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為永王璘討逆檄文
字數:5312 加入書籤
李璘開口,聲音有些發緊。
張良娣抬起頭,對他露出一個得體的微笑,那笑容裏沒有半分醋意,隻有身為長嫂的關切和身為臣妻的本分。
“這是妾身分內之事。陛下喜歡就好。”
“喜歡?”
李璘幾乎要笑出聲來。
他喜歡什麽,她難道不知道嗎?
她親手將他推上這個位置,又親手為他挑選女人,為他建立後宮,把他和她之間,用一道道規矩,一個個新人,隔絕得越來越遠。
玉真公主沒看出李璘的不快,還在一旁興致勃勃地指點江山:“璘兒,你看這個,多可愛!還有這個,身材真好!金仙姑姑說,說不定能為你生個勇武的皇子呢!”
她每說一句,李璘心裏的火就更盛一分。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邊,背對著她們。
“姑姑們看著辦就好。”
玉真公主終於察覺到氣氛不對了,她吐了吐舌頭,求助似的看向張良娣。
張良娣對她安撫地笑了笑,然後對李璘的背影輕聲說道:“陛下,後宮不可一日無主。皇後的人選,還需陛下早日定奪。金仙公主的意思是,待秀女們學好規矩,便讓陛下親自挑選。中意哪家的姑娘,便可立為皇後。”
她頓了頓,聲音愈發輕柔,卻也愈發殘忍。
“隻要皇後冊立,這些後宮瑣事,便可盡數交由皇後處理。妾身,也就能安心了。”
李璘的肩膀僵硬地聳動了一下。
安心?
她倒是能安心了。
他隻覺得一顆心,被人用鈍刀子反複切割,痛得快要無法呼吸。
他知道,這是金仙姑姑的意思,也是她的意思。
她們合力在為他打造一個金碧輝煌的籠子,把他關進去,讓他做一個符合她們期望的、完美的、聖明的君主。
可他想要的,從來不是這些。
長安城的風,帶著市井的喧囂和煙火氣,灌入醉仙樓敞開的窗戶。
李璘將一杯烈酒一飲而盡,辛辣的液體從喉嚨一路燒到胃裏,那灼痛感,反倒讓他覺得無比清醒。
玉真姑姑天真的笑臉,張良娣那張溫婉卻疏離的麵孔,還有那些畫卷上千嬌百媚的陌生女人……
一幕幕在他腦中翻滾,剪不斷,理還亂。
他逃了出來,甩開所有侍衛,一頭紮進了這人聲鼎沸的酒樓。
“一個人喝悶酒,可不是永王的做派。”
一個熟悉又帶著幾分戲謔的聲音在對麵響起。
李璘甚至沒抬眼,就知道來人是誰。
除了他,這長安城裏,沒人敢用這種口氣跟自己說話。
李白大馬金刀地在他對麵坐下,毫不客氣地提起桌上的酒壺,給自己滿上一大碗,仰頭便灌下去半碗。
“嗝……”
他打了個響亮的酒嗝,抹了抹嘴角的酒漬,一雙醉眼朦朧的眸子直勾勾盯著李璘,“陛下,當皇帝的滋味如何?是不是連酒都喝不痛快了?”
李璘沒理會他的調侃,又給自己倒滿一杯,聲音嘶啞:“你來做什麽?”
“來看你啊。”
李白又喝了一口,嘿嘿一笑,“順便問問,我那治理州府的官兒,什麽時候還給我?還是說,陛下打算給我個更大的官當當?”
“你中了進士,可以去翰林院編修。”
李璘聞言,終於抬起了頭。
“你不用我治國?你為什麽不用我?翰林院去做什麽,給你歌功頌德?”
他看著眼前這個才華驚天卻放浪形骸的男人,突然低低笑了起來,笑聲裏充滿了壓抑不住的煩躁和說不清的苦澀。
“你問我為什麽不用你?”
他聽到了天大的笑話,反問了一句。
李白眉毛一挑,靠在椅背上,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李璘伸出手指,重重點了點桌麵,酒杯裏的酒水都晃了出來:“你整天就知道喝酒!喝得酩酊大醉,醉臥長安街頭!我用你做什麽?讓你在朝堂之上耍酒瘋,給我背誦你的《將進酒》嗎?喝酒誤事。”
“你憑什麽說我喝酒誤事?”
