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破冰之後
字數:4565 加入書籤
“五彩綾鏡”項目核心組專用會議室內,鍵盤敲擊聲與低沉的討論聲交織,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與數日前截然不同的氣息——不再是冰冷對峙的壓抑,而是一種專注於攻堅的、帶著生澀卻真實存在的協作感。
姚浮萍坐在主位,三塊巨大的顯示器環繞著她,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碼如同瀑布般流淌。她的眉頭依舊習慣性地微蹙,但敲擊鍵盤的手指少了些許之前的暴躁,多了幾分沉凝。經過那次險些釀成大錯的核心模塊重構事件,她不得不承認,林晚那近乎偏執的嚴謹和對細節的洞察力,在某些時候確實不可或缺。
林晚坐在她斜對麵,麵前依舊是那台輕薄的筆記本電腦。她沒有參與核心算法的進一步優化——那是姚浮萍的領域,她無意也無力插手。她的精力集中在兩件事上:一是對重構後的整個“五彩綾鏡”底層架構進行全麵的安全滲透測試,尋找任何可能被姚浮萍的天才思維忽略掉的潛在漏洞;二是根據自己過往在荊棘科技的經曆,模擬對方可能采取的各種攻擊路徑,並提前製定防禦策略。
她的工作方式依舊安靜,大部分時間隻是沉默地看著屏幕,偶爾在筆記本上記錄幾筆,或者調出一段代碼片段,附上詳細的測試數據和風險分析,通過內部協作平台發送給姚浮萍。沒有多餘的言語,隻有基於數據和邏輯的客觀陳述。
起初,姚浮萍收到這些“找茬”報告時,臉色還是會下意識地一沉,但很快便會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仔細審閱。十次中有八次,她不得不承認林晚指出的問題確實存在,哪怕概率極低,但對於“五彩綾鏡”的定位而言,都是必須排除的隱患。剩下的兩次,她也會基於技術原理進行反駁,而林晚則會提供更詳盡的推演過程。
爭論依然存在,但性質已然改變。從帶著個人情緒的對抗,轉向了純粹技術層麵的探討與驗證。
“這裏,關於分布式節點間的異步通信超時處理機製,”林晚的聲音平靜地在會議室響起,打破了持續的鍵盤聲,“我模擬了在極端網絡波動下,現有重試策略可能導致的數據包重複和序列混亂,概率約為0.007%,但一旦觸發,可能引發局部狀態不一致。”
姚浮萍停下敲擊,調出林晚指出的那段代碼和附帶的模擬數據,仔細看了幾分鍾,眉頭先是皺緊,隨即緩緩鬆開:“……確實。默認的超時閾值設置得過於理想化了。需要引入一個動態調整算法,根據網絡實時狀況自適應變化。”她沒有說“謝謝”,但快速在代碼中加入了注釋標記,並開始著手修改。
這已是今天上午的第三次類似互動。
坐在稍遠位置,負責協調和文檔工作的曹辛夷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唇角微不可察地彎了彎。她拿起內部電話,低聲道:“送三杯咖啡進來,一杯黑咖,兩杯拿鐵,其中一杯多加一份奶。”
不一會兒,秘書端著咖啡進來,按照曹辛夷的吩咐將黑咖放在姚浮萍手邊,兩杯拿鐵分別給了林晚和曹辛夷自己。
姚浮萍順手端起黑咖喝了一大口,苦澀的液體讓她精神一振,目光依舊鎖定在屏幕上。
林晚看著麵前那杯特意多加了一份奶的拿鐵,微微一怔,抬頭看向曹辛夷。曹辛夷對她舉了舉杯,露出一個心照不宣的微笑。
林晚垂下眼簾,端起杯子,溫熱的奶咖順著喉嚨滑下,驅散了些許長時間專注帶來的疲憊。這種細微處的關照,在她過去作為“間諜”的日子裏是從未體驗過的。她心中泛起一絲複雜的暖意,但更多的是一種不敢放鬆的警惕。她深知,信任的建立如同用沙土壘塔,艱難而緩慢,但崩塌卻可能隻在一瞬間。
午休時分,姚浮萍破天荒地沒有立刻紮進代碼裏,而是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站起身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脖頸。
“浮萍姐,去食堂還是叫外賣?”曹辛夷適時問道。
姚浮萍看了一眼依舊坐在位置上、正對著屏幕進行新一輪壓力測試的林晚,遲疑了一下,開口道:“……一起去食堂吧。”
這話聲音不大,卻讓曹辛夷和林晚都愣了一下。
林晚抬起頭,有些不確定地看向姚浮萍。
姚浮萍似乎有些不自在,別開目光,語氣硬邦邦地補充道:“順便討論一下下午關於‘零知識驗證’框架與用戶客戶端接口的兼容性問題,邊吃邊說,節省時間。”
曹辛夷立刻笑道:“好啊,正好我也餓了。林晚,一起吧?”
