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 章 阻力很大
字數:6920 加入書籤
一轉眼李毅飛來陰鐵市已經有一周時間了。
周一上班,李毅飛就把辦公室主任周建斌叫了過來。
“周主任,坐。”李毅飛從文件上抬起頭,語氣平和,“我來這幾天,聽了匯報,也看了些材料,對政法委的整體工作有了個大概了解。
不過,涉礦領域的矛盾糾紛是陰鐵市的重點難點,我想做個專題調研,麻煩你把近三年全市涉礦領域的信訪匯總分析報告、重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台賬,還有法院受理的涉礦案件統計整理一下,拿給我看看。”
周建斌臉上立刻堆起笑容:“好的好的,李書記您真是深入細致!
我馬上就讓下麵人去整理。不過……”他麵露難色,“這些材料分散在各個科室,有些可能還在歸檔,需要點時間搜集匯總。”
“理解。”李毅飛點點頭,看似隨意地補充道,“這樣吧,明天下午下班前拿給我,應該夠時間了吧?”李毅飛的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意味。
周建斌愣了一下,連忙點頭:“夠,夠!我抓緊辦,明天下午一定送到您桌上。”
“辛苦了。”李毅飛笑了笑,轉而問道,“對了,研究室的老劉——就是那位頭發花白的科長,叫什麽來著?
我看他像是個老政法,研究問題應該比較透徹。”
“劉建軍,劉科長。”周建斌接口道,“在政法委幹了快二十年了,確實老資格,理論水平很高。”
“好,一會兒請劉科長過來一下,我想聽聽他對當前政法工作如何更好服務全市發展大局,特別是理論上的一些思考和研究。”李毅飛找了個無可推卸的理由。
周建斌應聲而去。不一會兒,研究室科長劉建軍敲門進來。他穿著半舊的中山裝,步伐沉穩,眼神裏透著老知識分子的認真勁兒。
“李書記,您找我?”
“劉科長,請坐。”李毅飛起身給他倒了杯水,態度謙和,“我剛來,很多情況不熟悉,特別是理論層麵。
聽說您是政法委的老資格,理論研究功底深,想聽聽您的看法,咱們當前的政法工作,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有沒有可以提升的空間?”
劉建軍顯然有些意外,沒想到新書記第一個單獨深談的會是他這個“閑散”科室的人。
他推了推眼鏡,沉吟片刻,開口卻十分謹慎:“李書記過獎了。
理論最終要服務於實踐。
陰鐵的情況特殊,礦產資源型城市,曆史包袱重,新矛盾也多。
政法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首要原則,這個‘大局’就是發展和穩定。”
他的話四平八穩,幾乎挑不出錯。但李毅飛注意到,當他說到“曆史包袱”和“新矛盾”時,語氣略有加重。
“是啊,發展和穩定是硬道理。”李毅飛表示讚同,引導著話題,“那在你看來,像涉礦糾紛這類影響穩定和發展的老大難問題,從理論研究和製度設計上,有沒有可能找到一些突破性的解決思路?
總不能老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吧?”
劉建軍沉默了一會兒,緩緩說道:“理論上,完善的法治環境、公平的利益分配機製、暢通的訴求表達渠道,是根治之道。
但落實到具體…牽扯太多,需要久久為功。”他看了一眼李毅飛,又補充了一句,“有些問題,積弊已久,盤根錯節,調研可以,真正推動解決,需要極大的政治智慧和魄力,甚至…代價。”最後兩個字,他說得很輕。
李毅飛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謝謝劉科長,你的話很有啟發。
以後在研究方麵,還要多向你請教。”
送走劉建軍,李毅飛的心情略顯沉重。“代價”二字,在他心頭揮之不去。
下午,李毅飛突然提出要去市信訪大廳“隨機接訪一天”,體驗一線工作。
王卓聞訊很快趕了過來,笑著說:“李書記,您真是體察民情啊!
