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淬煉
字數:4577 加入書籤
調查組進駐軋鋼廠的第三天,廠區氣氛凝重得像暴雨前的悶熱。何雨柱一早就被叫到臨時設立的調查辦公室,房間裏的空調開得很大,與窗外的酷暑形成鮮明對比。
調查組組長姓吳,是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手指關節粗大,像是常年在一線工作留下的痕跡。他讓何雨柱坐下,遞過一杯涼茶。
“何科長,這幾天我們查閱了廠裏近五年的技術檔案。”吳組長的聲音平和,但眼神銳利,“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
何雨柱靜靜等著下文。
“鈾蓬技術的應用,比正式批複早了整整兩年。”吳組長推過一份檔案,“這是1979年的設備改造記錄,顯示三台主要機床已經接入鈾蓬能源網絡。”
檔案上的簽字確認欄,赫然是何雨柱的名字。
“當時是試驗階段,”何雨柱解釋,“王總工親自指導,有備案。”
吳組長點點頭,又推過另一份文件:“那麽去年三號機組事故呢?報告說是設備老化,但我們發現事故前一周,鈾蓬能源輸出有異常波動。”
何雨柱感到後背發涼。這些細節連他自己都快忘了,調查組卻在短短三天內全部挖了出來。
“波動原因查明了,”他說,“是電網負荷突變導致的。”
“是嗎?”吳組長從文件夾裏抽出一張照片,“事故當天,這個人在三號機組附近出現過。”
照片上是個模糊的身影,但何雨柱一眼就認出來了——許大茂。這個本該在服刑的人,怎麽會出現在事故現場?
“他刑滿釋放了,”吳組長仿佛看穿了他的疑問,“就在事故前一周。”
接下來的詢問持續了兩個小時。吳組長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從技術細節到人事安排,似乎要把軋鋼廠翻個底朝天。何雨柱一一作答,但心裏明白,調查組的來意絕不簡單。
中午回到辦公室,小李已經在等著了,臉色蒼白。
“何叔,他們找過我了。”年輕人聲音發顫,“問的全是鈾蓬技術的問題,還特別問了火星基地的事。”
“你怎麽說?”
“按實說的。但......”小李猶豫了一下,“他們好像對技術細節特別感興趣,尤其是鈾蓬網絡的連接原理。”
何雨柱走到窗前。廠區裏,調查組的人正在各個車間穿梭,不時停下來與工人交談。他們的動作很專業,但總讓人覺得別有目的。
下午,何雨柱去了三車間。老銑床已經修複,但工人們都遠遠躲著它,仿佛那是什麽不祥之物。
“沒人敢用,”維修班長苦笑,“都說這機器邪門。”
何雨柱親手啟動機床。隨著嗡鳴聲響起,他感受到鈾蓬能量平穩地流動,沒有任何異常。
“機器沒問題,”他對圍觀的工人們說,“是有人在搞鬼。”
“可調查組說......”一個年輕工人欲言又止。
“調查組是來查清真相的,”何雨柱提高聲音,“不是來製造恐慌的。”
他的話起到了一些作用,但疑慮的種子已經種下。隨著調查的深入,廠裏的流言越傳越離譜。有人說鈾蓬技術會讓人得怪病,有人說火星基地其實是外星人的陰謀。
最讓何雨柱擔心的是小李的狀態。年輕人越來越沉默,經常一個人躲在實驗室裏,對著鈾蓬接口發呆。有時何雨柱去找他,會發現他在自言自語,說的都是些聽不懂的技術術語。
一天深夜,何雨柱被緊急呼叫驚醒。值班員報告說能源站出現異常能量波動,幅度超過了安全閾值。
他趕到控製室時,小李已經在那裏了。年輕人眼睛發亮,興奮地指著屏幕:“何叔,你看!這不是故障,是信號!”
屏幕上,能量波動呈現出規律的脈衝模式,像是某種編碼。
“哪裏來的信號?”
“火星!”小李激動地說,“是小滿他們!他們在嚐試新的通訊方式!”
