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五劍指南
字數:3623 加入書籤
朱慈炅小臉十分嚴肅,拿著炭筆在文稿上圈出重點,把會議室中人看得一愣一愣的,陛下,你不演一下嗎?
“好吧,這些都是問題。別光找問題啊,朕要知道你們的解決方案。”
侯恂第一個將皇帝改起居的事拋之腦後。
“陛下,臣有五事上奏。第一、重新啟用宋窯,宋時均汝官定皆在北方,俱是精品,既然宋人能產良瓷,我大明為何不可?
第二,恢複蜀錦,發展川茶。蜀錦曆來優於江南絲綢,隻是受戰爭破壞,產量極低,諸司如有資金投入,就能快速恢複。
川茶為茶馬貿易的重要產品,隻是茶馬貿易遠不如海貿而已,並非質量不行。若是天啟車船能開拓江運,則蜀地可興。
第三,限製江南與西人貿易的配額,將產出地比重傾斜向北方。商人受此政影響,自然會多購北物,如此,富非限於江南。
第四,將南方開設工場的稅率作出區分,加重南稅而降低北稅。如此,北業可興,北民可安,而國家可衡。
第五,將銀行業務北重南緩,此為陛下召集臣等議物價波動一事給臣的啟發。臣建議,北方九邊多發通寶銀元,而江南則收緊發放。這樣,北方銀多糧少,糧價自然就高,以利驅之,則北境可安。”
朱慈炅震驚異常,這個侯恂竟然懂得貨幣調控和稅收調控,甚至還有行政配額,這個人有才能啊,似乎不是傳說中那麽不堪。
但侯恂話音一落,大會議室內頓時嗡嗡聲大作。
連劉一燝都對侯恂側目,重啟宋窯,我們江西怎麽辦,宋窯再好,比得上我們景德鎮嗎?還配額,這種手段,江南不跳反才怪。
侯大真,你今天的話要是傳出去,你分分鍾就得掉腦袋。這些激烈手段,對國家穩定必然是大害,這侯大真真是為了前途啥都能說。
徐光啟也極為不滿,江南通寶銀元本就吃緊,要是照侯恂說的這麽搞,江南必然會恢複碎銀交易,到時肯定會形成,北未富南又傷,兩邊不討好的局麵。
但徐光啟又看了看朱慈炅的臉色,他是上海人,也是南人,這個問題,他竟然不好開口反駁,萬一惹得皇帝認為他有私心就不美了。
老徐和老劉相視一眼,突然發現,會議室中竟然是楚黨和皇黨主導,他們沒有夠份量的人可以指使,又不能親自下場。
劉一燝目光轉動,盯上了南戶部左侍郎周延儒。周延儒雖然是南人,但他也是朱慈炅潛邸官員,可能是在這個時候最適合發言的人選了。
周延儒接受到了劉一燝目光傳遞的信息,作為潛邸官員,他已經走上了快車道,他自己也覺得下屆內閣中自己有一席之地,他是最適合接替張瑞圖的人選。
這個位置,孔貞運、劉宇亮、傅冠甚至倪元璐都非常有競爭力。以他的觀察,朱慈炅其實更重實務,所以,他和劉宇亮才是直接競爭對手,而他是壓過劉宇亮一頭的。
處在他位置,其實一切按部就班就好,不應該當什麽出頭鳥,破壞他在皇帝心中留下的好印象。
但劉一燝誘惑太大了,如果他能繼承劉一燝的政治資源,他就不隻是確保入閣了,首輔都能爭一爭。
成熟的政客都能看出來,劉一燝扶持的的接班人是錢謙益,這個事情就有點扯,劉一燝的這個眼神讓周延儒糾結無比。
有點說時遲那時快,周延儒一瞬間轉了一百八十個心眼,然後深吸一個氣,還是開口了。
“大真這五策讓我大受啟發,陛下,臣覺得很有借鑒意義。不過,臣疑慮也頗深,大真五策的本質是損南補北,臣一直在深思,我們能不能不損南而補北呢?
南北之地,各有特色,南方並沒有侵奪北方什麽,南人也不虧欠北人,憑什麽要壓南捧北?這個道理是說不通的,傳出去也是不能服眾的。
國家定策,即不能捧高踩低也不能踩高捧低,最關鍵的是精誠團結,不能製造人心分隔。若不能如此,可能還會加劇南北分野,人心離散啊。”
劉一燝暗暗給周延儒點了一個讚,不愧是狀元之才,很有水準啊。
朱慈炅沒有被周延儒忽悠,停筆抬頭。
“玉繩,朕要糾正你一個觀點。真要論起來,從古至今,南人一直虧欠北人。
沒有一代又一代的北民在長城抵禦外寇,南方憑什麽安定繁榮?沒有北方的資源人力,南方刀耕火種嗎?祖輩們開發江南,不就是希望以南濟北,不是為了養白眼狼的。
想想你們的祖先,哪個不是從北方來的?當你心中存在南北之分時,你的屁股就坐歪了,皆為不孝之徒。因為在朕心中,無論南北,皆朕子民。”
周延儒嚇了一大跳,連忙起身,跪伏在地。
“臣失言,陛下教訓得是。”
全場寂靜無聲,劉一燝都心中一跳,好懸沒開口,論及南北之分本身就是個政治錯誤啊,還好讓周延儒趟雷了。
朱慈炅小大人模樣的歎了口氣。
“起來,好好反思。侯卿所言,方向是對的,但太籠統了。大明有兩京十三省,連州縣都有區別。
南方富嗎?南方富,但就在南直隸,鳳陽、廬州、安慶、徽州、池州、寧國、太平富嗎?你們以為一百五十萬民工從哪來的?不就是這些地方來的嗎?
當然,無論是配額、稅收、銀幣,都可以研究,但要不同地方不同施政,在北方,大同,洛陽,張家口這些地方同樣算是富地。
周卿說得對,朝廷不能搞劫富濟貧,但是朝廷要有用富扶貧的策略。
至於在四川發展茶桑,可以是個未來方向,但不能傷農。朕覺得當前四川的重點還是要放在耕地上,四川可是麥稻皆可種,更應該發揚其農耕優勢,要建設西部糧倉。
戶部要多派員到四川指導積肥,多用新技術,多配好種子。
曹化淳,四川方向也要多發農具耕牛,哪怕是鋼製農具。他們的青壯正在為國征戰,即使虧錢,朝廷也要用利器耕牛保證春耕,絕不可懈怠。
還有,侯卿提到的宋窯,皇店司可以研究下,朕覺得這一條倒可以先施行。兩位先生覺得呢?”
曹化淳連忙起身躬拜,“奴婢領旨。”
劉一燝和徐光啟也趕緊點頭,“陛下明見,北瓷的確可以試行。”
隻有侯恂有點懵,說實話,他說的行政配額、稅收政策甚至金融調控,自己都隻是有點模糊概念,他認為小皇帝是不懂的,隻會覺得自己高深,有水準。
但是,小皇帝似乎真的懂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