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傳告藩屬!若有不從屠滅之!
字數:5590 加入書籤
冉閔。
他沒有帶乞活軍,獨自前來。
於闐守將先是驚愕,隨即狂喜,下令萬箭齊發。
箭雨如蝗,遮天蔽日。
冉閔隻是伏低身子,戰馬如黑色閃電,竟然在箭雨的縫隙中穿行,速度快到不可思議。
當他衝到城下時,身上已插了十幾支箭矢,鮮血染紅了半邊鎧甲。
可他毫無知覺。
他抬頭,那雙沒有絲毫情感的眸子,掃過城頭每一個驚恐的麵孔。
然後,他舉起了左手的雙刃矛。
手臂的肌肉墳起,青筋如虯龍盤繞。
“破!”
一聲非人的咆哮。
雙刃矛脫手而出,化作一道流光,狠狠地釘在了厚重的包鐵城門之上!
“嗡——!”
巨響聲中,整個城牆都在震顫。
那柄長矛,竟以矛尖為中心,爆開了一圈圈肉眼可見的蛛網裂紋!
城頭死一般寂靜。
所有人都忘了放箭。
在他們呆滯的目光中,冉閔翻身下馬,走到城門前,雙手握住矛杆。
他雙臂用力。
“開!”
轟隆!
那扇足以抵擋千軍萬馬的巨門,連同門栓和門軸,被他硬生生地……
撕了下來!
他像丟垃圾一樣將門板甩到一旁,提著連鉤戟,走進了黑暗的門洞。
一個時辰後,乞活軍趕到。
他們看到的,是滿城屍骸,和坐在城主府台階上,獨自擦拭兵刃的冉閔。
他的身後,於闐城主的頭顱,被長矛釘在府門牌匾的正中央。
第三個,第四個……
龜茲、焉耆、姑墨……
冉閔的名字,成了一個比魔鬼更可怕的詛咒。
他不再需要攻城。
很多時候,乞活軍的大旗剛剛出現在地平線上,城內的胡人守軍便會嘩變,殺了主將,打開城門跪地投降。
隻求,能留下一條性命。
但他們得到的回答,永遠隻有冉閔冰冷的兩個字。
“殺胡。”
西域三十六國,在短短一月之內,從地圖上被徹底抹去。
冉閔冷血,是因為他知道,胡人殘暴,他們把漢人當做兩腳羊,任意烹煮,欺淩。
長安,太極殿。
壓抑,死一樣的壓抑。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驚擾了禦座上那個沉默的帝王。
殿外,一名風塵仆仆的信使正被兩名禁衛架著,幾乎是拖進了大殿。
那信使滿身血汙,嘴唇幹裂,一進殿門就癱軟在地,卻掙紮著從懷裏掏出一卷用蠟封好的竹筒,高高舉過頭頂。
“西域……西域大捷!”
他的聲音嘶啞得如同破鑼,卻清晰地回蕩在針落可聞的殿堂。
老福碎步上前,接過竹筒,呈給李璘。
李璘沒有立刻打開。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階下眾臣。
他看到了那些曾經趾高氣揚的世家門閥之主,如今一個個低眉順眼,如同待宰的羔羊。
他看到了李林甫,這個老狐狸垂著眼簾,雙手攏在袖中,一尊泥塑。
他看到了那些曾經蠢蠢欲動的宗室親王,此刻臉色煞白,身體微微發抖。
“念。”
李璘淡淡開口,將竹筒拋給了老福。
老福連忙展開,尖細的嗓音開始宣讀戰報。
“神武元年十月,乞活軍統帥冉閔,奉陛下‘殺胡令’西征。七日,破疏勒,斬胡兵三萬,屠城。”
殿中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屠城!
這兩個字,讓許多養尊處優的文臣感到一陣生理性的不適。
老福頓了一下,偷偷瞟了一眼李璘的臉色,見他毫無波瀾,才繼續念下去。
“十日,破於闐,冉將軍獨身破城,斬敵酋,誅胡逆五萬。”
“十三日,破精絕……”
“十六日,焉耆降,不許,屠之。”
“二十日……”
捷報,與其說是捷報,不如說是一份死亡名單。
每一個地名的背後,都跟著一個血淋淋的數字,和“屠之”、“誅絕”、“斬盡”這樣簡單粗暴的字眼。
當老福念到“西域三十六國,已盡歸王土”
時,他的聲音都帶上了顫抖。
整個西域,沒了。
那些曾經與大唐分庭抗禮,時而臣服時而反叛的國度,在一個月內,被一個男人和他率領的軍隊,從根子上徹底鏟除了。
太極殿內,死寂一片。
恐懼,像冰冷的海水,淹沒了每一個人。
他們終於切身體會到,禦座上這位新皇的“神武”,究竟是用什麽鑄就的。
那不是詩詞歌賦,不是仁義道德。
是血,是鐵,是屍山血海!
李林甫的眼皮微微跳動了一下。
太快了,太狠了。
這位新皇的手段,已經完全超出了他過往幾十年的政治經驗。
這不是權謀,這是最純粹、最原始的暴力。
在這種絕對的力量麵前,任何陰謀詭計都顯得像個笑話。
李璘看著階下百官的反應。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要讓這些人,從骨子裏感到恐懼。
“冉閔,有功。”
李璘的聲音不大,卻重重地敲在每個人的心上,“封武悼天王,食邑萬戶,其部乞活軍,擴編為‘神武天策軍’,永鎮西陲。”
武悼天王!
群臣心中又是一凜。
這幾乎是人臣之極的封賞,可誰敢有異議?
冉閔的功績,是用三十六座城池的胡人頭顱堆起來的,誰敢質疑?
“陛下聖明!”
李林甫第一個躬身下拜,聲音無比恭順。
其餘人如夢初醒,紛紛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李璘滿意地點了點頭,身體微微前傾,雙肘撐在膝上,目光帶著一種審視的壓迫感,籠罩全場。
“西域已定,然,大唐之威,不止於此。”
他的聲音變得低沉而有力。
“朕以為,四方藩屬,久不朝貢,恐已忘了我大唐天威。”
“傳朕旨意,命新羅、百濟、高句麗、渤海國、南詔、吐蕃……凡我大唐周邊藩屬,其國主,須於三月之內,親至長安,朝見天子。”
“若有不從屠滅之!”
李璘森冷的目光,已經說明了一切。
殿內百官,噤若寒蟬。
誰都明白,這份詔書,不是商議,不是邀請。
是命令,是最後通牒。
西域三十六國的鮮血還未幹透,冉閔那尊殺神還立在西陲,誰敢不來?
來了,是俯首稱臣,從此再無獨立的可能。
不來……
恐怕下一個被從地圖上抹去的,就是他們的國家。
李璘緩緩站起身,龍袍無風自動。
他俯瞰著階下跪伏的群臣,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充斥著他的內心。
“朕,在長安等著他們。”
……
兄弟們,好久沒有和兄弟們聊一聊了。
最近的劇情,開始要展開大唐天威。
後麵的劇情是萬國來朝的劇情。
李白杜甫這些人,也會粉墨登場。
最後,求一波禮物,搞個發電之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