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萬家嶺大捷

字數:3798   加入書籤

A+A-


    隨著鬆浦老鬼子的落幕,萬家嶺地區的槍炮聲也逐漸稀疏了下來。
    持續了十餘日的慘烈廝殺終於接近了尾聲,曾經被日軍稱為“地獄穀”的萬家嶺群山間,彌漫著濃重的血腥與硝煙混合的刺鼻氣味。
    漫山遍野,目所及,盡是倒伏的日軍屍體、被丟棄的輕重武器、散落的彈藥箱、被炸毀的輜重。許多日軍的屍體已開始腐爛,蛆蟲滋生,臭氣熏天,山穀溪澗,虜血幾灑遍矣。
    華夏軍隊各部的旗幟,開始在這片染血的山河上飄揚。士兵們疲憊卻興奮地清理著戰場,收攏著戰友的遺體,更多的是押解著一隊隊垂頭喪氣、麵如死灰的日軍俘虜。
    一時間捷報飛傳,舉國振奮。
    “萬家嶺大捷!倭寇106師團遭我健兒全殲!”
    “薛長官指揮若定,創抗戰以來之空前勝利!”
    賣報童清脆又帶著激動的吆喝聲,瞬間激蕩起萬丈波瀾,打破了後方城市清晨的寧靜。人們從商店、茶館、民居裏蜂擁而出,爭相搶購那墨跡未幹的報紙。
    捷報就如同像長了翅膀的神鳥,以最快的速度飛越千山萬水,從硝煙未散的贛北前線,飛向戰時首都重慶,飛向九省通衢的武漢三鎮,飛向西安、昆明、成都、長沙……飛遍了大後方。
    全國各大報館仿佛迎來了最盛大的節日。《中央日報》、《大公報》、《掃蕩報》、《新華日報》……無論政治立場如何,此刻都用上了最大號、最粗黑的標識,在頭版頭條刊發這石破天驚的喜訊。
    在重慶,山城沸騰了,消息傳來,鞭炮聲頃刻間響徹大街小巷,人們自發湧上街頭,素不相識的人互相拍打著肩膀,眼中含著熱淚,臉上卻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打贏了,我們打贏了!”
    歡呼聲、呐喊聲、笑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學生們組織了遊行隊伍,高舉著標語和國旗,高唱著《旗正飄飄》,歌聲嘹亮,直衝雲霄,驅散了多日以來籠罩在霧都上空的陰霾。
    茶館裏,說書人一拍驚堂木,不再講《三國》、《水滸》,當場就編起了“薛將軍巧設口袋陣,萬家嶺痛殲東洋兵”的新段子,聽得茶客們如癡如醉,拍案叫好。
    在武漢,雖然前線吃緊,但捷報同樣帶來了巨大的鼓舞。軍民們奔走相告,士氣為之一振。負責後勤的民眾更加踴躍地參與運輸、募捐,仿佛前線的勝利讓他們渾身又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看看!咱們的隊伍多厲害,小鬼子也沒啥了不起!”
    堅定的信念在每個人心中滋生。
    在各個部隊的駐地,無論是正在休整的中央軍,還是敵後遊擊區,消息傳來,無不歡聲雷動。軍官們拿著電報,激動地向士兵們宣讀:
    “弟兄們,薛長官在萬家嶺打了大勝仗,全殲了鬼子一個師團!”
    士兵們拋起了帽子,激動地擁抱在一起。這場勝利像一劑強心針,注入了每一位浴血奮戰的華夏軍人體內,告訴他們:
    “犧牲是值得的,勝利是可能的。”
    許多士兵摩挲著手中的鋼槍,眼神更加堅定:“總有一天,咱們也能打出這樣的漂亮仗。”
    甚至在海外僑胞群體中,消息也迅速傳播開來。華僑們紛紛集會慶祝,捐款捐物的熱情更加高漲,祖國的巨大勝利讓他們在異國他鄉倍感自豪和榮耀。
    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更是一次精神的涅槃。它極大地提振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和信心,證明了華夏民族不可侮的力量。萬家嶺,這個名字從此深深地鐫刻在了抗戰的曆史豐碑上,熠熠生輝。
