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6章 總部的關注
字數:7564 加入書籤
李雲龍掛了電話,臉上的得意還沒維持三秒鍾,就垮了下來。
他拿著那已經沒了聲音的話筒,愣在原地,眉頭擰成了一個大疙瘩。
“技術報告?”
他把這四個字在嘴裏咂摸了半天,隻覺得滿嘴苦澀。
他娘的,老子李雲龍要是會寫那玩意兒,還用得著在這山溝溝裏跟鬼子玩命?
早就去延安坐辦公室,天天給首長們寫報告去了!
這不純屬是逼著張飛去繡花,趕著和尚娶媳婦嘛!
他煩躁地把話筒一摔,在指揮部裏轉起了圈,像一頭被困在籠子裏的老虎。
不行!
這事老子一個人辦不了!
他眼珠子一轉,立馬就想到了救星。
“來人!”
他衝著洞口吼了一嗓子。
“去!把政委和耿科長,都給老子叫過來!快!”
不一會兒,趙剛和耿忠就一前一後地進了指揮部。
他們看李雲龍那副愁眉苦臉、抓耳撓腮的樣子,還以為出了什麽岔子。
“老李,怎麽了?旅長批評你了?”
趙剛關切地問。
“批評?”李雲龍一聽,立馬把腰杆一挺,“那哪能啊!旅長把我給誇得喲,天上有地下無的!”
他先吹噓了一句,隨即又把臉一耷拉,像個受了委屈的大孩子,把手中的電報往桌子上一拍。
“可是,旅長給老子出了個天大的難題!”
他攤著手,一臉的無奈。
“旅長命令,讓咱們寫一份,關於那個‘定向爆破’的,技術報告!還要圖文並茂,越詳細越好!”
他指著趙剛,理直氣壯地“甩鍋”。
“老趙,你是秀才,是咱們團最有文化的人!這寫報告的事,你比我在行!”
“這事,你看著辦吧!”
趙剛一聽,拿起電報看了看,臉上的表情,瞬間就變得無比鄭重。
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份報告。
這,是獨立團,是耿忠,向更高層級展示自己價值的,唯一的機會!
這份報告,寫得好與不好,將直接決定上級對這項新技術的重視程度!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耿忠。
“耿忠同誌。”
他的語氣,無比嚴肅。
“這件事,必須,也隻能由你來主導。”
“我,隻能幫你潤色格式,整理語言。”
“你需要把‘聚能爆ropower’的原理、製作方法、材料配比,以及這次實戰中取得的效果和數據,都盡可能詳細地,口述給我。”
耿忠點了點頭。
他也明白這份報告的重要性。
三人,就在這間昏暗、簡陋的防炮洞裏,開始了獨立團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技術攻關會議”。
沒有桌子,就把彈藥箱當桌子。
沒有稿紙,就用繳獲來的鬼子作戰地圖的背麵。
油燈的光芒,將三個人專注的身影,投射在斑駁的土牆上。
耿忠坐在中間,他成了當之無愧的主角。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論文口述”。
他知道,他不能直接把腦子裏那些超越時代的物理公式和理論給搬出來。
那不是寫報告,那是寫天書,是給自己找麻煩。
他必須,用這個時代的人,能聽得懂,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來闡述這個“神跡”。
“政委,您這麽記。”
耿忠看著趙剛筆尖已經蘸滿了墨水,開始娓NARRARE。
“關於原理部分,我們可以這麽說。常規的爆炸,就像咱們用拳頭打人,力量是散的。而這個‘定向爆破’,是想辦法,把這股子‘氣’,這股爆炸的力量,給它擰成一股繩!”
趙剛的鋼筆,在紙上飛快地滑動,發出一陣“沙沙”聲。
耿忠繼續說道:
“如何擰成一股繩呢?關鍵,就在於那個‘鐵碗’。”
“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藥型罩’。”
“它的作用,就像一個山穀的回音壁。爆炸的‘氣’,往旁邊跑的,都會被這個鐵碗給擋回來,然後,逼著它們,隻能從碗口那一個方向衝出去!”
“這樣一來,這股‘氣’,就被高度地壓縮了。”
“它的速度會變得非常快,溫度也會變得非常高。”
他刻意隱去了“金屬射流”這個過於超前的概念,而是用了一個更形象的比喻。
“最後,就形成了一股,高速、高溫的,‘穿甲氣流’!”
“這股氣流,就像一根燒紅了的鋼釺,力量大,速度快,專門鑽鬼子的烏龜殼!”
趙剛奮筆疾書,他的眼睛,越來越亮。
他被耿忠這種化繁為簡,將複雜科學原理用生動比喻講出來的能力,給深深地折服了!
這哪裏是什麽土專家?
這分明就是一位學究天人,又深諳教化之道的大師!
