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續破冰之後
字數:7084 加入書籤
夕陽的餘暉將龍膽科技大廈的玻璃幕牆染成一片暖金色。林晚站在大廈門口,微微眯起眼,感受著久違的、不帶焦慮的放鬆。雖然隻是短暫的一瞬,但姚浮萍下意識的維護,曹辛夷始終如一的友善,以及今天工作上切實的進展,都像涓涓細流,滋潤著她幹涸已久的心田。
她深吸一口氣,正準備走向地鐵站,一個略帶猶豫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林晚。”
林晚回頭,看到曹辛夷快步走了過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
“一起走吧?我開車了,順路送你一段。”曹辛夷晃了晃手中的車鑰匙。
林晚有些意外,她和曹辛夷的住處並不完全順路。她本想拒絕,但看到對方真誠的眼神,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點了點頭:“那……麻煩曹總監了。”
“叫我辛夷就好,下班時間,不用那麽拘謹。”曹辛夷笑著引她走向停車場。
坐進曹辛夷那輛低調卻內飾精致的轎車裏,舒緩的輕音樂流淌在空氣中。車子平穩地匯入晚高峰的車流,窗外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
“今天……感覺怎麽樣?”曹辛夷目視前方,看似隨意地問道。
林晚沉默了一下,如實回答:“比之前好很多。至少,工作可以正常推進了。”
“浮萍姐就是那樣的性子,刀子嘴,豆腐心。她認可了一個人的能力後,態度就會不一樣。”曹辛夷笑了笑,“你今天指出的那幾個問題,確實很關鍵。她雖然嘴上不說,心裏是認可的。”
林晚沒有接話,隻是默默地看著窗外。認可嗎?或許吧。但她更清楚,這份“認可”是建立在無數次精準的“找茬”和無可辯駁的數據之上的,脆弱而現實。
“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曹辛夷似乎能看透她的心思,輕聲道,“信任需要時間,但你已經在用行動證明了。今天你懟趙凱那個家夥,雖然沒說話,但氣場可一點沒輸。”
林晚想起午餐時那個場景,唇角微微牽動了一下:“我隻是不想惹麻煩。”
“有時候,不惹麻煩本身就是一種態度。”曹辛夷意味深長地說,“在這個圈子裏,過分的退讓隻會讓人覺得你好欺負。你今天的表現,很好。”
車子在一個紅燈前停下。曹辛夷轉過頭,看著林晚,語氣變得認真了些:“林晚,我知道你心裏還有很多顧慮,過去的經曆不是那麽容易放下的。但我想告訴你,在龍膽,至少在龍膽草和我們幾個核心成員這裏,我們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現在和未來,而不是無法改變的過去。‘五彩綾鏡’這個項目,對我們,對整個公司,甚至對未來的數據安全領域都至關重要。我們需要你,是真心的。”
這番話,比任何安慰都更有力量。林晚的心弦被輕輕撥動了一下。她轉過頭,對上曹辛夷清澈而坦誠的目光,終於輕輕點了點頭:“我明白。我會盡力。”
“這就夠了。”曹辛夷重新啟動車子,“對了,周末有空嗎?我知道一家很不錯的私房菜館,環境安靜,味道也好,要不要一起去嚐嚐?就當……慶祝我們項目組初步達成‘停火協議’?”她俏皮地眨了眨眼。
林晚猶豫了一下。她習慣了獨來獨往,很少參與這種私人社交。但看著曹辛夷期待的眼神,想到對方一直以來的幫助和善意,她發現自己很難拒絕。
“……好。”她聽到自己這樣回答。
“那就這麽說定了!”曹辛夷顯得很高興。
將林晚送到她租住的公寓樓下,曹辛夷看著她下車,揮了揮手:“周末見!路上小心。”
“謝謝,你也是。”林晚站在路邊,看著曹辛夷的車子匯入車流,直到尾燈消失不見,才轉身走進公寓樓。
