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上海潮汐

字數:3920   加入書籤

A+A-


    朱慈炅的廢物們山呼萬歲恭送朱慈炅登座,朱慈炅笑眯眯的請平身賜座,嘴裏還是稱呼愛卿的。
    天工院的大會議室很大,甚至都侵占了原東六宮的一間宮殿位置。這讓乾清宮的配房多出了一塊,工部當初和王之心為此還吵了一架,說不對稱了,破壞風水。
    最後把對麵昭仁殿也擠進了西六宮,王之心還創造性的表示,這是天子寢宮生雙翼,大吉又大利,導致工部官員十分無語。不過,西六宮搖搖欲墜,東六宮它就已經不存在,隨便折騰。
    大會議內部裝修本來開始是想像小會議室一樣擺張大桌的,後來發現如果那樣擺,這張桌子太誇張了,而且根本不是拉近距離是隔開距離了。
    於是改成上設禦階禦座禦案,朱慈炅從側門過來就可以直接上座。
    兩側各設兩排九張座椅,可以有三十六位重臣落座,對麵再設六排桌椅,方便列席者書寫記錄,留出中間過道,兩邊各六,剛好七十二位。
    整個大會議室滿員就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完美無比,劉閣老都說好。
    唯有朱慈炅覺得別扭,他的禦座禦案都太長太大了,而他還那麽小,兩條小短腿隻能懸在空中。
    這不是滿員的會議,大家都在天罡位落座,朱慈炅坐而論道的風氣早已經在朝臣中流行,贏得一片讚譽。
    當初趙大偷偷撤掉範質椅子,宰執立班讓大臣站著議事,從蒙元開始甚至跪著議事,小朱三完全修正回來了。單單這件關於椅子的小事,小慈炅就是幾百年不遇的聖君。
    劉一燝首先匯報了這兩天會議的情況,朱慈炅聽了一會就不想聽了。
    原來你們這兩天都在喝茶聊天啊,朕是不是對你們太好了,還安排人給你們送茶送糕點的,反正就是看劉老頭不順眼。
    “好了,朕知道了。諸位愛卿,議事要言簡意賅,直指主題。戶部還有重用的春耕,朕的事情更多,時間就是生命,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朕召集大家實際上隻有一件事,就是如何應對西人白銀流入的問題。
    這個問題會帶來什麽影響,朝廷要拿出什麽針對性的策略政令,讓這件事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百姓,這個才是要討論的重點。
    腦子轉動起來,思想靈活點,視野開闊點。
    我們首先要確定,銀子不是越多越好。如果銀子多了,原來一兩銀子能買到的東西現在需要二兩三兩才能買到,這就是西銀對我們最大的威脅。”
    南戶部右侍郎吳宗達突然開口,一臉自信。
    “陛下此言差矣!”
    朱慈炅有點懵,思維都有點中斷,好久沒有人打斷他說話了。不過,他還是麵帶微笑,保持謙遜態度,轉頭看向吳宗達。
    這個吳宗達是官宦世家,翰林清貴出身,先前是南禮部右侍郎,平級調動的。朱慈炅知道他,也是因為他是當初偽官藥案時,南京靜坐團的一員。
    他雖然是南直人,但政治屬性並不是東林,《三朝要典》編撰團裏有他,雖然最後辭了。當然,他也不是閹黨,他跟來宗道有些相似,屬於所謂的清流一黨,挺潔身自好的。
    是的,這個戶部右侍郎就是來宗道的狗腿子,連教訓皇帝的臉色神態都一模一樣,朱慈炅對北京的來閣老也瞬間充滿怨念。
