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媚道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A+A-


    燈火通明。
    繡衣使鬆開了手,大漢平樂將軍的董偃便被摔在了地上,一動不動,仿佛沒有了生氣一般。
    張湯站在那裏,望著近乎癲狂地平陽公主,“長公主,你無緣得見陛下了。”
    “本宮有太後所賜寶劍在手,誰敢阻我?誰敢阻我?”
    尖厲的聲音,重複的語調,高揚的長劍,無不證明著平陽公主的恐懼。
    劍氣淩人,張湯恍若未覺,慢慢說道:“此地有繡衣使六千人,長公主的力氣,是殺不完的。”
    平靜地聲音,讓平陽公主為之一頓,太後所賜的劍再利,又能殺幾人呢,兩個人、三個人?
    哪怕再多十倍、再多百倍,平陽公主都不可能衝破繡衣使的阻攔,衝出長安城去見到陛下。
    張湯側開了身,所帶來的繡衣使也分開了道,兩輛囚車赫然在外等候,“長公主、平陽侯,請吧。”
    “本宮何罪之有?”平陽公主站在那裏依然一動不動。
    “有‘奸’罪,按律當斬。”
    “私侍公主,罪當死,本宮是公主,大漢律法加不到本宮身上。”平陽公主仗劍防身,憤怒道。
    倒在地上的董偃身體一顫,眼底的光徹底黯淡了下來。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終究是美好的盼望,在大漢律法中,私侍公主是死罪,但受侍的公主卻是無罪,同罪不同法,便是特權。
    “敗壞男女風化,擾亂婚姻大禮,破壞先皇製度,此律法,可以加到長公主頭上嗎?”張湯反問道。
    一事兩麵,的確,按照大漢律法,私侍之罪,公主無罪,可是,在大漢律法中,有男女風化之罪。
    而且,此罪是孝景帝所定,在孝景帝年間,淫逸之風漸起,孝景帝頒布政令遏製,“凡壞男女風化者,無論尊卑,男子割勢,女子幽閉,次死之刑。”
    這就是傳說中的“宮刑”。
    從上古時期就已出現,為懲罰男女不當之刑。
    戰國時期,孟氏之子勸說秦王要“仁義治國”,秦王一怒之下便將其“處以宮刑”。
    到了孝文帝時期,孝文帝認為這種刑罰太過殘忍,便把“宮刑”以及其他肉刑都廢除,而到漢景帝時,又被恢複。
    割勢不必多說,古今一致,然“幽閉”,在上古時期隻是單純把罪女監禁起來便了事。
    今常用之法是“椓竅”。
    “椓”也就是敲打的意思,在進行“椓竅”時,人手拿木槌,捶打女犯的腹胸,直到孕育之地脫垂。
    再找來皮匠,以錘子、線繩等物件將之縫上,此之謂“縫幽樓”。
    “我是大漢皇女,賊孫焉敢如此對我?”
    來自父皇的“背刺”,令平陽公主恐懼到失去原有的聲音。
    椓竅、縫幽樓,這比死了還具侮辱。
    “長公主尊重,此刑加之,有辱皇家威嚴,自不可取。”
    張湯的臉冷得像石頭,“那媚道天子呢?”
    “昔年,陛下年富力強,正當專心研學《六經》,留心處理國家政事,追隨唐、虞盛世,敬仰夏、商、周三代賢君。
    長公主不遵從經義勸勉學習,反而崇尚靡麗,追求奢侈,極盡狗馬聲色之樂,行走邪惡淫辟之路,以媚道迷惑天下,化為鬼蜮,使天子無以從中脫身,漸而昏庸淫佚,荒唐國事,險誤我大漢江山社稷,長公主,此罪,何如?”
    張湯拍了拍手,又有繡衣使拎著一位楚服巫女走進了侯府。
    媚道起源甚早。
    《周禮·天官塚宰》提到內宰之職掌:“以婦職之法教九禦,使各有屬,以作二事,正其服,禁其奇衺,展其功緒。”
    早在先秦之時,媚道就在宮廷或豪門大族秘密流行,且朝廷設有專職官員來禁行。
    到了大漢,媚道仍然是嚴禁的,“又有宮禁,雲‘敢行媚道者’……”但是,法所禁止的,正是所存在的。
    在孝景帝朝、當今陛下執政時期,別說禁止了,甚至兩代大漢天子非常縱容,什麽媚道不媚道,姐姐苦心為朕尋找美人取樂這難道是在害朕嗎?
    在孝景帝時,竇太主,是孝景帝的好長姐,在當今陛下時,平陽公主,就是陛下的好長姐。
    當初竇太主多“挾婦人媚道天子”,而平陽公主就更甚之,不僅進獻了衛氏皇後、李夫人,還進獻了董偃。
    簡單的媚道並不足以獲罪,媚道之人之所以在漢家被嚴懲,是因為媚道通常伴有殘酷的施術手段及詛咒他人的行為甚至是詛咒皇帝。
    輕則對著人背後吐唾沫、口頭詛咒,殘酷者甚至斬斷嬰兒四肢來施展邪術,更有建立“神祠”向邪神獻祭而祝詛者。
    總之,媚道之罪,隻是被孝景帝、當今陛下擱置了,不代表沒有了,巫蠱、秘祝,這些都是媚道的分支。
    而繡衣使,就是找到了平陽公主在甘泉離宮進獻李夫人時,暗使媚道巫術,一方麵是希望李夫人得到陛下寵愛,一方麵是希望衛氏皇後、大漢上君早逝。
    平陽公主痛恨著衛青的冷漠,拒不結親,盼望著陛下有歸朝執政那一日,讓自己和平陽侯府地位更加穩固。
    所行巫術的巫女,或者說平陽公主專用的巫女,就是這個“楚女”。
    看到楚女,平陽公主知道了大勢已去,眼神恢複了冰冷。
    “按大漢律,行媚道者,輕則流徙,重則棄市。”
    張湯道出了媚道罪罰,漠然道:“另外,繡衣使找到了長公主秘使工匠鍛造兵戈甲胄的證據,長公主,或謀大逆!”
    “大司空。”
    就在這時,絳伯領著兩位參政議政王大臣,楚王劉注、河間王劉基走進了侯府,“上君有令。”
    張湯躬身。
    絳伯、劉注、劉基行至平陽公主麵前,劉注開口道:“姑母,上君寬宏大量,不以謀逆罪論處,隻要您……”
    “隻要我也消失在人前,去往那所謂的‘遺失之地’?”
    平陽公主打斷了他的話,近乎瘋癲大笑,“居高臨下,不以謀逆罪論處,裝出一副憐憫之態,這便是你們那上君的厲害之處,先將我拿下,再廢我為庶人,終身幽禁,我,平陽公主,寧死不屈!”
    “母親,你不孝的女兒見你來了!”
    言罷,平陽公主提起龍鳳寶劍抹向了脖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