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2 章 大明一統!

字數:3944   加入書籤

A+A-


    追出數十裏後,在一處三麵環山的狹長山穀中,朱棣的騎兵終於望見了脫古思帖木兒殘部的蹤影。
    襤褸的旌旗耷拉著,疲憊的戰馬喘著粗氣,散落的隊伍像斷線的珠子般毫無章法。
    可還沒等朱棣抽出腰間彎刀,前方山穀裏的景象便讓他攥緊了韁繩,指節泛白。
    “媽的,還是來晚了!”朱棣低罵一聲,目光死死盯著穀中。
    隻見馮勝率領的兩萬騎兵已列成合圍之勢,明晃晃的刀槍將脫古思帖木兒的殘部逼在穀底,那些北元兵卒要麽跪地求饒,要麽舉著斷矛徒勞抵抗,鮮血早已染紅了穀底的枯草。
    朱棣身後的親兵們也按捺不住,手按刀柄蠢蠢欲動,卻被朱棣抬手按住。
    他心裏清楚,馮勝的部隊先到一步,此刻若是衝上去搶人,便是明目張膽地違逆軍紀,傳出去還會落個“爭功”的名聲,即便他是皇子,也擔不起這非議。
    就在朱棣心緒翻湧時,李文忠策馬上前,壓低聲音建議:“殿下,脫古思帖木兒咱們沒法親手擒住,可功勞未必落不下。
    不如趁此時機多殺北元殘兵,隻要斬下的人頭夠多,論功行賞時照樣能爭得首功!”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隨即重重點頭:“有道理!”
    他勒轉馬頭,對著身後五萬大軍高聲下令,聲音穿透晨霧:“傳我命令,五萬大軍分為五十股兵馬,即刻散開!
    沿草原東西兩側推進,凡見北元殘兵、大小部落,一律搜捕清剿,一個都別放過!”
    軍令如山,五萬騎兵瞬間分成數十支小隊,像鋪開的一張大網,朝著草原深處蔓延而去。
    馬蹄聲震得地麵微微發顫,原本寂靜的草原,很快被喊殺聲、兵刃碰撞聲和淒厲的慘叫打破,真正的殺戮就此拉開序幕。
    可沒過半日,最先傳回消息的小隊便帶來了意外情況。
    草原上散落的北元殘部,竟有大半已被兀良哈三部的人截殺,連那些藏在帳篷裏的老弱婦孺,也沒能逃過一劫。
    朱棣聽聞後,立刻帶著親兵趕往一處被焚毀的北元部落。
    遠遠便望見帳篷的焦黑殘骸旁,兀良哈三部的兵卒正提著人頭清點,他們身著與北元相似的皮甲,臉上卻沒有半分同族相殘的猶豫,刀上的血還在滴滴答答往下淌。
    一名兀良哈騎士甚至笑著將一顆孩童的頭顱踢到同伴腳邊,仿佛在炫耀戰利品。
    “同為長生天的子民,他們竟下得去這般狠手?”朱棣身邊的親兵忍不住皺眉,語氣裏滿是詫異。
    朱棣沉默著,目光掃過滿地屍體,心裏卻瞬間明白了。
    兀良哈三部早就歸順了大明,如今見北元大勢已去,自然要借著清剿殘部的機會表忠心,既能討好大明,又能趁機吞並北元的零散勢力,一舉兩得。
    隻是這手段,未免太過殘忍。
    正思忖間,一名兀良哈首領察覺到朱棣的身影,立刻提著兩顆北元將領的人頭快步上前,臉上堆著諂媚的笑:“燕王殿下,我等已清剿了附近三個北元部落,斬敵八百餘,特來向您複命!”
    朱棣看著他手中滴血的人頭,又看了看遠處仍在屠戮的兀良哈兵卒,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沒有接話,隻是抬手示意親兵記下功勞,隨後沉聲道:“繼續清剿,若遇頑抗之敵,不必留手。
    記住,大明軍隊行事,需有軍紀,莫要學些不分老弱的屠虐手段。”
    那兀良哈首領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連忙點頭稱是,轉身又投入到殺戮中。
    朱棣望著草原上彌漫的硝煙,心裏卻沒了爭功的快意。
    他忽然明白,這草原上的廝殺,從來都不隻是大明與北元的對抗,更是各方勢力的算計與傾軋。
    而兀良哈三部今日的狠辣,或許日後,也會成為另一重隱患。
    “殿下,咱們還要繼續往前清剿嗎?”李文忠問道。
    朱棣勒緊韁繩,目光望向草原深處,那裏還有更多的北元殘部在逃竄,也有更多的殺戮在等待。
    他深吸一口氣,抽出彎刀指向遠方:“走,繼續追。
    既然要爭功,便要做到最徹底,不僅要斬盡北元殘兵,更要讓這草原,徹底記大明的威嚴。”
    馬蹄聲再次響起,朱棣帶著親兵朝著更深處馳去,身後的草原上,血色正一點點蔓延,將原本青翠的草地,染成一片暗紅。
    洪武十九年八月,朱棣押解脫古思帖木兒回到應天。
    朱元璋親自在午門迎接北伐大軍,當他看到朱棣帶著脫古思帖木兒跪在麵前時,他走上前,扶起朱棣,聲音哽咽:“好……好……大明的江山,終於安穩了!”
    隨後,朱元璋在紫禁城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
    宴會上,他封賞了朱棣、李文忠、馮勝、趙剛等有功之臣,將脫古思帖木兒貶為庶人,安置在應天居住。
    同時,他下令在哈拉和林設立“嶺北都司”,管轄蒙古草原地區;
    在西域設立“西域都司”,加強對西域的管理;
    在遼東設立“遼東都司”,鞏固東北邊疆。
    慶功宴後,朱元璋召陳林、徐達等人入宮,商議大明未來的發展。
    朱元璋看著陳林,笑道:“你帶來的鐵路、火器、新式農具,改變了大明。
    如今北元已滅,邊境安穩,接下來,該如何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陳林也有點興奮:“如今大明已實現統一,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其一,繼續修建鐵路,將鐵路向南方的南京、杭州、廣州延伸,向西方的西安、成都延伸,形成全國鐵路網,促進各進各地物資流通;
    其二,推廣改良後的農具和農作物,提高糧食產量,讓百姓豐衣足食;
    其三,發展工坊,用機器生產農具、布匹、瓷器等商品,增加國庫收入;
    其四,興辦學校,教授百姓新知識、新技術,培養人才。”
    朱標補充道:“陛下,除了發展經濟,還需整頓吏治、完善法律。
    如今大明疆域遼闊,需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防止官員貪腐,保障百姓權益。
    同時,可與周邊國家通好,開展貿易,傳播大明文化,讓大明成為萬國來朝的天朝上國。”
    朱元璋點頭,心中已有了規劃。
    他下令成立“鐵路擴展總局”,由陳林任總局令,負責全國鐵路的修建;
    成立“農桑司”,推廣新式農具和農作物;
    成立“工坊總局”,發展機器生產;
    成立“國子監分院”,在各地興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