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漢賊
字數:3702 加入書籤
平陽公主慢慢走進前廳,站在張湯麵前,眼睛死死地盯著他。
張湯也靜靜地看著她。
“大司空?”
“臣在。”
“以怨報德幾個字怎麽解?”平陽公主鳳目冰冷,問道。
“君子有德,小人無德。”
張湯平靜地答道:“長公主是不是想說張某是個無德小人?”
“聰明。”
平陽公主眼神更冷了,“你本是‘審鼠少年’,忝為長安吏,承蒙我那皇弟所幸,才有了公卿之位,你卻夥同逆龍逼宮,以致堂堂大漢天子退居甘泉離宮,前受逆龍命令著大漢天子太廟告罪,現在又受逆龍命令,把刀伸向了本宮,天子的同母姐,逆龍的親姑母,端我劉氏的碗,砸我劉氏的鼎!
本宮說你是小人,你自己說是嗎?”
“長公主,我張湯是大漢臣子,出任三公,供職長安署,吃的都是朝廷的俸祿,吃的都是萬民的賦稅,為民請命,原是天理,是君子,是小人,又有什麽幹係呢?”張湯不鹹不淡頂了回去。
大漢是家天下不假,但大漢的飯,還是分鼎而食的,你說我吃的是劉家的飯食,我說我吃的是萬民所奉,吃劉家飯食我要聽從劉氏君主命令,吃萬民奉食我要為了萬千黎民做主。
如果我隻聽從劉氏君主命令而不為萬千黎民做主,如此禍國殃民之臣,劉氏君主如何敢於用我?
既登三公,便代表我會聽從劉氏君主命令,也會為萬千黎民做主。
如果為民做主的官員被劉氏宗親罵為“小人”,那不知什麽樣的官員在平陽公主心裏是“君子”?
平陽公主知道張湯強悍,可陛下執政時期,張湯長久地卑躬屈膝,讓她始終沒有見到張湯究竟有多強悍,此時此刻,有所領教的她,被氣得渾身都抖了,“不要再東拉西扯了!
一個為父厭棄‘不類’的逆子,被你,被丞相府奉若神明推至無上,你張湯,還有公孫弘,注定為後世君臣所不恥!
本宮隻問你,你到底忠於誰?”
“臣世食漢祿,生死皆為漢臣,一心報國,臣忠於的,自然是大漢天下!”張湯淡淡說道。
以為自己這一招刺中所有太子宮卿心中要害的平陽公主,得到了這麽個大義凜然的回答,不由得憤怒了,咆哮道:“你是漢賊!以臣脅君,張湯,你是漢賊!當受棄市的漢賊!”
所謂的皇女,所謂的長公主,和世俗女子沒有什麽兩樣,在說不過時就胡攪蠻纏,胡攪蠻纏不行又出言詛咒。
張湯仍然是不緊不慢地道:“臣以什麽為死刑,都是臣的福分,倒是平陽侯,淹田害民,兼土並地,棄市可矣。”
《禮記·王約》:“刑人於市,與眾棄之。
棄市,就是在人眾集聚的鬧市,對犯人執行死刑,以示為大眾所棄的刑罰,自商周即有之。
秦時死刑種類眾多,如車裂、腰斬、梟首等,其中亦有棄市。
至漢朝,漢承秦製,而略加簡約,死刑常法隻三種,其一即為棄市。
曹襄,或者說曆代平陽侯,值得一個棄市之刑。
繡衣使動了。
往曹襄圍了過來。
“誰敢?”
平陽公主拔出了侍女所捧之劍,擋住了上前的繡衣使,望著張湯,她的牙咬得格格直響:“這是太後賜我的寶劍,公卿亦可斬,誰敢傷我愛子?”
望著劍上的龍鳳刻印,張湯沒有懷疑劍的真假。
又是王太後。
大漢外戚之禍,和這些太後有脫不開的關係。
一尊尊太後,人生故事,一個比一個傳奇。
王太後的母親是燕王臧荼的孫女,名叫臧兒,臧荼本是擁立高皇帝的諸侯王,後在高皇帝剪除異姓王中被殺。
臧兒流落民間,嫁給王仲,生男王信和兩個女兒,王仲死後,臧兒再嫁給田氏,生男田蚡、田勝。
臧兒的長女王娡,正是王太後,在孝文帝時,嫁給一個叫金王孫的人為妻,並已生有一女,臧兒不知在哪兒卜了一卦,說她的兩個女兒的命都貴不可言,而那時的“王孫”都是中落的王公貴族,跟著金王孫顯然不像能大貴的樣子,於是,臧兒毅然決然奪回長女,將之送入太子宮,成為當時的太子,後來的孝景帝劉啟的宮人,得幸,被封為美人,誕下三女一男。
長女就是平陽公主,這一男,便是當今陛下劉徹。
應了卜卦大師之言。
陛下登基以後,竇太皇太後的竇氏、王太後的田氏,兩大外戚在朝廷中彼此碾軋,掀起了數年的腥風血雨,最終以竇嬰偽造先帝遺詔闔族斬於渭城,田蚡妖鬼纏身,不治身亡結束。
大漢後宮,人人傳奇。
狠毒殘忍的呂後,強硬果斷的竇太後,陰險狡詐的王太後,善良賢淑的薄太後,妒忌嬌貴的陳皇後,以及母儀天下的衛氏皇後。
都在大漢政治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在其當世、下世後,繼續為大漢朝廷造成麻煩。
張湯卻露出了一絲笑,“看來,長公主手中,隻有殺人劍,沒有救人劍啊。”
入府之前,他真的在擔心,孝景帝、當今陛下為平陽侯府留下“諸罪皆免”的詔書,尤其是孝景帝詔書,盛世之君的詔書,又是上君的皇祖父,一旦遺詔免罪,事情恐怕真的不好辦了。
不過,哪怕孝景帝真的有遺詔赦免平陽侯府諸罪,恐怕曹家也不敢拿出來,竇家的教訓還曆曆在目呢。
救人劍?
平陽公主何曾這麽驚過?
一下子蒙在那裏,兀自望著張湯驚疑。
一股不好的預感猛然湧上心頭,張湯不是奔著自己兒子,奔著平陽侯府來的,或許,是奔著她這個長公主、大漢皇姐來的。
她關心則亂的舉動,讓張湯看透了她的底細。
這下輪到平陽公主的臉白了。
一瞬之間,張湯的氣勢洶洶,籠蓋了整座平陽侯府,淡漠道:“押上來吧!”
幾個繡衣使拎著位俊秀漂亮但有幾分陰柔的男子走進了侯府大門。
看清是董偃,平陽公主徹底醒悟了,尖聲道:“有奸臣,本宮要見陛下!本宮要見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