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當著李世民的麵兒找死
字數:3824 加入書籤
李世民掃了李泰一眼,終是不忍心當著眾臣的麵兒,直接斥責自家的“青雀”。
“好了,朝廷現在要考慮的是應對外敵,而非應對王氏一族。”
“他王氏一族也是大唐的一分子,若是大局需要,難道朝廷還不能處置一個太原守將了?”
他輕輕點了一句,然後直接同意了房玄齡所奏:“來人,把那王泳帶上來!”
王泳雖然是被“押”至長安,但進入太極殿時卻被解除了束縛,讓他體麵地上殿。
王泳的眼珠子不斷地滴溜亂轉,心中無比緊張。
別看他在太原極為囂張,但是哪怕出身於王氏嫡長一係,他也是第一次麵對滿朝的大人物們!
縱是他的族中長輩在此,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
這便是“頂級”士族。
在遠離皇權之所,他們可以高談闊論,清議朝政,品評天下人物,甚至連皇室也不放在眼裏。
但是,真正麵對皇權之威,沒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泰然自若。
不過王泳也知道,這是自己最後的翻盤機會。
他向李世民跪拜之後,小心地打量著朝中之人,尋找著那個能幫助自己之人。
“王泳!據程知節所奏,你身為太原守將,竟沒有提前安排任何防務,反而禍害百姓,致使太原陷入險地!”
“說說吧,未得朝廷之令,你怎麽敢搶掠百姓存糧?太原乃是並州重鎮,之前朝廷在太原的存糧難道還不夠嗎?”
王泳雖是心慌,但這些問題他早就想過。
被押送到長安的途中,他便知道程知節和那個太子,必定會把自己的罪行向朝廷說明,他必須要提前找好借口。
王泳故作鎮定地道:“陛下明鑒,這些全都是誣陷!”
“臣身負守護太原之責,聽聞阿史那將軍大敗之後,便全力鞏固太原之防衛,而且必須要設想一切可能。”
“朝廷派出了四衛大軍,但防衛重心皆在西邊,並州無法得到朝廷支援,所以臣為長遠計,必須要考慮萬一並州成為敵騎強攻的目標,該如何應對。”
“太原雖有存糧,但若是真被圍困,誰知道要多久才能將之擊退,所以才需要更多的軍糧以應非常。”
李泰見王泳沒有慫到當廷伏法,心裏微微鬆了口氣。
他果斷地站到王泳一方說話。
“父皇,您也聽到了,王泳將軍之策雖是失於仁德,但也是符合他的職責,大戰在即,此事似不宜過於苛責。”
“反而是皇兄他臨機處決,手段過分,竟然直接拿下了守城大將,這樣才是動搖軍心之舉吧!”
王泳聽到他對李世民口稱“父皇”,把李承乾叫做“皇兄”,瞬間明白這便是他心中暗暗指望的魏王殿下,不由得大喜過望。
他自然不會錯失此機會,連忙配合著道:“正是如此,陛下當知我王氏一族在太原兢兢業業,全力為陛下和朝廷分憂,而且太原將士多有出自我王氏一族的。”
“太子殿下竟不分青虹皂白地把臣拿下,還是當著眾將士的麵兒,此舉必定會引發很多將士的不滿,也會讓王氏一族生疑。”
“為大局顧,還請陛下,另選賢能之將,接替太子,臣也願意配合新任主帥,好好安撫太原之將士,為陛下守衛北疆屏障!”
王泳明麵上是為自己辯解,實際上話中卻已經帶了幾分威脅之意!
很多太原將士皆是王氏出身?
隻有他王泳回到太原,才能“安撫將士”,繼續守衛太原?
在座的都是聰明之人,誰聽不懂他話中之深意。
隻不過,他這種手段,在錯誤的地方,對著錯誤的人耍弄,隻會把他自己的推入深淵。
李泰尚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覺得正可以利用王氏的分量,達成自己的目的。
“父皇,皇兄如此失職,兒臣實為擔憂,若蒙父皇信任,兒臣願隨軍北上,替皇兄收拾太原的失策之處。”
“當然了,皇兄也隻是一時心急,還請父皇不要過度地處罰他。”
另外一邊的尉遲敬德實在有點兒聽不下去了。
“魏王殿下您說要去太原收拾失策之處?是不是忘記,程知節此時也在太原?”
“殿下的意思是,您安排太原防衛的本事,比程知節還要更厲害麽?”
李泰一愣,瞬間明白自己過於心急,以至於失言。
他的反應也快,肥胖的身體再往前擠了擠:“父皇,兒臣當然不敢小視程老將軍的本領。”
“隻是覺得,太原防衛,若有王氏之助,必能事半功倍,由兒臣帶著王泳返回太原,可以化解其中誤會。”
“再者說,兒臣向來仰慕敬服程老將軍,比起皇兄,必定更能與程老將軍好好共事,以抗薛延陀部之大敵啊。”
“好了,青雀,你自己也有重任在身,不要總是替你的皇兄操心!”
李世民明白李泰所請為何,但他也惱怒這個兒子此時太不明白自己的心意。
若是王氏老老實實地替朝廷守衛太原,他也懶得在這種時候找王氏的麻煩。
但是,程知節在奏章之中,已經把王泳在太原的作為說得很清楚。
李世民在王泳和程知節之間,自然是相信自己老部將的判斷。
而王泳竟然還敢在禦前奏對時,明裏暗裏合王氏的影響力來威脅朝廷,這是李世民絕對不能容忍的!
王泳本身有一個最錯誤的判斷。
他吃定了現在大唐麵臨著北方薛延陀部的重大威脅,為了顧全大局,陛下和朝廷肯定要對王氏讓步,以換取王氏配合朝廷的防衛之策,至少不會在內部給朝廷搗亂。
但對於李世民來說,正是有強大的外敵威脅,才更容易壓服朝中異議。
便是最壞的發展,他要同時應對外敵的薛延陀以及內部的王氏反撲……那又如何?借著危機,一次性地挖掉一個頂級士族,對長遠而言,於大唐說不定是有利的!
其他的世家,除非他們想直麵異族鐵騎的刀鋒,絕對不敢在這種時候策應王氏與朝廷對抗!
王泳的威脅,反而讓李世民下定決心。
至於李泰請求想要接替李承乾的位子,執掌兵權,李世民現在更不會考慮。
因為程知節所上奏章中,除了點明王泳罪責,剩下的篇章,便是對於太子李承乾的稱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