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

字數:2173   加入書籤

A+A-


    研討會的僵局顯然激怒了金橡樹背後的力量。他們意識到春風團隊及其代表的理念正在成為一個麻煩的障礙。常規的商業競爭和輿論打壓效果有限,他們決定采取更狠辣的手段——釜底抽薪。
    幾天後,知學網和春風軍工實驗室幾乎同時遭到了致命打擊。
    先是知學網的服務器托管商突然單方麵終止合同,理由是“涉及敏感數據爭議,需配合調查”,要求其在24小時內遷出服務器,否則將斷網停機。緊接著,為他們提供雲計算支持的另外兩家國內廠商也以類似理由婉拒了服務。
    與此同時,實驗室的主要元器件供應商紛紛來電,表示之前簽訂的供貨合同因“不可抗力”無法履行,後續訂單也無法保證。甚至連一些基礎的電子元件都采購受阻。
    這是一次精準的、全方位的供應鏈絞殺。對方利用了其在商界和某些層麵的深厚影響力,意圖在物理上扼殺春風團隊的運營基礎。
    “他們想把我們連根拔起!”劉明輝氣得臉色發白。沒有服務器,知學網即刻癱瘓;沒有元器件,實驗室的研發和“根須”原型機的迭代立刻中斷。
    團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臨時尋找新的托管商和供應商需要時間,而對方顯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時間。李將軍方麵雖然提供了情報,但這種純粹商業層麵的擠壓,軍方不便直接幹預,否則反而會授人以柄,說他們以公權力幹預市場。
    絕望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群體站了出來——春風學校的學員們,以及那些被他們幫助過的老人們。
    消息不知怎麽泄露了出去(或許是團隊裏某個學員無意中說起,或許是有意的策略),老人們炸鍋了。他們不懂什麽服務器、元器件,但他們懂得有人要奪走他們剛剛熟悉的、能帶來便利和溫暖的聯係方式,要奪走張校長這群真心為他們好的年輕人事業。
    陳奶奶第一個拄著拐杖找到了街道辦事處。接著,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行動。他們不像年輕人會在網上發帖呐喊,但他們有最傳統也最有效的方式。
    他們成群結隊地去找社區書記、區長信箱投信、甚至互相攙扶著去了相關的部門辦公室,不吵不鬧,就是坐著,用最樸實甚至有些絮叨的語言,講述知學網和春風學校給他們生活帶來的變化,詢問為什麽有人要為難這些好人。
    “小張校長她們容易嗎?一把火燒光了從頭再來,就為了我們這些老頭子老太太能跟上時代,不給兒女添麻煩,這有什麽錯?”
    “那個金什麽樹,送的東西是好,可用著心裏不踏實!還是知學網好,有啥不明白的,真有人耐心教!”
    “你們不能看著好人被欺負啊!”
    這股“銀發力量”的爆發,讓相關部門措手不及。處理商業糾紛他們有一套流程,但麵對一群情緒激動、道理又占著幾分的老人,任何強硬手段都可能引發更大的社會問題。媒體的嗅覺是靈敏的,開始有記者關注到這背後的故事。
    壓力開始反向傳導。
    同時,林小雨想出了技術上的應對方案。“服務器不是問題!”她眼神發亮,“我們用‘根須’的理念本身來解決!發起一個‘分布式根須節點’計劃!”
    她迅速編寫了一套簡易的客戶端程序,號召所有知學網的用戶誌願者,在個人的電腦、樹莓派甚至閑置手機上安裝,貢獻出一點點算力和存儲空間,形成一個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網絡來暫時托管知學網的核心服務。雖然性能無法和大型服務器相比,但足以維持最基本的社區交流和內容訪問。
    “這就是‘根須’!每一台設備都是一個節點,深深紮在用戶當中,他們想徹底摧毀,除非把所有人的設備都砸了!”林小雨興奮地說。
    老人們的行動和技術上的奇招,暫時頂住了這波致命的供應鏈打擊。雖然困難依舊巨大,但團隊士氣大振。他們看到了自己紮根的土壤所蘊含的力量。
    張淑芬看著社區裏那些白發蒼蒼的身影,眼眶濕潤了。她再一次意識到,她們所守護的,值得她們付出一切去抗爭。
    然而,她也知道,對方的攻擊絕不會停止。下一次,隻會更加凶猛。她想起李將軍的話,有些層麵的戰鬥,需要不同的力量。或許,是時候主動出擊,去尋找更多分散的“根須”,結成更廣闊的同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