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國產空氣懸掛的曙光
字數:6810 加入書籤
“接下來你們幹好幾件事。
一是往海外建倉,阿裏巴巴國際站或著跨境電商平台對接第三方倉服務商,提前發運車輛過去建立倉庫,將咱們出口一個月的海運物流,縮短到一個星期內,相關的出口產品認證不要漏。
二是單獨成立外貿團隊,咱們的星辰牌老頭樂不光要上架阿裏巴巴國際站,還要盡快上架亞馬遜和其他三方國際平台,讓老外盡量能輕易看到和搜索到咱們的產品。
三是針對歐美那邊的道路標準,開發新車型和將現有車型生產進行整改,加上發達國家規定的反光條、三點式安全帶標準、還有外觀標識這些,為了方便產能利用,全部都以此標準生產就行。
……”
許易一連指示了好幾條,讓劉勝軍記下。
現在跨境電商早就進入“海外倉元年”,漂亮國的倉儲、物流、合規環境完全支持國內賣家建倉,做到這點並不麻煩。
服務商負責庫存管理、和訂單發貨,很適合初期發展。
眾所周知。
國內對於老頭樂是沒有任何規範標準的。
但國外不一樣。
人家有正規的低速代步車標準。
所以接下來,星辰開發的新車,包括現有的車型都將擁有合規的“國際標準”!
這樣不光能在國內賣,同樣也可以在國外賣。
而且對於國內市場來說,也不算一件壞事,畢竟安全標準都是通用的,變相的進步了。
除此之外。
許易又讓廠子這邊單獨開發類似高爾夫球車、和小型觀光車這種,和漂亮國市場幾乎一模一樣的低速款車型。
更方便於單人駕駛,甚至可以讓農婦開進商場買菜的那種。
人家售價五千美刀。
他們運過去頂多一兩千多美刀。
接近的外形和功能,更良好的配置。
這已經不能用劃算來形容了,簡直就是工業衝擊。
隻要銷量市場打開了,在進行一定的價格上調,屆時那個利潤哐哐漲,超過國內幾倍恐怕都不是問題。
畢竟。
國內市場這邊還是太卷了。
……
“是!許總,我馬上去辦!一定把咱們國際市場開拓的任務發展好!”
劉勝軍語氣激動,立刻應聲道。
一瞬間,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眼角都濕潤了!
眼看國內市場都縮圈成這樣了,廠子每況日下,沒想到海外市場迎來了新的轉機!
必須的大力開拓!
把產能拉滿,狠狠地撈境外市場的刀樂!!
……
掛了電話。
許易沒去想太多境外老頭樂的事情。
看了一眼落地窗外的景色。
然後則是抬起一份紙質檔案,翻看起長春孔輝的資料。
當前的長春孔輝,還是一家汽車底盤工程設計公司。
而他們剛成立注冊的“浙江孔輝”,也就是專為產業轉型做的嚐試,這家公司大約有六七十號人,90%都是研發和設計人員以及負責機械部件的業內人士。
這家公司完全獨立運作,專門隻從事研發空氣懸掛,也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孔輝科技”。
不過現在的情況卻有點慘。
連投資都拉不到。
很多投資人,對空氣懸架這個產品都不太感冒。
空氣懸掛畢竟不是熱門的鋰電池、半導體,自動駕駛、智能化……
和這些看起來好掙錢,有大市場前景的類別不沾邊。
對於供應鏈硬件公司來說,最關鍵的就是“第一個客戶”。
特別是有技術方案和雛形,但結果沒競標上,或者中途出現量產問題,那兩三年的苦工都要白費,公司基本可以宣告炸了。
“許總,機票訂好了。
通過聊天交談,孔輝科技的負責人聽說咱們星辰汽車對國產空氣懸掛感興趣,最近一周連續發了四封郵件,其中還包括他們部分自研空氣懸掛的技術細節PPT。”
王景明笑著道,從這方麵看,對方的誠意還是相當足的,甚至表現得有點急不可耐。
沒辦法啊,相對其他的大類別來說。
這種底層的、小眾的硬件研發,一直都是不被人看好的。
就算搞出來了,如果相比國外高端的空氣懸掛沒有太大優勢,那恐怕也很難達到掙錢的預期。
“好,那就先出發。”
……
當天下午。
許易帶著助理還有幾名高管從公司出發。
剛下了飛機,便有專人接待,隨後抵達了浙江孔輝科技的公司樓。
孔輝科技的董事兼COE是個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眼神看起來很有神采。
郭川和公司的幾名核心高層,鄭重地將許易一行人接待到公司會議室。
雙方進行了第一次的正式接觸。
“許總,容我先介紹一下,這位是公司的機械技術總研發工程師王冕、旁邊這位是家父郭孔輝,也是國內當前唯一從事空氣懸掛研究的工程院院士,另一位是咱們股東和投資負責人丁海濤……”
郭川介紹道。
說實話,他也看過星辰汽車的發布會。
不過當看到許易真人的時候,還是微微震驚了。
太年輕了。
比發布會視頻裏看上去還要年輕。
這個年紀白手起家,幾乎是以一種令人咂舌的速度將一家老頭樂造車廠,滾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在造車領域也算創造曆史了。
之前雙方完全沒接觸過。
而當星辰汽車主動聯係時,他第一反應就是震驚,然後就是驚喜!