    延安,當偉大的教員同誌看到萬家嶺大捷的電文之時,先是猛地一拍大腿,從藤椅上霍地站起,臉上瞬間漾開由衷的、極富感染力的笑容,眼中放出光彩,連聲道:
    “好嘛,薛伯陵這一仗打得硬是要得!”
    教員同誌一邊點燃香煙一邊在窯洞裏來回踱步,此刻的他步伐輕快,煙霧隨著他的思緒不斷繚繞。他用力吸上一口,然後重重地將煙霧吐出,仿佛吐出了積壓已久的悶氣。
    “萬家嶺上,吃掉倭寇一個師團,打出了我華夏軍隊的威風,打出了我華夏民族的誌氣!”
    “這說明啥子問題?”
    “這就說明倭寇嘛,是可以打敗的,隻要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正麵戰場和敵後戰場互相配合,這個抗戰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教員同誌大步走到軍事地圖前,手指急切地找到萬家嶺的位置,仔細端詳片刻後,對身邊的同誌說道:
    “我們延安.....也要向所有參加萬家嶺戰鬥的將士們表示祝賀,也要告訴全國的同胞們,不要怕它什麽‘皇軍不可戰勝’的鬼話,這回萬家嶺,就把它的牛皮戳破咯!”
    教員同誌在短暫的興奮之後,坐回座位,目光變得更加深邃,他深吸一口煙,緩緩說道:
    “當然咯,勝利是好事,但我們也不能衝昏頭腦。路還長得很,艱苦的鬥爭還在後頭。我們要乘著這個勢頭,更廣泛地發動群眾,更勇敢地打擊敵人,爭取更大的勝利。”
    “但是呢,也要告訴前方的同誌們,戒驕戒躁,鬼子這回吃了大虧,肯定會瘋狂報複,接下來的鬥爭會更艱苦,要準備打更硬的仗............”
    戰場上,華夏軍隊仍在進行最後的清剿。日軍第106師團主力已被徹底打垮,死亡超過一萬四千人,被俘千餘人。隻有極少數人員僥幸逃脫。
    繳獲的戰利品堆積如山:輕重機槍兩百餘挺、各式火炮五十多門、步槍數千支、以及無數的彈藥和其他軍需物資。日軍丟棄的鋼盔、防毒麵具,以及平常難得一見的指揮刀此時更是隨處可見,這些都成為了日本侵略者慘敗的證明。
    萬家嶺一役,對於日本侵略者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日軍不僅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和裝備,其“速亡華夏”的狂妄計劃也遭受重挫。
    生還的日軍士兵心有餘悸地稱萬家嶺為“地獄穀”、“傷心嶺”、“不歸嶺”,少數逃出生天日軍在日記中描述戰場如同地獄般的景象,充滿了絕望和恐懼。日本陸軍視此為“奇恥大辱”,岡村寧次被迫向日本大本營寫下檢討書。
    日軍第106師團也被徹底取消番號。
    勝利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第九戰區為了殲滅106師團這股頑敵,也付出了傷亡約兩萬餘人的慘重代價。許多部隊傷亡過半,像第74軍58師一度僅剩500餘人,51師也是傷亡慘重。無數英勇的官兵將熱血灑在了萬家嶺的青山之上。
    他們的犧牲,鑄就了這場輝煌的勝利,證明了華夏民族不屈的意誌和抗戰到底的決心。他們的英魂,與萬家嶺的青山翠穀融為一體,永垂不朽。
    萬家嶺的硝煙終將散盡,但曆史的記憶將會長存。萬家嶺大捷,是華夏抗日戰爭史上一次光輝的篇章,是正麵戰場之中,國民革命軍廣大將士浴血奮戰、痛擊強敵的明證。
    它宣告了侵略者終將失敗的可恥下場,彰顯了華夏民族在危難之際所爆發出的驚人力量和英勇精神。這片曾被戰火撕裂、被鮮血浸透的土地,至今仍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鐵與血、光榮與犧牲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