回到那個簡單卻整潔的小公寓,林晚卸下了一天的疲憊。她給自己倒了杯水,坐在沙發上,回想著今天發生的一切。姚浮萍態度的微妙轉變,曹辛夷釋放的善意,還有那個周末的邀約……這一切都讓她有種不真實感。
她走到書桌前,打開電腦,習慣性地調出了“五彩綾鏡”項目的架構圖,目光落在今天她和姚浮萍共同修改優化的那幾個模塊上。一種奇異的成就感悄然滋生。這不再是破壞、竊取,而是真正的、具有建設性的創造。這種感覺,陌生,卻讓她內心深處某個冰冷的地方,似乎裂開了一道縫隙,透進了一絲微光。
她知道,前路依然漫長且布滿荊棘。“荊棘科技”的威脅並未解除,公司內部依然有像趙凱那樣對她心存芥蒂的人,而她自己內心的負罪感和不安全感也非一朝一夕能夠消除。
但至少,她不再是孤軍奮戰。她有了一個可以為之奮鬥的目標,有了暫時可以並肩的同伴(盡管關係依舊複雜),也有了一個……或許可以稱之為“朋友”的邀約。
她拿起手機,看著曹辛夷剛剛發來的、那家私房菜館的地址和定位,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片刻,最終沒有回複,隻是將手機輕輕放在了一邊。
有些改變,需要時間。而她,願意試著去接受和適應。
窗外,城市的燈火如同繁星,照亮了夜空,也仿佛照亮了她前方未知卻已不再那麽黑暗的道路。她深吸一口氣,重新將目光投向電腦屏幕。明天,還有新的挑戰在等待著他們。而她已經做好了準備,去麵對,去解決,去一步步贏得屬於自己的、真正的立足之地。
破冰之後,並非一馬平川的坦途,但堅冰既已開裂,春水終將奔流。林晚的新生,正隨著“五彩綾鏡”項目的推進,悄然開啟新的篇章。
夜色漸深,林晚卻毫無睡意。白日的種種在她腦海中反複回放,尤其是姚浮萍那番不經意的維護和曹辛夷真誠的邀約,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她起身走到窗邊,望著樓下零星駛過的車輛,心中那份長久以來如同冰封的孤寂,似乎被這陌生的暖意撬開了一絲縫隙。
她不是輕易動搖的人,多年的特殊經曆讓她習慣性地審視一切善意背後的動機。但曹辛夷的眼神,姚浮萍別扭卻真實的反應,都透著一種與她過往認知中“職場”截然不同的東西。或許……龍膽科技,龍膽草,還有他們,真的不一樣?
這個念頭讓她感到一絲惶恐,又夾雜著隱秘的期待。
她重新坐回電腦前,沒有繼續工作,而是打開了一個加密的文檔。這是她記錄“五彩綾鏡”項目安全風險評估的私人筆記。指尖在鍵盤上停留許久,她刪掉了之前一段關於“警惕團隊內部潛在排斥”的悲觀分析,重新鍵入:
【項目進展:核心模塊重構完成,安全性顯著提升。團隊協作氛圍出現積極轉變,技術負責人態度趨於務實,初步建立基於專業能力的互動模式。需保持警惕,但可嚐試有限度的信任與合作。】
寫完這些,她輕輕呼出一口氣。這不僅僅是一段工作記錄,更像是對自己內心的一種確認和鼓勵。
翌日,清晨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灑在“五彩綾鏡”項目組的會議桌上。
姚浮萍依舊是第一個到的,她麵前的三塊顯示器已經亮起,上麵是昨晚她熬夜優化的部分代碼。聽到腳步聲,她頭也沒抬,隻是淡淡說了句:“早。”
林晚微微一怔,隨即回應:“早,姚總監。”
曹辛夷踩著點進來,神采奕奕,將幾份剛打印出來的資料放在桌上:“各位早啊!這是昨晚我整理的用戶隱私偏好設置初步調研報告,大家可以看看。”
會議開始,討論的焦點集中在“零知識驗證”框架與前端用戶界麵的對接細節上。姚浮萍闡述著她的技術方案,語速很快,邏輯嚴密。
“……所以,驗證過程的計算壓力必須大部分放在客戶端,服務器端隻進行最終的結果核驗,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護用戶數據不被我們平台本身窺探。”姚浮萍敲著白板,目光掃過林晚,“林顧問,從安全角度看,這種架構是否存在服務器被偽造或中間人攻擊的風險?”