這還是第一次有車企主動拋出意向,願意和他們這個“初創團隊”深入了解空氣懸掛的項目。
最近這段時間。
郭川通過人脈,其實一直和汽車行業各個品牌有聯係,甚至先後輾轉了好幾家傳統大廠。
反倒是那種風頭正盛的新勢力,是一個都沒聯係。
原因很簡單。
隻有傳統大廠願意做這種投資,而且也有足夠的資本和底蘊。
新勢力即使是有錢燒的情況,第一選擇還是會找國外的“高端供應鏈”來抬高自己。
這樣才有對外吹噓的資本,以及繼續融資的預期嘛。
不過結果很碰壁啊。
好幾家傳統大廠,對空氣懸掛這玩意壓根不感冒,也沒有采購國產的意向。
他們認為,國產車壓根沒到高端那一步,研發采購了,消費者不買賬那就純血虧了。
對於搞個四五十萬的車型,賣給廣大消費者,大部分國產品牌還是沒這個自信的。
開玩笑!
三十萬的價位都難衝上去。
至於三十萬以下,那就別想了。
空氣懸掛的開發成本和采購成本這麽高,壓根不可能搭載啊。
所以就沒有實際用途的意義了。
不光是投資人不看好,傳統品牌的造車大廠也沒一個看好的。
在這其中。
僅有東風汽車內部的高層,給出了還算模棱兩可的回複。
說計劃在兩年內,成立一個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
郭川對此有印象,叫什麽——“嵐圖”。
而且還是大型新能源車,重量在3.4噸以上。
這個噸位,傳統的機械懸掛應對起來極其吃力,在整車工程上又有減重的需求。
所以說非得上空氣懸掛不可。
為此。
郭川大力遊說,但對方主要意向,還在“大陸集團”穩定供應的空懸這邊搖擺,畢竟進口的是現成的,也是“高端”的象征。
而國產這邊。
那很尷尬了……
他們暫時連個手搓樣品,都拿不出來。
充其量隻能拿出一個半成品加完整的技術企劃。
要搞定整套係統,起碼還要一年以上的穩定開發。
也就在這個時候。
星辰汽車的團隊到了。
“許總好。”“許總您好……”
孔輝科技的核心成員,紛紛與許易握手。
許易一一微笑回應,然後將目光落在那位頭發花白的老院士上,眼神不禁放光。
孔輝科技的技術團隊,還有這位汽車工程院士,算得上妥妥以技術驅動的團隊,而且還是專攻汽車底盤工程係統,加上未來的空氣懸掛整套係統供應。
也就是說星辰汽車要是吸納了這個團隊,那將來整車的底盤到減震係統,算是徹底完整了。
“郭院士您好,久仰大名了。”許易鄭重的與其握手。
麵對這名頭發花白,仍研發奮鬥在一線的汽車工程領域的泰鬥級人物,表達出了充分的敬意。
“許總你好,郭川和我說了貴方的意想,不知道你們想了解國產空氣懸掛的哪方麵?是想做技術投資,還是進行項目采購?”
郭孔輝今年已有八十多歲,不過老院士看起來精神頭很足啊。
很中氣十足的說道。
“技術方麵我們尚有難點,主要是橡膠配方和簾線工藝,特別是橡膠工藝還需要長時間的優化,可能達不到威巴克、大陸那種高端空懸的耐用性……
ECU控製單元也還沒做,需要實時處理車身傳感器的數據,還得主機廠來配合。
所以說目前還在中期階段,我們也有相關的國產半成品樣品可以供給主機廠檢驗……”
一番話,直接將當前的技術進度給披露出來。
沒有任何的吹噓和誇大。
事實上,底層硬件供應鏈研發,也很難吹。
畢竟許易是帶了自己的技術團隊,在場的都是造車行業的精深人士,能不能用,和量產有哪些問題,一看就知道了。
還不如直接擺明了講出來。
國產空懸目前就是這個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