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相信明公
字數:9193 加入書籤
“你說什麽?”
“這是太子的命令?”
“這怎麽可能……”
孫行友當時就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向韓通。
韓通左右看了一下,隨即拉著他大步走到刺史府的後廳,遣散所有人。
“這種事我怎麽會騙你?”
“你也不想一想,若不是太子的意思,我韓通敢這樣做嗎?”
“他趙匡胤會放過我?”
“陛下會饒了我?”
孫行友疑惑道:“可這到底是為什麽啊?”
“太子怎麽會讓你故意破壞趙將軍的計劃啊?”
“這可是北伐,陛下最看重的事情,就算他是太子,破壞了此次北伐,也肯定會被陛下責罰的……”
韓通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道:“我可以告訴你,但你可千萬不能告訴其他任何人,特別是趙匡胤!”
“而且你今後必須與我一起效忠太子殿下,一起效忠陛下……”
孫行友愣了愣:
什麽情況?
我不一直都在效忠陛下嗎?
而且那可是大周太子啊,我能不效忠嗎?
韓通挑了挑眉,似乎一點也不在意孫行友的反應。
其實別看韓通大大咧咧的,他的心眼可不比一般人少,當然趙匡胤等人除外。
韓通一點也不擔心孫行友會把這件事泄露出去。
畢竟這涿州城可是他和自己一同打下的,等於說他孫行友已經被綁在了自己這條船上。
若陛下真的要責罰,自己首當其衝,自然也少不了他孫行友的!
孫行友可不是這麽蠢的人,應當知道如何抉擇。
而且能幫太子殿下發展一個心腹,那也是極好的……
眨了眨那雙微微突出的大眼睛,韓通繼續道:
“老孫,你應該知道咱們那位太子爺是神童吧?”
孫行友點點頭。
他的確知道一些,但畢竟沒有跟隨郭榮身邊,所以隻是一些傳聞。
韓通又道:“我告訴你,咱們這位太子爺那可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神童,簡直就是算無遺策、無所不能……”
韓通繪聲繪色地將郭宗訓的事跡詳細地說了出來。
聽完韓通的講述,孫行友似乎被徹底刷新了三觀,當時就愣在了原地:
“所、所以讓我進攻易州、然後直奔涿州是太子的意思?”
看到孫行友眼睛瞪得比自己還大,那張大的嘴巴都能同時塞下兩個雞蛋。
韓通很滿意,於是又說道:
“所以啊,你目前的這些功勞,可都是太子送給你的!”
“你可別心裏沒數!”
“而且太子還說了,他趙匡胤這次調虎離山之計是肯定行不通的。”
“你接下來可要好好幫我,按照太子的意思布置,日後定然還會有更大的功勞等著你!”
“你放心,太子爺說到做到,我就是最好的證明!”
“若不是太子爺,我韓通怎麽可能這麽快就升為侍衛司副都指揮使?”
“隻要你跟我一起好好效忠太子殿下,將來的前途也一定不可限量……”
孫行友再次愣在了原地,呆呆地看著一臉自信的韓通。
隻感覺自己腦瓜子嗡嗡的!
他當然知道太子是神童!
可不曾想,那位年僅六歲的太子爺竟然能神童到這個地步……
不管怎樣,他韓通有一句話沒說錯:
如果不是太子爺,他根本不可能出兵攻打易州,拿下易州的功勞自然也不會被他撈著。
他也更不會直奔涿州,從一個守邊關的地方刺史,直接參與到陛下最重視的北伐當中。
這可是天大的機會!
畢竟這次北伐可是陛下無比重視的,自己若真的能和韓通一起效忠太子殿下,在後續的北伐中立功,那將來的定能前途無量……
既然提到了太子爺,就不得不說一下郭宗訓。
就在二人議論的時候。
咱們這位太子爺此時在行在大營中剛剛收到了涿州被攻克的消息。
原來,韓通在上午攻下涿州之時,便第一時間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消息送到了郭宗訓這裏。
但收到消息時,郭宗訓卻根本高興不起來。
隻因韓通這個愣貨是以奏報的形式送來消息的,當時郭宗訓正在忙別的事。
奏報竟然陰差陽錯地送到了內閣的三位宰相手中。
於是,三位宰相當時就放下了各自手裏的事情,緊急找到了太子郭宗訓。
“殿下,涿州這麽快就被攻破了,那趙指揮使的那個計策豈不……”
“不行,臣以為必須立刻將這個消息送到陛下那裏!”
“是啊,必須如此,還得盡快通知趙指揮使,讓他及時調整……”
郭宗訓放下奏報,默默歎了口氣:
唉,韓瞪眼啊韓瞪眼,做事得細致啊!
你如此粗心,如何能行?
難怪你在陳橋兵變時會被趙匡胤的心腹王彥升埋伏,不僅自己喪命,更是全家被滅口。
哦,也不對,還有一個兒子在外地幸免於難。
但也隻有這個兒子了!
看來日後真得好好給你培訓培訓了……
郭宗訓看向三位宰相,微微一笑,道:“此事不著急送父皇知曉!”