    朱慈炅已經能很好掩飾自己的心情了,至少一般人看不出來,他有任何不快。
    吳宗達還十分有禮貌的對朱慈炅拱拱手。
    “陛下,西銀流入,對我大明的物價影響其實微乎其微。民間交易,更多的使用的是銅錢,隻有江南和京師一帶流行碎銀。西銀流入,是大宗交易,白銀本身並不會直接流入民間。
    隻需要管好大商人,白銀流入就不會造成太大的物價波動。根據臣的幕僚調查,大部分商人都會把白銀兌換成銅錢用以支付雇工。
    而如今,因為大明鑄幣就在南京,兌換非常方便,重啟大小通寶製作精良,民間也樂於使用。唯一的問題,反而是在其他地區。
    比如湖廣,兩百萬枚通寶運過去,轉瞬就如同泥牛入海,而因為南京蘇鬆揚州都在大量用工,南京鑄幣廠的銅幣一出廠就被兌光,其他地方沒有補充,重啟通寶價格甚至略有漲價。
    因為兼用過往通寶,各地才沒有出現錢荒。臣的意見是,此非長久之計,應該把母模分發各省,允許地方鑄幣。”
    楊嗣昌當即反駁。
    “陛下,此計絕對不行。陛下也說過鑄幣為中央權力,重啟通寶的價值就在於中央鑄幣的唯一性,地方濫竽充數,粗製濫造才是對國家貨幣更嚴重的損害。”
    吳宗達盯著楊嗣昌。
    “地方的銅運到南京,鑄成銅幣又運回去,這中間不浪費人力物力嗎?”
    楊嗣昌冷笑一聲。
    “當然不浪費,陛下說過朝堂不是商場,朝堂要計較不隻是錢財。既然需要有人轉運、保護,那麽自然就有人能以此謀生,這就是安民。”
    吳宗達有些發愣,這個楊嗣昌一口一個陛下說過,太不要臉了。什麽中央權力,這混蛋分明就是想以皇家銀行製約天下,野心不要太大。
    皇家銀行管理錢幣事,侵奪戶部權力,真要兩大銀行推及州縣,楊嗣昌這個皇家銀行總理,差不多就有一個獨立的尚書權力了。你個楊剝皮,居然好意思說安民。
    呂維祺也開口聲援楊嗣昌。
    “陛下,臣也覺得將鑄幣權下放非良策。天啟通寶便是有好有壞,最好的甚至可以直接兌換重啟通寶,相當於直接漲價了。而壞的,扔在地上都沒有人撿,這就是鑄幣下放地方的壞處。
    至於南直以為通寶不夠用的問題,臣以為這是暫時的。鑄幣廠高爐的煙火晝夜不停,我們終是能補足各地所需的。
    陛下,臣認為西銀流入最大的問題其實在於人口聚集。上海港並未完全建成,但是分流到上海的民工已經出現緊缺了。
    皇勳公司的產業和皇家公司的產業都在向上海聚集,各地商人甚至西夷也在上海聚集。西銀流入,以我大明之地大物博其實影響有限,但人口聚集,上海要出大問題。
    此事朝中必須要重視。以我們工部銀行在上海的情況來看,那裏需要的通寶銀元竟然堪比南京總部,比揚州蘇州還多。臣以為,此事非善。”
    坐在右首的徐光啟、徐閣老連忙點頭。
    “對的。上海現在的問題確實太多了,皇家公司和皇勳公司的有些行為已經影響到穩定了,他們竟然武力征地,陛下要管管他們。
    另外西班牙特使區也有問題,他們竟然有人投資收購商鋪,而商鋪已經不屬於劃定的特使區了,老臣以為,不能任由他們隨便投資,否則上海不複為大明之上海。
    總之,上海的耕地大量被侵占,已經嚴重影響到春耕了。上海百姓不願播種,稱自己的土地即將被占,一個個坐等收錢,民風大壞。
    民失稼穡之本,臣恐來年黃浦江中盡是餓殍!”
    朱慈炅臉上掛著微笑,雙眼卻有些失神,這是朕的鍋嗎?原來朕的大臣不是廢物,怎麽感覺好像朕是廢物一樣,這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