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天汗稚帝
字數:3531 加入書籤
這是一片兩河交界的平坦草場,遠處還有茂密的森林和隱約可見的高山。蒙古人是路癡,不管東西南北,哪裏能活下去,就往哪裏跑。
章世明等人開始覺得這條河可能是遼河上遊,順著河道就沒問題,結果越來越冷,他們漸漸感覺不對,他們好像是在向北方運動。
連蘇布地都感覺到不對了,因為他覺得遠處的山,可能是蒙古聖山杭愛山,也就是漢人口中的燕然山,跟他們的進軍方向完全反了。
但是追逐蒙古小部落的兩隻明軍悍匪隊伍,一見有人就興奮得不得了,弄死也要追到人,害怕他們吃虧,大部隊自然也要跟上。
其實幾百千把人的小部落很希望加入明軍,因為明軍有大量的牛羊馬,如果沒有明軍,他們的結局也是隨時覆滅。
大部落有的能跑掉,有的頭鐵,挨頓揍才投降。但即使是跑掉的部落,人跑掉了,牛羊可跑不掉。
開始還有人想召集親戚來複仇,但看著越來越龐大的隊伍,他們明智的收拾東西,早就遠遠避開。連快餓死的狼群都不敢招惹他們,蒙古人至少比野獸聰明。
真正的大部落,如喀爾喀,察哈爾的台吉們,明軍根本沒有遇到,蒙古人騎牆歸騎牆,絕對不會單獨對抗,遠遠收到消息就跑了,明軍連他們的鬼影子都看不到。
後期加入明軍的隊伍,成分其實很可疑,因為他們無論是信仰、習慣、口音都和開始的蒙古人有巨大差異。
在明軍滾雪球的這一路上,少不了一路血腥,但活下來的人總比死掉的多,他們有一天發現自己越來越慢了,開始走不動了。
不少部落的老人都出來勸說,冬天遷徙會影響羊羔產量,下遊沒有啥部落了,有也窮得很,不劃算。
終於在兼並了最後一個中型部落後,明軍的腳步停下來了。
這個地方冷是冷了一點,但還有常綠的樹葉,有水就可以紮營,有樹就可以做車,更關鍵的是這裏避風,牛羊馬可以過冬,蒙古人都喜歡得不得了。
這是一個強大無比的蒙古部落,擁有山一樣強壯的勇士,他們還有骨箭根本射不穿的甲胄。有鐵鍋,有食鹽,有會打雷的三眼銃,有看很遠的望遠鏡,有不計其數的牛羊馬。他們會做戰車,會儲幹草,甚至還有醫生。
他們叫“天汗部”,他們高舉“明字旗”,縱橫草原,所向無敵。他們的可汗是掌管太陽和火焰的天神,雖然他遠在南方,但他的慈愛一樣照耀著草原,驅散寒冷。
蒙古人看待這個部落都是充滿驚慌恐怖的,因為他們完全沒有規矩,隻有一個人例外。
距離天汗部並不遠的一個中型部落,他們也知道了這個天汗部的消息,但他們的首領幾番打探後,哈哈大笑。
“我的明國朋友是來找我的,先跟他們聯係,開春後跟我們就合兵一處。天啟皇帝不講義氣,根本不敢出兵,看來明國的新|皇帝還是夠意思的。
我要回去收拾那些叛徒,和明國朋友一起揍洪歹極。”
他叫林丹汗,明人叫他虎墩兔,跑得比兔子還快。
天汗部的消息曆經風雪,還是傳回了大明。
範景文直接懵了,拿著文書的手不停發抖。
明金已經停戰,朱可貞受他委托去坐鎮金州,終於是把不可一世的方懋昌趕回山東去了。
可惜,東江鎮的整編依然沒有停,毛文龍舊部全部分開調到錦州、薊州、密雲去了,都是一個人去上任的。
東江鎮正式解散,新成立了安東鎮,領金州到寬奠的沿海一線,張可大轉任安東總兵,因為朱慈炅說這裏以前叫安東都護府,遼東軍事集團在這場戰爭後全部瓦解。
登萊鎮也重新劃歸了山東,侯世祿轉任平郭鎮總兵,領海、複、蓋三地。平郭又是漢朝古稱,朱慈炅又把洪武爺的棺材板動了一下,廢州置衛成了廢衛置州。
遼民在兩地就地安置,而且山東還要組織了五十萬移民,主要是些分不到地的流民和死硬派的士紳,當然其中也有曲阜的“傳教士”家族,比如孟家。
免稅三年,相同麵積分地,還有什麽不滿的。這一輪血腥移民後,山東土地就全部變成皇帝的了,給了天下一個極大的震撼。
方懋昌甚至遭遇了兩次刺殺,其中一次居然有十隻威力巨大的魯密銃。
第一次是方懋昌剛從金州回到登州,下達移民命令不久,三十多個亡命徒衝擊他的親兵陣線。拔刀在手的方懋昌滴血未沾,這幫人就被剁成肉泥了。
第二次是方懋昌將山東衛所全麵皇民土地改造,剛剛結束青州衛的整編,準備回濟南跟新任巡撫聊聊天。結果,路上遭遇了兩百多人的埋伏,火銃弓箭覆蓋了方懋昌的馬車。
方懋昌也是大意了,沒有想到在自己的地盤上還有如敵境,需要哨兵偵查行軍路線。
但好在他坐的馬車是當初朱慈炅在燕山特製的那三輛之一,內嵌鋼板,他本人沒有受傷,但他的侄兒、親兵幾十人死在這次刺殺中,方懋昌徹底憤怒了。
其實正是這次刺殺導致的山東全麵推行皇民土地政策,因為最開始的計劃隻是移民十萬,方懋昌上報朱慈炅後,立即擴展到五十萬。
六萬皇民義務兵立即分兵山東各州縣,直接武力清田。有些家族甚至連移民資格都沒有,因為沒人了。
方懋昌扔了這麽多人給平遼,整個平遼都要瘋了。安東、平郭土地雖然夠,但都荒廢多年,複耕難度不是嘴上說說的。
範景文壓力山大,吳甡都親自帶人到安東撫民,安置,戶部工部也派出了大量官員,但完全頂不住。
結果,章世明現在又要帶三十萬人回來,範景文手抖一下還算好的。消息傳到北京,內閣閣老畢自嚴,直接暈倒,一口痰卡在喉嚨,差點沒救回來。
飛鴿傳到南京,朱慈炅正在籌備親耕。
禦案上還有一堆平遼的官司,問題多多,但論功行賞不能一直拖延。還有運河上南來的金使,洪歹極的求和讓大明吵翻了,緩緩休養生息,還是絕不妥協兩種觀點激烈碰撞。
還有西班牙人的大帆船第一次在大明靠港,澳門的葡萄牙人跑到南京來哭著求覲見。荷蘭人的特使也要來談判,但這幫人就是死活不肯放棄蛙島上的堡壘。
朱慈炅呆坐在乾清宮禦書房寬大的寶座上,小小的身影蜷縮其中,喃喃自語。
“五皇叔,要不還是你來當皇帝吧。”
PS:猜猜章世明現在的據點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