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棋局
字數:1968 加入書籤
李將軍收到消息後,反應迅速而高效。他沒有多問,隻回了一句:“知道了,這邊處理。”
幾天後,智誠科技的老板周智因“稅務問題”被帶走調查,公司停業。調查過程低調而迅速,未掀起任何波瀾。那家匿名投資基金也悄然注銷。一切都處理得幹淨利落,仿佛從未發生過。
將軍再次聯係了張淑芬,這次是通過安全的視頻線路。屏幕上的他,依舊威嚴,但眼神中多了一絲欣賞。
“小張,你們很敏銳。‘蛇蛻’雖小,卻能壞了大局。這件事處理得很好。”他頓了頓,“根據你們提供的線索,我們也順藤摸瓜,查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徐文龍那邊安靜了不少,但他背後的資本動作卻沒停。他們正在通過多個渠道,試圖遊說和影響關於老年智能設備行業標準的製定。”
將軍分享了一份高度簡略的情報摘要:金橡樹背後的國際資本,正聯合幾家看似無關的海外機構,試圖將一種包含其專利加密和生物信號傳輸協議的技術框架,推動成為未來的國際行業標準之一。一旦成功,所有進入該領域的企業都可能受製於人,甚至被迫開放數據接口。
“這是陽謀。用標準和規則來卡脖子,比商業競爭更致命。”將軍一針見血,“你們的‘燈塔’和‘懷表’,思路很好,但不能隻停留在小範圍的‘盾’。要想真正對抗,你們需要拿出更好的‘矛’,或者說,參與製定規則的話語權。”
這番話,為春風團隊指明了下一個戰略方向:不能隻滿足於技術防禦和零星反擊,必須參與到更高層次的行業建構中去。
“下個月,工信部牽頭,要組織一個關於智能養老設備技術標準化的內部研討會。這是一個起點。”將軍看著張淑芬,“春風學校,或者說你們的‘春風軍工實驗室’,有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能在這個台上說話?”
壓力再次降臨。他們不僅要在技術上突破,還要準備好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充滿政治和商業博弈的戰場。
張淑芬深吸一口氣:“我們有‘根須’係統。”
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將“燈塔”護盾、“懷表”分流器以及基於馬建國最初理念改良的、專注於“增強而非控製”的神經適應性學習模塊進行整合,開發一套完整的、開源的技術解決方案原型——命名為“**根須**”係統。
這套係統的核心哲學是:技術應為增強人的自主性和連接服務(連接家庭、社區、記憶),而不是剝奪和控製。它將強調數據本地化處理、用戶知情同意、算法透明可審計,並與傳統人文關懷深度融合。
“我們要證明,有一條路,比金橡樹的道路更先進,更人性,也更符合我們的文化和利益。”張淑芬對團隊說。
接下來的日子,實驗室進入了瘋狂的研發衝刺階段。趙剛帶著學員們日夜趕工製作原型設備;林小雨瘋狂編寫和優化核心代碼,確保其安全性和穩定性;劉明輝則開始研究行業標準文檔和政策法規,為研討會做準備。
馬建國在休養後,精神狀態稍有好轉,雖然無法高強度工作,但他的思路依然是項目的指路明燈。他反複強調:“係統...必須留有‘哭聲’的通道...不是用來攻擊,是讓人...永不忘記...技術的代價...”
他的意思是,係統應包含某種倫理警示機製,或許是一段經過處理的、不侵犯隱私但能傳達出技術濫用後果的抽象化“琥珀”信號,讓使用者和開發者都能時刻保持對技術的敬畏。
在研討會召開的前一周,“根須”係統的第一個原型機,終於在一陣緊張的氛圍中,調試成功。它看起來比金橡樹的設備更樸實,甚至有些笨重,但其背後蘊含的理念,卻沉重而閃耀。
張淑芬撫摸著這台凝聚了無數心血的機器,她知道,這將不僅僅是一次技術展示,更是一場關於未來道路的宣言。
他們即將帶著“根須”,闖入由巨頭和規則製定者把持的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