耿忠口述,趙剛記錄。
一個負責輸出最硬核的技術內核,一個負責用最嚴謹、最規範的語言進行“理論包裝”。
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很快,一份名為《關於利用“空心裝藥原理”提升爆破攻堅效率的初步研究與應用簡報》的報告初稿,就在趙剛的筆下,漸漸成型。
李雲龍在一旁,背著手,像個監工一樣,來回踱步。
他雖然聽得雲裏霧裏,但看著趙剛和耿忠那一臉嚴肅認真的樣子,心裏就覺得這事,靠譜!
初稿完成後,趙剛長出了一口氣,他將那份還散發著墨香的報告,遞給了李雲龍。
“團長,您過目。”
李雲龍接了過來,裝模作樣地,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說實話,上麵的字,他都認識。
可連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
什麽“能量聚焦”,什麽“壓力突變”,看得他是一個頭兩個大。
但他沒有不懂裝懂。
他看完了,沉吟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
他指著報告,提出了一個,讓趙剛和耿忠都為之一愣的,修改意見。
“老趙,這報告,寫得不錯!有水平!”
他先是誇了一句。
“但是!有一點,必須給老子改了!”
“你得在報告的最前麵,給老子加上一句——”
他清了清嗓子,模仿著文化人的口氣,一字一頓地說道:
“此項技術,乃是我獨立團,在長期艱苦的戰鬥實踐中,廣大指戰員,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怕犧牲,大膽創新,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他加重了語氣。
“不能光說是我兄弟耿忠一個人搞出來的!”
“得讓上級覺得,這是咱們八路軍的戰士,自己摸索出來的!是可以在全軍,進行複製和推廣的!”
這話一出口。
趙剛和耿忠,對視了一眼。
兩人都從對方的眼神裏,看到了一絲震驚,和一絲,由衷的佩服!
高!
實在是高!
他們之前,隻考慮了技術的嚴謹性。
卻忽略了,最重要的,政治的智慧!
耿忠的技術,太過驚世駭俗,太過超前。
如果真原原本本地,把功勞都歸到他一個人身上。
那上級會怎麽看?
是會把他當成寶貝,還是會把他當成一個來路不明的“妖怪”,抓去“切片研究”?
誰也說不準!
而李雲龍這看似粗鄙的一句話,卻一下子,就給耿忠,套上了一層最完美的,最堅固的保護衣!
——“集體智慧的結晶”!
這一下子,就把事情的性質,從“個人黑科技”,變成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
這不僅,讓這項技術的出現,變得更加合理,更加接地氣。
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耿忠這個最大的秘密!
這老李,看著是個大老粗,這腦子裏的彎彎繞繞,比誰都精明!
“團長英明!”
趙剛是由衷地讚歎。
他們立刻,按照李雲龍的意思,對報告進行了最後的修改。
一份,既有耿忠技術硬核,又有趙剛理論高度,更有李雲龍“狡猾包裝”的,堪稱完美的報告,最終,定稿了。
報告,通過那部繳獲來的電台,用最高級別的加密,加急,發往了旅部。
旅長辦公室裏。
當旅長,看到這份,條理清晰,圖文並茂,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的報告時。
他拿著報告的手,都在顫抖。
他震驚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立刻就意識到,這已經不是一次簡單的技術革新了!
這,是一次,足以改變整個八路軍,乃至整個中國戰場,未來所有攻堅戰模式的,重大的,理論性突破!
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他立刻,親自提筆,在報告的後麵,加上了自己的批注和推薦意見。
然後,用他能使用的,最高級別的加密方式,將這份報告,直接,上報給了——
延安,總部!
……
在遙遠的,黃土高原的某個窯洞裏。
幾位同樣戴著眼鏡,氣質儒雅,卻決定著千軍萬馬命運的總部首長。
在看到這份,來自晉西北前線的,充滿了各種“穿甲氣流”、“藥型罩”等新奇術語的報告後。
陷入了,長久的,激烈的討論。
一個叫“耿忠”的名字。
和他的,“獨立團技術科”。
第一次,以一種石破天驚的方式,進入了八路軍的,最高決策層的視野。
……
李家坡大捷的喜悅,和上報報告後的輕鬆,讓獨立團,進入了一段短暫的,卻又無比寶貴的休整期。
耿忠,也終於有時間,可以靜下來,複盤這次戰鬥的得與失。
勝利,是巨大的。
但暴露出的問題,也同樣觸目驚心。
他在複盤時,不止一次地看到,自己的戰士,在和鬼子進行白刃戰時,手裏的漢陽造,因為鋼材不行,拚了幾下,刺刀就彎了,斷了!
他也看到,自己的戰士,在衝鋒時,因為缺乏有效的單兵防護,傷亡慘重。
勝利的喜悅,漸漸褪去。
一種新的,更深層次的危機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沒良心炮”,隻能解決攻堅的問題。
可戰爭,是全方位的。
單兵裝備,槍械製造,鋼材冶煉……
這些,才是決定一支軍隊,真正脊梁的,核心科技!
他的技術升級之路,下一步,將指向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