何雨柱仔細研究脈衝模式,確實與常規的事故波形不同。更神奇的是,當他將手放在鈾蓬接口上時,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外來的意識流——溫暖而急切,確實是小滿的風格。
“他們在警告我們,”小李解讀著脈衝信號,“地球上有組織在試圖控製鈾蓬網絡。”
就在這時,控製室的門被推開。吳組長帶著幾個人站在門口,臉色嚴肅。
“何科長,我們監測到異常能量爆發,”吳組長說,“請解釋一下。”
何雨柱還沒開口,小李突然說:“這不是異常,是通訊嚐試。火星基地在向我們發送警告。”
吳組長的眼神變得深邃:“警告什麽?”
“警告有人要竊取鈾蓬技術,”小李毫不畏懼地迎上他的目光,“一個叫‘新普羅米修斯’的組織。”
聽到這個名字,吳組長身後的一個年輕人明顯震動了一下。這個細微的反應沒有逃過何雨柱的眼睛。
“有意思,”吳組長不動聲色,“你們繼續監測,有情況隨時報告。”
調查組離開後,何雨柱問小李:“你怎麽知道‘新普羅米修斯’?”
年輕人愣了一下:“我......我也不知道,突然就想到了這個名字。”
更奇怪的事情發生在第二天。何雨柱在整理王總工的舊資料時,發現了一張老照片。那是1978年的技術團隊合影,年輕的王總工站在中間,旁邊是......
何雨柱眯起眼睛。那個站在王總工身邊的年輕人,雖然模樣稚嫩,但五官分明就是現在的吳組長。
他立即去找廠裏的老檔案員。老人戴著老花鏡看了半天,肯定地說:“沒錯,這是吳建國嘛!當年跟王總工搞研究的助手,後來調去北京了。”
何雨柱感到一陣眩暈。如果吳組長就是當年的吳建國,他為什麽要隱瞞這個身份?調查組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麽?
當晚,他獨自留在辦公室,再次嚐試通過鈾蓬網絡聯係小滿。這次的過程異常順利,仿佛有人暗中清除了網絡中的障礙。
小滿傳來的信息很簡短:“小心偽裝者。信任直覺。”
第二天一早,吳組長又來了。這次他直接攤牌:“何科長,我就不繞彎子了。上級對鈾蓬技術很重視,但最近發生的一係列事件,讓有些人產生了疑慮。”
何雨柱靜靜聽著。
“有人認為,鈾蓬技術太危險,應該封存。”吳組長盯著他的眼睛,“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國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
“你怎麽看?”
吳建國——現在何雨柱確定他就是王總工當年的助手——露出一個複雜的笑容:“老師去世前對我說過,技術本身沒有善惡,關鍵在於用它的人。”
他從公文包裏取出一份泛黃的文件:“這是老師最後的研究筆記,當年被認為太過激進而被封存。但現在看來,他預見了很多事情。”
何雨柱翻開筆記,第一頁就讓他震驚:“鈾蓬網絡具有自我意識?這怎麽可能!”
“老師認為,鈾蓬不是單純的能源,而是一種生命形式。”吳建國的聲音帶著敬意,“它選擇與人類共生,但我們中有些人,想把它變成武器。”
筆記最後一頁,畫著一個奇怪的符號——正是“新普羅米修斯”的標誌。旁邊有一行小字:“警惕此組織,他們已滲透各級機構。”
何雨柱抬起頭,與吳建國對視。兩人眼中都有同樣的憂慮。
“調查還要繼續,”吳組長站起身,“但方向要變了。我們需要你的幫助,何科長。”
他離開後,何雨柱久久坐在辦公室裏。窗外的鈾蓬能源站發出柔和的藍光,像是在默默守護著這個秘密。
小李悄悄走進來:“何叔,我破解了部分脈衝信號。火星方麵說,有一個‘鑰匙’......”
“什麽鑰匙?”
“啟動鈾蓬網絡真正潛能的鑰匙。”小李的眼睛在黑暗中發光,“而鑰匙就在軋鋼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