林晚看著姚浮萍那副“我隻是為了工作”的別扭樣子,心中有些好笑,又有些莫名的觸動。她點了點頭,保存好工作進度,合上電腦:“好。”
龍膽科技的員工食堂環境相當不錯。三人選了個靠窗的安靜位置。姚浮萍吃飯速度很快,心思顯然還大部分留在技術難題上,時不時就會冒出一兩個專業術語。曹辛夷則巧妙地在中間調和,既能接上姚浮萍的技術話頭,又能將話題引向更輕鬆的方向,避免林晚完全被隔離在外。
林晚話不多,大多時候隻是安靜地聽著,偶爾在問到與她負責的安全模塊相關問題時,才會言簡意賅地回答幾句。她敏銳地感覺到,周圍偶爾會有一些或好奇、或探究、或依舊帶著些許芥蒂的目光投射過來。她知道自己“前商業間諜”的身份依然是公司裏許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不用在意那些目光。”曹辛夷似乎看出了她的不自在,低聲說道,“做好自己的事,時間會證明一切。”
姚浮萍聞言,也抬起頭,看了林晚一眼,雖然沒說什麽,但眼神中的銳利似乎比之前緩和了些許。
就在這時,一個略顯輕佻的聲音插了進來:“喲,這不是姚總監、曹總監嗎?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林顧問吧?真是難得看到三位一起吃飯。”
來人是個穿著花哨襯衫、頭發梳得油亮的年輕男人,是市場部的一個副經理,名叫趙凱,以善於鑽營、消息靈通著稱。
姚浮萍眉頭立刻皺了起來,顯然對此人觀感不佳。曹辛夷臉上公式化的笑容淡了幾分:“趙經理,有事?”
“沒事沒事,就是打個招呼。”趙凱笑嘻嘻地,目光卻在林晚身上掃來掃去,“林顧問真是厲害啊,剛來沒多久就能參與‘五彩綾鏡’這種核心項目,還跟姚總監合作無間,真是讓人佩服。不知道林顧問以前在‘那邊’……是不是也這麽受重用啊?”
這話語裏的試探和惡意幾乎不加掩飾。
林晚握著筷子的手指微微收緊,但臉上依舊沒什麽表情。
姚浮萍卻猛地放下筷子,發出清脆的響聲,冷眼看著趙凱:“趙經理,我們技術部的事情,什麽時候輪到市場部來指手畫腳了?林晚現在是項目組核心成員,她的能力和工作,由我和龍總評估,不勞你費心。你要是太閑,不如去想想怎麽把下個季度的推廣方案做得漂亮點,別整天打聽些沒用的!”
她語速快,語氣衝,帶著技術大佬特有的、不耐煩與蠢人廢話的氣場。
趙凱被懟得臉色一陣青一陣白,訕訕道:“姚總監別生氣,我這不是好奇嘛,隨口問問,隨口問問……”說完,趕緊溜走了。
姚浮萍哼了一聲,重新拿起筷子,嘀咕道:“聒噪。”
曹辛夷有些驚訝地看了看姚浮萍,又看了看林晚,眼中閃過一絲了然的笑意。她沒想到,姚浮萍竟然會主動出麵維護林晚,哪怕可能隻是出於對技術領域被外人指手畫腳的反感,以及對工作夥伴(盡管之前關係緊張)的本能維護。
林晚也有些意外,她看向姚浮萍,低聲道:“謝謝。”
姚浮萍扒拉了一口飯,含糊道:“謝什麽,本來就是他多管閑事。趕緊吃,下午還有一堆活兒。”
這個小插曲,像是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在三人之間漾開了微妙的漣漪。某種無形的隔閡,似乎在姚浮萍那番不經維護的話語中,又消融了一點點。
下午的工作效率似乎比上午更高了一些。姚浮萍在解決一個技術難點時,甚至主動詢問了林晚從安全角度看的意見。雖然討論過程依舊直接,甚至偶爾還會有爭論,但氛圍卻不再像之前那樣劍拔弩張。
下班時間到了,姚浮萍罕見地沒有加班,而是收拾東西準備離開,臨走前對林晚和曹辛夷說了句:“明天上午九點,繼續。”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曹辛夷對林晚笑道:“看來,浮萍姐這塊堅冰,總算開始融化了。”
林晚看著屏幕上今天測試通過的綠色標記,輕輕“嗯”了一聲。
破冰之旅,道阻且長。但至少,今天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她不再是孤身一人麵對所有人的質疑,工作環境也不再是令人窒息的冰冷。這對於她而言,已是來之不易的進展。
她收拾好東西,走出龍膽科技大廈。夕陽的餘暉灑在身上,帶著一絲暖意。她知道,前路依然充滿挑戰,無論是項目上的,還是來自公司內外的目光。但此刻,她的心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了一份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因為這一次,她似乎不再是獨自在黑暗中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