不過信訪大廳人多嘴雜,情況也複雜,要不我先讓他們安排一下,選幾個有代表性的案例…”
“不用特意安排。”李毅飛擺擺手,“就是隨機聽聽,才能聽到最真實的聲音。
王書記你忙你的,不用陪我,有周主任和信訪辦的同誌在就行。”
王卓卻堅持道:“那怎麽行,您第一次去,我肯定得陪著。”他顯然不放心。
信訪大廳裏人頭攢動,各種方言口音交織在一起,帶著焦慮和期盼。
李毅飛的到來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他在接訪窗口坐下,王卓、周建斌和信訪辦主任陪在兩側。
來訪群眾反映的問題五花八門:房產糾紛、勞務糾紛、鄰裏矛盾…李毅飛耐心傾聽,不時詢問細節,並叮囑工作人員詳細記錄,按程序辦理。
期間,一位老大娘情緒激動地訴說自家房屋被震裂,懷疑是附近礦山放炮所致,投訴多次無果。
李毅飛仔細詢問是哪家礦山,大娘語焉不詳,隻說“很大的礦”,旁邊的工作人員立刻插話解釋:“大娘,這事歸國土和安監部門管,我們有記錄,會轉交過去的…”幾乎是不由分說地把大娘勸去了其他窗口。
李毅飛皺了皺眉,但沒說什麽。
接著,一個中年男人湊過來,想說什麽,看了看旁邊的王卓和周建斌,欲言又止,最後隻含糊地說了一句“礦上幹活,錢不好拿…”就被工作人員以“勞動糾紛請走勞動仲裁渠道”引導開了。
接訪間隙,李毅飛起身去洗手間。
王卓本想跟著,被李毅飛以“隨便走走,透口氣”拒絕。
在洗手間,他正好碰到正在洗手的楊誌剛。
“李書記。”楊誌剛恭敬地打招呼,目光快速掃過周圍。
“楊科長。”李毅飛點點頭,走到他旁邊的洗手池。
就在兩人擦肩而過的瞬間,李毅飛感覺手心被塞進了一個小紙團。
楊誌剛的動作極快,幾乎難以察覺,他同時壓低聲音急速地說了一句:“李書記,小心錄音。”然後便若無其事地抽出紙巾擦手,快步走了出去。
李毅飛麵不改色,握緊紙團,完成洗手動作,也走了出去。
回到辦公室,反鎖上門,李毅飛展開那張皺巴巴的紙條。
上麵隻有幾個潦草的字:“LS20160315夜 翠湖苑7棟”。LS顯然是隆盛縮寫,20160315是一個日期,翠湖苑是陰鐵市有名的高檔別墅區。
他的心猛地一跳。楊誌剛冒了極大風險傳遞這個消息。
這很可能是指去年3月15日夜晚,在翠湖苑7棟發生過與隆盛相關的重要事件。
他沒有立刻行動,而是先嚐試在內網係統查詢“LS20160315”相關的任何信息,結果毫無收獲。
他沉吟片刻,打電話給法院的一位副院長,以調研典型案例為名,閑聊中提及:“我聽說去年好像有個涉礦的案子,編號好像是LS開頭的…具體記不清了,你們係統裏有沒有印象?”
對方在電話那頭查詢了片刻,回複道:“李書記,沒查到LS開頭的案號啊?是不是記錯了?或者是公安那邊的編號?”
“可能是我記錯了,沒事,麻煩你了。”李毅飛掛了電話,眼神銳利起來。
法院副院長那邊的疑惑不像裝的,但這個編號的存在,顯然更為敏感。
下午,他按計劃與公安局長張立軍進行工作會談。
張立軍穿著警服,坐姿筆挺,匯報起來中氣十足,重點突出了近期破獲的幾起大案要案和治安整治成效。
“涉礦區域的治安呢?”李毅飛忽然問道,“比如原材料盜竊、非法開采、還有因為勞資糾紛、環保糾紛引發的群體事件,這塊壓力大不大?”
