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製度革命(九)
字數:3633 加入書籤
朱慈炅對大明精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種降維打擊的暗爽,卻突然被曹思誠插話,將議題扯回衍聖公。
朱慈炅的嚴肅小胖臉迅速鼓脹,目光一冷。不過,他也很快調整心情,變臉怪一樣恢複正常。隻是口中的冷意依然流露出來了。
“此事,督政院聯合錦衣衛、東廠一起辦理。昨夜,朕已經將那冊書交給了孫進。曹副使要看,找孫公公。”
孫進隻愣了一秒,快速回話。
“曹副使要等兩天,三百年的事了,那卷羊皮殘破不堪。若真有曆史價值,那就是曆史文物,東廠需要修複保護,最多讓你看看抄錄的文字副本。”
曹思誠嘴角抽搐,副本,還不是你們東廠想怎麽寫怎麽寫,不看也罷,這他媽的又是一本《三朝要典》。
北京一直有人慫恿信王要將《三朝要典》毀去,小皇帝卻奉為經典,還詔見孫慎行詢問“紅丸案”細節,差點沒把孫慎行嚇死。
孫慎行瞬間不想謀起複了,還乖乖配合將土地賣給小皇帝分給皇民,為小皇帝的皇民政策歌功頌德,被南直士紳直呼叛徒。
據說朱慈炅還跟劉一燝討論過移宮案和梃擊案,反正劉一燝也沒有說服小皇帝,這本破書有要成為兩朝欽定史書的危險。
天啟帝欽定無所謂,但朱慈炅大不一樣,民間聲望無比高,都認為他天命在身,連土匪都覺得他是**。
南京大疫結束,朱慈炅在神壇上更進一步。如今他練筆寫的字都有辟邪功效,也不管寫得好壞,民間都炒成了天價。軍中也對他迷信無比,一點小破事都想要份聖旨親印。
當初的始作俑者張瑞圖,如今自己都信了。仗著自己帝師身份,沒事就給小皇帝寫信,想要收集小皇帝字跡。全世界就他收集得最多,還是各種時期的。
曹思誠感覺這事就是張瑞圖炒起來的,但又沒有證據。
不過,他很認真的想過,以自己的身份,要一份小皇帝親筆賜字好像也不難,說不定真能保佑剛出生的小孫子,改天試試。
於是,他也閉嘴了。
一直有些湊數嫌疑的呂圖南雖然官職挺高,但他是一個精通儒學和教育的官員,他最適合的部門其實是禮部,可惜他卻在戶部和吏部之間轉任。
他疑惑的開口。
“陛下說以禮治國,臣以為然,但臣也疑惑,這些官職變動如何體現以禮治國呢?”
錢士升看白癡一樣的眼神瞥了眼自己的副手,那個以禮治國不過就是說說,你還真當真了?
朱慈炅頭腦轉得飛快,坦然開口。
“以禮治國不在製度上,而要在行動上,朕希望禮部以後每個月都能組織中樞官員集體學習一次。諸卿須知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溫故而知新。
官員在學習中要把自己擺在小蒙童的位置上,要深刻反省工作中是否有違禮之事,才能不忘為官初心,為民使命。尚書都督這一級的學習活動,朕也會參加,與諸卿結一段同窗佳話。”
劉一燝目瞪口呆的看著朱慈炅,好家夥,“經筵”改集體學習了。就算過兩年朱慈炅大點也有借口不開經筵了,皇帝不是早就和你們一起學習了嗎?
皇帝小課堂變成官員大課堂了,尚書都督一級,那就是還有下一級,不是,這是要全國官員一起學習的節奏。
朱慈炅小胖臉很是繼續。
“自朕以下,各級各部門都要組織這樣的學習活動,裏長宣令也要組織本地百姓學習,工坊商會,軍隊同樣要學習。
學習活動不僅能普及禮教,也能溝通上下,解決實際問題。呂卿以為然否?”
劉一燝下巴都快掉了,好家夥,不隻官員要學,百姓也要學啊。對,讓顧秉謙這個老而無力的家夥去給青樓姑娘普及禮教,是個好主意。
呂圖南嚇了一跳,自己就不該多嘴,這要被天下埋怨死。他拱手低頭。
“陛下英明!”
朱慈炅很滿意,看向天工院。
“一恒,你記一下,完善方案,大明禮典未出,但禮儀我們是有傳統的,問禮於民、以禮化民也是我們建設禮儀之邦的必要步驟。
朕可不信什麽‘禮不下庶人’,咱們昭武海軍現在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嗎?我大明還有多少人餓著肚子,不能讓他們閑著,近海遠海捕撈都給朕發展上。
沿海沿江運送方便的地方,講一次禮發一條魚,省下的糧食足以讓其他地方的百姓飽食一餐吧?
總之,從朕開始,要全國同心,要將我泱泱中華建設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的禮儀之邦。”
翁鴻業看了眼坐他前麵的陳子壯,不是,陛下,這位新老大啥事都沒有,我的事已經很多了,怎麽還是交給我?
他很無奈的安慰自己,這是陛下的看重。
“臣遵旨。”
劉一燝感覺在小皇帝麵前自己根本不能控場,總有人想在皇帝麵前表現,直接導致會議主題偏移,小皇帝各種意外政策隨時冒出來,給後續增加無窮煩惱。
老劉暗自決定,以後有皇帝參與的會議,自己十分有必要先開個預備會議,直接拿出成品讓皇帝選擇,絕對不能再讓他開口提供意見了。
他咳嗽了一聲。
“陛下,兵役改革,如何預防藩鎮之禍?”
朱慈炅稍顯慎重了。
“平遼朕推行的是錦衣衛旗監製度,新六衛是太監監軍製度,朕感覺都有問題。
黃得功劉肇基一放出去就沒影了,旗監溝通根本不及時,地位上他們又不能製約上官。王世德回報,那邊旗監製度雖然建立了,但大多是虛應故事,隻能保證餉銀發放,其他功用基本不能實現。
新六衛這邊,監軍根本不通軍事,他們忠誠足夠,卻不敢在軍事問題上越權,新六衛已經出現有人借口軍事問題饒開監軍的事了。
朕也感覺一時沒有好辦法,但呂卿今天提醒了朕,以禮治軍。向軍中派遣宣禮官,軍隊夜校開起來,讓士兵識字知禮,守法遵紀。
隻要朕的士兵人人如此,任何將領想要蒙蔽士兵,都是做夢。
知識就是戰鬥力,知識就是向心力。
要讓皇民參軍不僅是義務,國家同時也要給經由軍隊途徑向他們傳播文化知識,禮教法律。即使他們退役了,也會獲得更好的生活能力,徐先生憂心的天下之患,也就能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