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開始行動!
字數:4953 加入書籤
皇宮內,袁天罡稟報之後。
李璘沉思。
她在找什麽?
李璘的腦海中,閃過了袁天罡之前提到的那個詞——“龍氣”。
難道,也和這個有關?
他放下第二份卷宗,拿起了最後一份。
這一份,讓他的眼神,瞬間變得無比冰冷。
“玄冥教,有異動。”
“自屍祖贏勾被大帥鎮壓之後,玄冥教四大屍祖,如今隻剩下三人。但據密報,玄冥教主似乎並未因此收手,反而開始進行一種更加邪惡的秘術。”
“他們在……煉製兵人。”
“以活人軀體為材料,用秘法和劇毒反複淬煉,將其煉成悍不畏死,力大無窮的殺戮工具。據聞,此法極為歹毒,成功率極低,每煉成一個兵人,都要犧牲上百條人命。”
“目前,不良人已在晉陽和鳳翔附近,都發現了疑似玄冥教煉製兵人的秘密據點。”
李璘將手中的卷宗,緩緩合上。
大殿內的溫度,仿佛又下降了幾分。
李克用、女帝、玄冥教……
這些人,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全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他們都以為,自己出兵西域,是給了他們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們卻不知道,這正是自己想看到的。
不怕你們動,就怕你們不動。
隻要動了,就會露出破綻。
“袁天罡。”
李璘的聲音,平靜得可怕。
“臣在。”
“你覺得,這三方勢力,誰的威脅最大?”
這是一個考驗。
袁天罡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腦中快速地分析著。
許久,他才緩緩開口:“啟稟陛下,若論兵強馬壯,野心昭彰,當屬晉王李克用。他手握重兵,麾下十三太保皆是當世猛將,又得通文館支持,一直是我大唐心腹大患。”
“但若論心思詭秘,深不可測,則非岐王兄妹莫屬。女帝此人,智謀過人,行事滴水不漏。其兄李茂貞,更是梟雄之姿,如今雖然下落不明,但不良人三百年,從未聽說過十二峒這個地方。一個能讓岐王這等人物都消失其中的地方,必然隱藏著天大的秘密。一旦李茂貞歸來,其實力恐怕會遠超我等想象。”
“至於玄冥教……”
袁天罡的語氣裏,帶上了一絲不屑,“不過是一群跳梁小醜,上不得台麵。他們隻會依附於強者,充當爪牙。隻要剪除了他們的主子,他們自然會作鳥獸散。”
李璘點了點頭。
袁天罡的分析,與他的判斷,基本一致。
李克用是擺在明麵上的狼,而岐王,則是藏在暗處的毒蛇。
通常來說,毒蛇比狼更危險。
“你說的不錯。”
李璘緩緩站起身,在空曠的大殿中踱步。
“不過,在朕看來,無論是狼還是蛇,隻要是擋在朕路上的東西,都隻有一個下場。”
他停下腳步,轉過身,看著袁天罡。
“朕要你做一件事。”
“請陛下吩咐。”
“給朕盯死岐王和玄冥教。尤其是那個女帝,她的一舉一動,朕都要知道。還有那個什麽十二峒,給朕繼續查,就算把整個川蜀翻過來,也要給朕找出這個地方!”
“至於李克用……”
李璘的眼中,閃過一絲嗜血的光芒。
“這頭最肥的狼,朕要親自去會會他。”
袁天罡聞言,大驚失色,猛地跪了下去。
“陛下!萬萬不可!您乃九五之尊,怎能再次親身犯險!晉陽乃是李克用的老巢,龍潭虎穴,您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大唐江山,必將再次陷入動蕩啊!”
他這次的驚恐,比上一次勸諫李璘不要夜探安國觀時,要真切百倍。
去安國觀,帶的是十大將軍,那是去碾壓。
可親赴晉陽,那是要麵對一個擁兵數十萬,經營多年的強大藩王!
風險,不可同日而語!
“起來。”
李璘的聲音,依舊是那般冰冷,不帶絲毫感情。
“朕何時說過,要一個人去了?”
袁天罡一愣,抬起頭,不解地看著李璘。
李璘的臉上,露出一個讓袁天罡都感到心悸的笑容。
“白起的大軍,不是已經出發了嗎?”
“朕隻是……想提前去看看風景罷了。”
袁天罡的腦子,嗡的一聲。
他瞬間明白了李璘的意思。
皇帝這是要禦駕親征?
“你以為,朕讓白起他們大張旗鼓地西征,真的隻是為了一個小小的的高昌國?”
袁天罡的瞳孔,猛地收縮。
“那是……敲山震虎?”
“不。”
李璘搖了搖頭,嘴角的笑意更深了,“那是調虎離山。”
“李克用、李茂貞這些人,都是人精。他們知道朕遲早會對他們動手。如果朕一直坐鎮長安,他們反而會加倍警惕,把自己的老巢守得跟鐵桶一樣。朕的十萬大軍,就算有白起統帥,想要攻下經營多年的晉陽城,也必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所以,朕要給他們一個錯覺。”
“一個朕的主力西調,中原空虛,無暇他顧的錯覺。一個朕被高昌之事激怒,急於立威的錯覺。”
“隻有這樣,他們才會放鬆警惕,才會把隱藏在暗處的爪牙都伸出來。李克用才會大規模征兵,才會去聯絡什麽北方諸胡。”
“他越是折騰,暴露出來的破綻就越多。他越是覺得有機可乘,等到朕的大軍突然出現在晉陽城下的時候,他的表情,才會越精彩。”
李璘的這番話,說得風輕雲淡,卻聽得袁天罡心驚肉跳。
原來,從一開始,征伐高昌就是個幌子!
陛下的真正目標,從始至終,都是晉王李克用!
這是一盤何等巨大的棋!
將整個天下都算計了進去!
“可是陛下,即便如此,您也不該親身犯險……”
袁天罡還是不放心。
“朕不去,這出戲,怎麽能演得真呢?”
李璘笑了笑,“放心吧,朕身邊,有的是人保護。”
他沒有再給袁天罡勸說的機會,轉身向殿外走去。
“你隻需按朕說的去做,盯死岐國和玄冥教。等朕從晉陽回來,再跟他們好好算算總賬。”
望著李璘消失在黑暗中的背影,袁天罡久久無言。
最終,他隻能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
這位新君的心思,比他活了三百年的見識,還要深,還要可怕。
大唐有此君主,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三日後。
長安城,一座不起眼的府邸內。
兩名氣質迥異的男子,正相對而坐,品著香茗。
一人身穿錦衣,麵容陰鷙,眼神如鷹,正是被李璘任命為錦衣衛指揮使的司馬懿。
另一人則穿著一身樸素的文士袍,相貌平平,但一雙眼睛卻閃爍著洞悉人心的光芒,正是與司馬懿一同被召喚而來的毒士,賈詡。
“文和,陛下召我二人前來,卻又遲遲不現身,不知是何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