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回爐
字數:3645 加入書籤
處暑後的悶熱黏在皮膚上,軋鋼廠結晶體車間的封條開始卷邊。廠辦會議室的電扇吱呀轉著,卻吹不散文件堆裏的燥熱。新到任的總工老魏推了推眼鏡:“部裏要求重啟結晶項目,前線需要防輻射裝備。”
何雨柱盯著複產方案,紙頁上的安全條款密密麻麻如蛛網。最後一行小字寫著:項目負責人李小剛——小李的全名,還圈在看守所裏。
“換人。”新書記敲桌子,“讓老趙頂上。”
老趙正在車間除鏽,扳手咣當掉地上:“我哪懂結晶?就會燒爐子!”
技術檔案室落了鎖。保管員說鑰匙在鄭幹事案卷裏,案卷已移送最高法院。小李的俄文筆記倒還在,但第37頁被撕了——正是結晶培育的核心公式。
轉機來自一通越洋電話。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研究所願意提供技術援助,條件是用結晶樣本交換。談判代表是小李的俄文老師伊萬諾維奇,視頻裏他舉著泛黃的照片:1962年,他和中國學生在軋鋼廠的合影。
新書記卻否決了:“不能用國家資產做交易。”秘密交易仍在進行。老周女兒通過校友關係,用三克結晶樣本換回一箱資料——走的是國際郵政包裹。
包裹拆開時全場沉默。資料全是俄文,唯一能翻譯的小李還在拘留所。老趙對著圖紙比劃:“這爐子……要陶瓷內膽?”
土法燒製開始。窯爐溫度不夠,燒出的陶瓷胎裂如龜背。老周女兒想起父親日記提過:民國時期的景德鎮瓷摻骨粉耐高溫。
試驗品用了老周的骨灰。燒出的陶瓷膽完美無瑕,敲擊聲清越悠長。軍工代表盯著膽壁細微的星芒:“這光澤……像結晶體的折射。”
第一爐結晶順利產出。檢測報告卻讓人心驚:放射性超安全值五倍。調查發現是鈾原料純度不足——鄭幹事當年采購的劣質鈾礦還有庫存。
全線停產整改。老魏總工連夜計算新配方,算盤珠響到天明。結論是需要高純度稀土做中和劑,全國隻有包鋼有貨。
采購科帶回壞消息:稀土列為戰略物資,需軍委特批。批文卡在某個環節,據說經辦人是鄭幹事的老上級。
秘密運輸隊還是出發了。卡車扮成運菜車,稀土藏在土豆筐裏。途中遇交警查超載,一筐土豆翻倒,綠色稀土粉撒了一地。
“完了!”押車的老趙癱坐在地。交警卻幫忙掃起稀土:“這化肥顏色真鮮亮。”
危機化解了,新問題接踵而至。結晶爐控溫需要精密儀表,全廠隻有小李工段有這種設備——但車間貼著封條。
深夜,何雨柱帶人撬鎖。儀表盤紅燈閃爍,提示最後一次使用記錄:正是泄漏事故當天。數據打印條顯示:小李手動超調了溫度,像是故意引發泄漏。
證據對小李極其不利。他的審訊錄像裏,審訊員突然問:“為什麽故意製造事故?”
小李低頭不語,手指在膝蓋畫化學式。
真相在老周日記裏浮現。最後一頁寫著:“小李發現結晶會變異,必須銷毀。”日期是泄漏前一天。
項目陷入僵局。部裏天天催進度,新書記急得嘴起泡。老趙在廢料堆翻找,突然舉起塊結晶疙瘩:“這玩意……自己在長!”
疙瘩是泄漏事故的殘留物。實驗室發現它仍在緩慢增殖,吞噬著周圍的金屬廢料。更神奇的是:它的放射性持續衰減。
“自我淨化!”老魏激動得摔了眼鏡,“這才是該走的路子!”
新方案獲得通過:用廢料喂養結晶,等放射性達標再采集。廠區西北角劃為培育區,圍欄上掛滿輻射標誌。
效果出乎意料。結晶群生長如珊瑚礁,廢料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附近村民卻來抗議:放養的羊吃了變異草,產崽長著六條腿。
賠償金掏空廠裏積蓄。新書記召集下崗分流會,會議室吵成菜市場。隻有何雨柱沉默——他盯著窗外的結晶叢,發現它們正朝著廢水池方向生長。
監測組挖開地下,驚得鐵鍬脫手:結晶根係已包裹廢水主管道,裂縫處被堵得滴水不漏。取樣檢測顯示:根係富集的重金屬濃度超高,但結晶本體純淨如水晶。
“它在自我犧牲……”老周女兒哽咽著說,“像我爸那樣。”
技術路線徹底調整。新培育車間建在廢水池上,結晶直接淨化汙水。出口產品貼上綠色標簽:每售出一克結晶,淨化一噸廢水。
國際訂單雪片般飛來。日本客戶追加十倍訂單,說要用於福島核汙染處理。德國派來專家組,盯著結晶根係驚歎:“這簡直是特斯拉線圈!”
慶功宴上,新書記卻收到部裏警告:嚴禁技術外流。第二天海關扣留出口貨物,理由是“疑似核材料”。
糾紛持續數月。國際法庭最終裁定:結晶屬新型環保材料,放開貿易限製。判決書送達那天,小李無罪釋放。
他回廠第一件事是去看結晶車間。手指撫過培育槽時,槽壁突然亮起幽藍脈絡,像在歡迎舊友。
“它認得你。”老周女兒輕聲說。
小李搖頭:“它認得所有善待它的人。”
部裏新指示來了:擴大生產,建全國最大結晶培育基地。拆遷通知貼到家屬區,補償標準低得驚人。這次帶頭抗議的,竟是剛出獄的小李。
矛盾在推土機進場時爆發。工人和村民手拉手護著結晶叢,防暴警察的紅旗與輻射標誌黃旗交織如戰場。
新書記突然叫停。他走到結晶叢前,摘下手表扔進去——這是鄭幹事當年送的禮,表盤帶夜光放射性。結晶絲立刻纏繞手表,幾分鍾後吐出團灰燼。
“拆吧。”新書記對村民鞠躬,“我們遷廠。”
新廠址選在荒蕪的鹽堿地。奠基儀式上,小李鏟起第一鍬土,下麵露出民國時期的鐵軌——正是當年運送鈾礦的專線舊址。
結晶車間在新廠率先建成。通風係統用的是潛艇技術,觀察窗鑲著防輻射玻璃。第一批產品出廠時,包裹結晶的絲綢上繡著中文:淨。
老趙退休了。他的告別禮是塊結晶鎮紙,內封著1978年第一爐合格彈殼的碎屑。陽光透過時,會折射出彩虹光斑。
小李開始寫書。稿紙攤在老周墓前,風吹起頁角時,像有人在幫他翻頁。
廠區最後的梧桐樹被移栽到新廠。樹根裹著舊廠的土,土裏混著結晶粉末。春天來時,樹梢新葉泛著金屬光澤,鳥巢裏墊著鈾水槽的老苔蘚。
何雨柱最後一次巡視舊廠。廢墟中有藍光閃爍,是野生結晶叢在生長。它們爬滿斷壁殘垣,像大地愈合的傷疤。
卡車駛離時,他回頭望去。整個舊廠區藍瑩瑩的,如沉入海底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