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論道大典
字數:4309 加入書籤
在掃清了政治上的最後障礙後,謝寧的計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皇家科學院和新式學堂正式掛牌成立,謝寧與李慶誌親任第一任名譽院長和院長。
這個舉動,無疑是向全天下表明了皇室對“格物之學”的最高支持。
緊接著,由謝寧親自編撰,皇家科學院的學者們連夜修訂印刷的第一批新式教材,通過神機營的渠道,以最快的速度分發到了全國各地的新式學堂之中。
這些教材的內容,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顛覆性的。
《算術入門》裏,不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而是引入了分數、小數,甚至是基礎的代數概念。
《格物入門》裏,詳細闡述了杠杆原理、浮力定律,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了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的形成原因。
《化學初探》裏,更是直接點明了物質是由各種不同的“元氣”所構成,也就是後世的元素概念。
……
這些超越了時代數千年的知識,被謝寧用這個世界的人能夠理解的“道法玄學”語言進行了包裝,變得既神秘又充滿了吸引力。
然而,這種顛覆性的變革,必然會觸動另一群人的核心利益。
那就是以國子監大祭酒孔穎達為首的儒家文官集團。
對於平陽侯那些武勳貴族來說,謝寧的改革隻是斷了他們的財路。
但對於孔穎達這些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腐儒來說,謝寧的“格物之學”,簡直就是要掘了他們的祖墳,徹底否定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們視“仁義禮智信”為治國平天下的唯一真理,將聖人言論奉為金科玉律。
而謝寧的這些“奇技淫巧”,在他們看來,是旁門左道,是會蠱惑人心、動搖國本的歪理邪說。
若是人人都去學那勞什子的格物,那誰還來讀聖賢書?誰還來敬畏他們這些聖人門徒?
他們的地位,他們的權威,將蕩然無存。
這是他們絕對無法容忍的。
但是,有了太傅、太保等人的前車之鑒,他們也不敢再用那些上不得台麵的陰謀詭計。
他們知道,跟謝寧玩硬的,無異於以卵擊石。
於是,這些讀了一輩子書的老家夥們,決定用他們最擅長,也是他們唯一剩下的武器,來對謝寧發起挑戰。
這天,早朝剛散。
年近七旬,在大齊士林之中德高望重的國子監大祭酒孔穎達,身穿朝服,帶領著數十名同樣是白發蒼蒼的儒家大臣,長跪於金鑾殿外,久久不肯離去。
這個消息,很快便傳到了禦書房。
“姐夫,這幫老家夥又想幹什麽?”
李慶誌放下手中的奏折,那張稚嫩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耐煩。
他現在對這些隻知道抱著幾本破書,滿口之乎者也的老頑固,沒有半點好感。
“還能幹什麽?”
謝寧正在批閱著一份關於馳道修建進度的報告,聞言頭也沒抬,隻是平靜地說道。
“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我們動了他們的根基,他們自然是要跟我們拚命的。”
“前麵你在建安城內不是都用杠杆原理把他們說服了麽,現在怎麽又……”
李慶誌歎了口氣,他知道國家要改革,勢必會觸碰太多人的利益。
但這些人根本看不到未來,隻看重眼前那點蠅頭小利,這讓他這個皇帝心裏有些窩火。
“那要不要我派人,把他們都給……”
李慶誌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冰冷的殺意。
他現在可不是當初那個什麽都不懂的少年天子了。
他很清楚,對付這種冥頑不靈的家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他們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
“不用。”
然而,謝寧卻是搖了搖頭,否決了他的提議。
“殺了他們,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堵不如疏。”
“他們不是喜歡辯論麽?不是喜歡講道理麽?”
“看來是時候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把想說的話,都給一次性說完了。”
“我要讓他們,也讓全天下的人都看看,他們所信奉的那些所謂的聖人之道,到底有多麽的不堪一擊。”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的弧度。
“傳我命令,宣國子監大祭酒孔穎達,入殿覲見。”
……
很快,在一名小太監的引領下,孔穎達顫顫巍巍地走進了禦書房。
“老臣孔穎達,參見陛下,參見攝政王殿下。”
他跪在地上,對著李慶誌和謝寧,恭敬地行了一禮。
“孔愛卿,平身吧。”李慶誌麵無表情地擺了擺手,“不知孔愛卿長跪於殿外,所為何事啊?”
“回陛下。”
孔穎達深吸一口氣,那張布滿了皺紋的老臉之上,露出了一抹決絕。
“老臣此來,是為天下大道,為萬世太平。”
“老臣聽聞,攝政王殿下所創之格物新學,博大精深,足以經天緯地。”
“而我儒家聖人之道,也同樣是傳承千年,教化萬民。”
“老臣愚鈍,不知此二者,孰優孰劣,孰是孰非。”
“故,老臣懇請陛下恩準,於三日之後,在金鑾殿上,舉辦一場論道大典。”
“讓老臣,與攝政王殿下,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公開辯論。”
“以明大道,以正視聽。”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他很聰明,沒有直接反對新學,而是將這次的挑戰,包裝成了一場純粹的學術辯論。
這樣一來,無論是李慶誌還是謝寧,都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若是拒絕,便會落下一個懼怕辯論,打壓異己的口實。
這對於剛剛才站穩腳跟的新政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隻是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提議,卻是正好圓了謝寧的心,可以說是瞌睡來了送枕頭,拍馬屁拍到了癢癢肉上。
“哦?論道大典?”
謝寧聞言,終於抬起了頭,眼眸之中閃過一絲玩味。
“孔大人的意思是,想跟本王,打一場擂台?”
“老臣不敢。”孔穎達連忙低下頭,恭敬地說道:“老臣隻是想與攝政王殿下,共同探討,治國平天下的大道而已。”
“好一個探討大道。”謝寧笑了,“既然孔大人有如此雅興,那本王若是不奉陪,豈不是顯得太過小氣了?”
“本王,應戰了。三日之後,金鑾殿上,本王,恭候大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