這個問題不再是挑釁,而是真正的征詢。
林晚早有準備,調出自己搭建的測試模型:“風險存在。關鍵在於客戶端與服務器端建立連接時的雙向認證機製,以及驗證結果傳遞的不可篡改性。我建議采用非對稱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並且引入時間戳和一次性隨機數,防止重放攻擊。這是幾種可行方案的利弊分析……”她將一份詳細的對比圖表共享到屏幕上。
姚浮萍仔細看著,不時提出疑問,兩人你來我往,討論得十分專注。雖然語氣依舊直接,偶爾也會因為技術路徑的不同而爭論幾句,但氛圍已然是純粹的技術切磋。
曹辛夷在一旁聽著,偶爾插話補充一些用戶交互層麵的考量,確保技術方案不會過於複雜而影響用戶體驗。
看著這一幕,剛剛推門進來的龍膽草停下了腳步,靠在門框上,沒有打擾。他目光掃過正在激烈討論的姚浮萍和林晚,又看了看旁邊認真記錄的曹辛夷,冷峻的嘴角微微向上牽動了一下,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
他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對守在門外的助理低聲道:“通知下去,上午十點的管理層例會推遲半小時。”
“是,龍總。”
會議室內,討論仍在繼續。
“……好,就按這個思路,采用方案C,但簽名算法需要升級到抗量子攻擊的版本。”姚浮萍最終拍板,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修改著注釋,“林晚,你負責起草這部分的安全實現規範,下午給我。”
“好的。”林晚應下。這種明確的任務分配和信任交付,在幾天前是不可想象的。
“浮萍姐,林晚,”曹辛夷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還有個事情。關於項目代號‘五彩綾鏡’,市場部和品牌團隊那邊反饋,這個名字雖然有意境,但不夠直觀,不利於後期推廣。他們建議我們內部也討論一下,有沒有更貼切、更容易被普通用戶理解和記住的名字?”
姚浮萍立刻皺眉:“名字有什麽關係?技術好就行了!‘五彩綾鏡’挺好的,體現了數據流轉如綾、洞察如鏡的核心。”
林晚對這個名字倒沒什麽執念,她更關心功能本身。
曹辛夷耐心解釋:“技術固然重要,但一個好的名字能降低傳播成本,更容易建立品牌認知。畢竟我們做的是麵向大眾的產品。大家有什麽想法都可以提,集思廣益嘛。”
會議室裏沉默了片刻。起名字顯然不是這群技術精英的強項。
“叫‘數據保險箱’?”一個年輕的程序員試探著說。
“太普通了,而且顯得笨重。”立刻有人反駁。
“隱私守護者?”另一個提議。
“有點……過時,像十年前的殺毒軟件名字。”
討論了幾句,都沒找到特別滿意的。
林晚一直安靜地聽著,腦海中忽然閃過昨天曹辛夷說的話——“數據流轉如綾,洞察如鏡”……綾鏡……五彩……
她抬起眼,輕聲開口道:“或許……可以叫‘幻鏡’?”
眾人目光看向她。
林晚組織了一下語言,解釋道:“‘幻’,可以理解為數據在加密和驗證過程中,對外界而言如同幻影,不可捉摸,體現了隱私保護的核心。‘鏡’,則保留了原有意象,代表我們的技術能夠清晰照見數據流轉的真實性與合法性,而不暴露數據本身。兩個字組合,簡潔,有點神秘感,也容易記憶。”
她頓了頓,補充道:“而且,‘幻鏡’聽起來不像一個沉重的工具,更偏向於一個酷炫的、賦予用戶能力的產品,可能更容易吸引年輕用戶。”
她說完,會議室裏安靜了一下。
曹辛夷眼睛漸漸亮了起來:“‘幻鏡’……幻影般的保護,明鏡似的洞察……這個不錯!既保留了核心技術理念,又更現代,更輕盈!”
姚浮萍也摸著下巴,思索了片刻,難得地沒有立刻反對:“……比那些直白的名字強點。技術上,‘幻’字也挺貼切,零知識驗證本身就讓數據對服務器而言如同‘幻影’。”
其他組員也紛紛表示讚同。
“那就初步定為‘幻鏡’?”曹辛夷看向龍膽草剛才站立的方向,雖然人已不在,但她知道龍膽草肯定會支持這個更具傳播潛力的名字,“我會跟市場和品牌團隊溝通。大家沒意見的話,我們內部以後就先用這個代號。”
眾人都沒有異議。
“好,名字定了,大家繼續幹活吧!”曹辛夷笑著宣布。
會議繼續,討論下一個議題。林晚低下頭,掩飾住眼底一絲微小的波瀾。她提出的名字被采納了,這看似微不足道,卻讓她感覺到自己不再僅僅是一個“戴罪立功”的外來者,而是真正開始為這個項目、這個團隊貢獻自己的想法。
這是一種久違的、屬於“創造者”而非“破壞者”的歸屬感。
上午的工作在高效而專注的氛圍中結束。午休時,姚浮萍再次主動開口:“食堂?”
這一次,林晚沒有猶豫,點了點頭:“好。”
曹辛夷自然也是同行。
三人並肩走向食堂的身影,落在不少員工眼中,引發了新一輪的私下討論。但這一次,議論聲中少了許多之前的質疑和看戲成分,多了幾分對項目組內部關係緩和的好奇與關注。
冰層正在加速融化。雖然距離真正的坦誠與默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通往春天的航道,已經在這日複一日的代碼、爭論、甚至是一起吃飯的尋常時光中,被悄然開辟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