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府學1
字數:4161 加入書籤
淡淡的甜味縈繞在空中,鑽進度雲初的鼻尖,仿佛在提醒度雲初還身處糖廠。
度雲初重重吸了口氣,那清甜的香味徹底撫平了他的焦躁。
再抬頭,他已鎮定下來。
“好,我度雲初答應了!”
一年一千斤茶葉,換一個島上獨家的錢莊經營權,不虧。
更重要的,是能讓他有足夠的底氣將大隆錢莊接到手。
以大隆錢莊的財力,買千把斤的茶葉還是負擔得起的。
陳硯這次笑得真誠:“度兄往後必會慶幸自己今日的選擇。”
度雲初跟著笑著附和,心中暗道當官的果然都是狐狸,此前還是度公子度少,此時就成了度兄。
不過度雲初還是很願意與陳硯拉近關係的,兩人便你來我往,仿佛已是相識多年的好友,在談笑間就將細則給敲定了。
為表誠意,度雲初還將自己帶來的十萬兩銀子抬進糖廠當定金。
待送走度雲初後,糖廠大門一關,孟永長的胖手就一一撫過那些銀錠子。
“這麽快就賺到錢了,我果然沒賭錯,跟著懷遠你就是能賺大錢!”
度雲初定金已付,過幾日就要將二百萬兩銀子送到糖廠買糖。
隻這一單生意,他投進去的本錢全回來了,還要賺一些。
當然,除去本錢外,其餘人再一分就沒多少了。
畢竟這糖生意他隻占了一成,還是從陳家那份額裏分出來的。
陳硯笑道:“這錢分了你也沒處花,投入四海通,讓你占半成。”
四海通就是陳硯與度雲初準備開在貿易島的錢莊的名稱。
孟永長呼吸一窒:“我也有份兒?”
度雲初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又要出銀子,又要開茶葉鋪子,才占了三成,他隻出點銀子,就能占半成?
“永長兄賭上身家幫我,我又怎能讓兄弟你賭輸?”
若沒有孟永長全力相助,白糖生意至少要再過三年才能真正做大,貿易島兩三年內都無法真正吸引到人前來。
一切的潛力,都需要讓人看到兌現的希望,才能吸引人前來。
而他在度雲初麵前的強勢,多是虛張聲勢,唯有糖廠是真。
孟永長對鬆奉開海功不可沒。
“懷遠你比我親爹還親啊!”孟永長感動得雙眼發紅,險些要落淚。
誰都知道四海通是個下金蛋的母雞,陳硯這就是在給他送錢。
陳硯笑了笑,目光落在那十萬兩銀錠子上:“半年了,該給聖上分一波銀子了,這十萬就送去京城吧。”
孟永長還沒把銀子捂熱,就得被往京城送,他如何能舍得。
陳硯拍拍他的肩膀寬慰:“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該送銀子就得送。”
要是不往宮裏送銀子,別人怎麽能知道白糖生意有天子一份?
孟永長想到即將到來的賺錢日子,這些銀子也就舍得了。
從糖廠離開,回到府衙時已經是傍晚,馬車剛到衙門口,就見楊夫子抱著條胳膊長的魚在府衙門口轉圈。
陳硯過去打聲招呼,楊夫子立刻笑嗬嗬道:“懷遠回來了?”
旋即便將手中的魚往陳硯麵前一遞,提高聲音道:“為師釣了條大魚,正好晚上給你煮個魚湯補補!”
最近楊夫子早出晚歸,跟著陳硯安排的船去海釣。
自陳硯回鬆奉後,就將海禁取消,鬆奉不少人便坐著劃子在近海捕撈,以至於楊夫子空軍多日。
每每回家,必要埋怨那些漁民把魚都撈走了,讓他無魚可釣。
陳硯特意找了當地的一位垂釣高手帶楊夫子出海,今日終於有所斬獲,楊夫子抱著魚坐在車轅上回來的,到了府衙也不願意進去,就在門口來回踱步,跟過路的人打招呼。
陳硯自認自己是個極孝順的學生,自是要在楊夫子高興時讓他顯擺一番,於是連晚飯也顧不上吃,將楊夫子的魚掛在馬車外,領著楊夫子去了府學。
一瞧見府學的牌匾,楊夫子立刻就要滑下馬車跑路,卻被早有防備的陳硯一把拽住。
楊夫子憤然道:“你言而無信!”
陳硯肅然道:“學生從未答應過然夫子釣一個月魚。”
楊夫子本想反駁,腦子裏回想起當日的情形,他要釣一個月的魚時,懷遠並未開口。
楊夫子悲從中來:“原來你打的是這主意!”
“老夫自收了你們二人以來,便一日都不得歇息,連魚竿都沒法摸了。如今好不容易將你兄弟二人送入官場,老夫才發覺這釣魚的技法都生疏了,十多日才釣了一條魚,你就迫不及待將老夫送來府學……”
說到此處,楊夫子潸然淚下。
當官的心真黑啊!
那老淚配上花白的鬢角,竟很是淒慘,讓陳硯所剩不多的良心隱隱作痛。
陳硯幫著老夫子輕撫後背,寬慰道:“夫子放寬心,今日學生隻是讓夫子來府學轉轉,也叫府學的人見見教出兩位三元公,名揚天下的楊夫子是何等風姿。”
又指指掛在馬車外的魚道:“夫子釣了如此大一條魚,若不在學生們麵前顯擺顯擺,與錦衣夜行又有何異?”
楊夫子懷疑地盯著陳硯:“你真不讓老夫講學?”
“今日隻讓他們看魚,不講學。”
陳硯斬釘截鐵的話語落下,楊夫子的眼淚瞬間停下,轉瞬便笑開了花:“為師還以為懷遠將老夫騙到此地,是老夫誤會懷遠了,哈哈……”
縱使陳硯以入官場三年,見多了形形色色的老頭,此刻也被楊夫子變臉之快給驚住了。
夫子這是在使苦肉計啊,他竟還著了道。
可見他的心實在太軟,此乃他的弱點,要快快改了。
陳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後,便帶著楊夫子下了馬車,朝著府學而去。
今日把楊夫子帶來府學轉一圈,往後再讓人將夫子往寧淮各地跑一跑,大名鼎鼎的楊夫子在鬆奉的消息也該散布出去了。
到時候可就由不得夫子了。
想到夫子竟已歇息十多天,陳硯便替楊夫子著急。
五十多正是奮鬥的年紀,怎能如此荒廢光陰?
與陳硯相比,楊夫子心情極好,從踏入府學,目光就在打量四周。
和東陽府學相比,鬆奉府學殘破不堪,除了五名年紀極大的教諭外,隻有十多名學生在。
此前鬆奉被寧王弄得烏煙瘴氣,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哪裏還會有餘力供人讀書。
因此府學內多是商賈與鄉紳子弟混日子,往常根本不來府學,此時又是傍晚,學生們或偷溜出去玩,或回家去住,隻剩這十多個想要在科舉出頭的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