬戶侯後,平陽百姓就遭了殃,隔一些年就會發生天災人禍,尤其是陛下即位後,幾年便要遭回災,大半的田地都姓了“曹”,萬頃良田,沾滿了河東百姓的血淚。
往事難追,就近二十年的事,也夠了。
曹襄的心窩仿佛被猛地搗了一拳,額頭的冷汗瞬間而下,眼前似乎幻出了一片汪洋,在堤壩掘毀後,泛濫開來,淹沒了無數良田和護田百姓。
事後的平陽侯府總是會開倉放糧,得民心,得民田,得民人……總之,所有民脂民膏,平陽侯府都要。
進詔獄哪裏是受審,分明是受死啊!
望著曹襄白如金紙的臉色,張湯淡漠道:“拿下!”
“慢著!”
平陽公主的聲音傳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