張立軍哈哈一笑:“李書記放心!礦區的治安一直是我們的重點。
有組織的盜竊開采基本打掉了,剩下的都是小毛賊,不成氣候。
至於糾紛嘛,確實有,工人和村民,有時候和企業鬧點矛盾,都在可控範圍內,我們一出麵,基本都能摁住。
隆盛那邊前幾天還有點小摩擦,王書記親自去處理的,已經沒事了。”
“摁住?”李毅飛捕捉到這個詞,“張局長,我們的目標是化解矛盾,而不僅僅是摁住。
公安機關在處理這類糾紛時,怎麽平衡維護企業正常生產和保護群眾合法權益的關係?”
張立軍收斂了笑容,身體微微前傾:“李書記,您這話說到點子上了。
平衡很重要!像隆盛這樣的重點企業,是咱們市的稅大戶,牽扯多少就業和社會穩定?
我們的原則是,堅決保障企業合法生產經營,對於無理取鬧、借機敲詐的,堅決依法打擊!
當然,群眾的合理訴求也會通過正規渠道反映解決。”他的話滴水不漏,但立場鮮明地站在了企業一邊。
李毅飛點點頭,沒再追問。
晚上,李毅飛以散步為由,走出了市委家屬院。
他看似隨意地走著,方向卻是朝著翠湖苑別墅區。
別墅區管理嚴格,他無法進入,但在外圍,他能看到7棟是一棟位置相對僻靜的二層別墅。
他在對麵街心公園的長椅上坐了一會兒,觀察著進出車輛和人員。
大約半小時後,一輛黑色的奧迪A6駛入別墅區,車牌號他依稀記得下午在公安局院子裏見過,似乎是張立軍的座駕。
又過了十幾分鍾,王卓那輛半舊的帕薩特也開了進去。
李毅飛的心沉了下去。楊誌剛的紙條信息被印證了。
他沒有停留,起身離開。
回到住處,他反複回想晚上的發現。張立軍和王卓同時出現在這個敏感地點,絕非巧合。LS20160315夜,翠湖苑7棟,這個代碼背後,一定隱藏著重大秘密。
他嚐試用加密網絡查詢去年3月15日本地新聞,隻有幾條無關緊要的時政報道和社會新聞。一切似乎都被抹得很幹淨。
就在這時,他的私人手機響了,是市委書記姚達天。
“毅飛啊,沒打擾你休息吧?”姚達天的聲音聽起來很親切,“聽說你今天去信訪大廳接訪了?
還找了老劉聊天?怎麽樣,感受如何?”
李毅飛心中一驚,姚達天對他的行蹤了如指掌。“挺好的,姚書記,接了地氣,聽了民聲,很有收獲。
劉科長的理論研究也很有深度。”
“那就好!我就怕你太心急,剛來就撲到具體事務裏。”姚達天語重心長地說,“陰鐵情況複雜,很多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解決起來也急不得。
你是聰明人,有學曆有水平,省委對你期望很高。
當前首要的還是穩,熟悉情況,理順關係,有些敏感領域,步子不妨放穩一點,多看多聽,拿不準的,我們可以多溝通嘛。”
這話聽起來是關心和提醒,實則是一種委婉的警告和敲打。
李毅飛的調查動作,已經引起了注意。
“謝謝姚書記指點,我明白您的意思,一定會注意工作方法,穩紮穩打。”李毅飛恭敬地回答。
掛了電話,李毅飛站在窗前,夜色中的陰鐵市仿佛一頭沉默的巨獸。阻力比他預想的來得更快,也更直接。
楊誌剛為什麽冒險幫他?他是什麽人?張立軍和王卓在翠湖苑7棟密謀什麽?姚達天的“關心”背後又意味著什麽?那個“LS20160315夜”到底發生了什麽?
一係列的疑問和發現,讓李毅飛感到自己正一點點撬動堅冰,但冰層下的暗流洶湧,足以吞噬一切。
越想心越亂,李毅飛在自己的房間裏來回走動,突然,眼睛瞄到了自己帶來的背包,裏麵裝著的是自己那個改裝過的電腦,那顆沉靜的心不自覺的跳動了起來。
原本是想慢慢來的,但是現在的自己是沒人可用,至少要找到可用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