李白不樂意了,脖子一梗,聲音也大了起來,引得鄰桌的酒客紛紛側目。
“憑什麽?”
李璘冷笑一聲,身體前傾,壓低了聲音。
“三年前!老子在江陵就番,兵不滿萬,馬不足千,前有朝廷大軍,後有各鎮節度使,那時候自保都難!你倒好,一杯酒下肚,大筆一揮,就給老子寫了篇《為永王璘討逆檄文》!傳檄天下,討伐君父!”
這樁舊事被翻出來,李白臉上非但沒有半點愧色,反而放聲大笑起來,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快出來了。
“哈哈哈哈……你真小心眼!”
他指著李璘,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一篇醉話而已,你居然記恨到現在!再說了,要不是我那篇檄文,天下人怎麽知道你永王有匡扶社稷之心?你怎麽能那麽快就聚攏人心?”
“放屁!”
李璘罵了一句,抓起酒杯又是一口悶幹,胸中的鬱結之氣找到了一個宣泄口,“老子那是被你架在火上烤!檄文一出,我若不動,就是坐實了謀逆之心!我若動了,就是萬劫不複!你個王八蛋,差點害死我!”
李白笑聲漸歇,他定定看著李璘,眼神忽然變得清明了許多,不再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樣。
“你說的這些,都是借口。”
他一字一句道,“你不敢用我,不是因為我好酒,也不是因為那篇檄文。”
酒樓裏的喧鬧似乎在這一刻都退去了。
李璘沉默著,隻是盯著自己空了的酒杯,眼神晦暗不明。
“廢話!”
他終於開口,聲音裏帶著子自嘲和疲憊,“老子是要治國的,不是要跟你稱兄道弟過家家!你李太白是什麽人?名滿天下的大才子!是我李璘的至交好友!你若入了朝堂,仗著你我的關係,誰敢違逆你的意思?誰敢彈劾你?到時候,我親手給你養出一個權傾朝野的大權臣出來,再讓我親手砍了你的腦袋嗎?”
他的聲音不高,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這才是他真正的心裏話。
他好不容易才從世家大族手裏撬開一道裂縫,他要建立的是一個絕對聽命於自己的朝廷。
他不能容忍任何一個不可控的因素存在,哪怕這個人是他最好的朋友。
李白愣住了,他顯然沒想到李璘會把話說得這麽直白,這麽……
無情。
他張了張嘴,想反駁,卻發現李璘說的是事實。
以他的性格,真要當了官,恐怕整個朝堂都要被他攪得天翻地覆。
可他還是不甘心。
“你信我一次。”
李白的聲音軟了下來,帶著懇求,“你給我一個州郡試試,就一個,最小的都行。我去治理地方,安撫百姓。若是我做不好,貪贓枉法了,喝酒誤事了,不用你下旨,我自個兒掛印走人,從此再不提當官的事。行不行?”
他看著李璘,目光裏滿是期盼。
他渴望的不是權力,而是一個能施展自己抱負的舞台。
他不想一輩子隻做一個吟風弄月的詩人。
李璘迎著他的目光,心中掠過動搖。
可那動搖,也僅僅是一瞬間。
他想起了金仙姑姑冷靜的眼神,想起了張良娣那句“妾身也能安心了”。
她們都在逼他做一個合格的帝王。
一個合格的帝王,不能有私情,不能有朋友,隻能有君臣。
他緩緩地搖了搖頭。
“太白,三年前,我不用你,是因為我沒得選。”
“今天,我不用你,是因為我必須這麽選。”
他拿起酒壺,為李白滿上酒,也為自己滿上。
“寫寫詩,喝喝酒,遊遍名山大川,不好嗎?何苦要來趟這渾水。”
“我就想治理州郡!”
“你想當官,你寫出治國之道出來,別寫詩詞陰陽我,你隻要寫出一篇治國賦出來,我就敢用你,你寫不出來,哪涼快哪玩去。”
李白被李璘說得暴跳如雷,卻沒有任何辦法,隻能坐下喝酒。
看來走後門討官的路子,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