範質連忙質問道:“太子殿下,此事事關重大,怎能不立刻讓陛下知曉?”
王溥也附和道:“是啊,太子殿下,戰場瞬息萬變,隻有第一時間將消息送往陛下,陛下才能及時調整策略啊!”
“您為何不讓我們通知陛下?”
魏仁浦也出言附和。
笑話!
讓你們通知父皇,那韓通哪有時間按照本宮的意思去布置?
於是笑著說道:“放心吧,這消息不用我們送給父皇,趙指揮使那邊也很快就會知曉。”
“他是這次突襲幽州的總指揮,定然會第一時間將消息匯報給父皇知曉的……”
範質仍舊不罷休:“殿下,趙匡胤那邊說不說是他的事,我們說不說是我們的事!”
“作為臣子,怎能知而不報……”
郭宗訓皺了皺眉,臉色驟變,沉聲道:“怎麽?”
“你們忘了父皇之前是怎麽說的嗎?”
三人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又都呆呆地看向郭宗訓。
說實在的,他們有點被郭宗訓的突然變臉弄懵了。
“父皇說了,他不在時,一切事務全由本宮決斷!”
“你們是不把本宮放在眼裏,還是不把父皇的命令放在眼裏?”
沒辦法,這種時候隻能用高壓政策了。
難怪曆史上趙匡胤陳橋兵變時,沒有多少人誓死護衛郭宗訓的皇位。
除了大勢已去,隻怕也有不少人輕視那位幼君。
不說別的,如今自己都被父皇明確太子監國了,但六歲的年紀,還是讓三位宰相孩視,竟然接連反駁自己的意思……
可他並不知道,三位宰相雖然不理解郭宗訓的這個決定,但對郭宗訓六歲便能展現出帝王般的威嚴,霸氣側漏而心生感慨。
果然,龍種即便再小,生下來就是龍,自然也就天生具有龍的威嚴……
見三人都不說話,若有所思。
郭宗訓轉為又笑了笑,道:“三位老師且信本宮一回,如何?”
三人都再次愣了愣:
老師?
太子爺竟然喊我們老師?
難道他已經願意讓我們當他的老師了?
嗯,這是個好兆頭!
而且太子殿下也沒說錯,趙匡胤趙指揮使肯定很快就會知曉涿州的情況,說不定已經知曉了,然後他必定會在第一時間通知陛下……
想到此,三人臉色漸漸緩和了起來,甚至都開始眸中帶笑。
趙匡胤的確很快就會知道涿州被韓通攻下了。
畢竟有殿前司都虞候石守信親自來往趙匡胤的伏擊地點與涿州。
那可是趙匡胤“義社十兄弟”的拜把子兄弟!
但趙匡胤真的會在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通知郭榮嗎?
才怪呢!
郭宗訓幾乎可以斷定:
趙匡胤絕不會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知父皇。
原因很簡單,這次突襲幽州,他趙匡胤可是立下過軍令狀的!
而且,隻有拿下幽州,他才能拿到這次北伐最重要的功勞,也才有在現在殿前都指揮使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可能!
所以,即便涿州已經被韓通拿下了,趙匡胤也肯定會暫時瞞住這個消息,然後依舊利用涿州與幽州的信息差,來引幽州的守軍出來……
郭宗訓再次收斂笑意,正色道:“三位老師,我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涿州既然已經拿下了,那為了防止遼國援軍趕來後截斷我方糧道,後續的糧草供應,後勤支持,我們必須盡快做出新的調整……”
人一旦忙碌起來,時間就會過得飛快!
下午時,行在大營趙匡胤的營帳中。
趙普臉色陰沉:“衙內,不好了,涿州已經被韓通拿下了!”
“什麽?你怎麽知道……”
“明公臨走前,讓我負責對接那條消息渠道,這消息千真萬確……”
“犬入的韓通,肯定是他搞的鬼!”趙匡義瞬間震怒。
“依屬下所見,未必是韓通,很有可能是太子殿下……”
“又是太子?”
“沒錯,別忘了之前韓通就和明公說過,是太子讓他求明公的,而且之前明公還說過,太子提出了據涿州而圍困幽州的計策,隻不過被陛下給否了……”
“所以,太子是故意讓韓通向兄長求情,然後趁機破壞兄長的計策,他是想搶走屬於兄長的首功?”
說到此,趙匡義頓了頓,又像是想起了什麽,臉色瞬間鐵青,連忙補充道:
“不,他不隻是想搶走屬於兄長的功勞,而想讓兄長受軍法處置,別忘了,兄長可是當著陛下的麵立下過軍令狀的!”
“可惡,這明顯就是在針對兄長!”
“不對,這何止是針對,簡直就是想要了兄長的命!”
“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趙普捋了捋胡須,思忖道:“衙內不必如此激動!”
“涿州這麽快就被拿下,的確會影響明公的計策,但明公並非常人,以他的性格,肯定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
“而且這次是韓通不按照計劃來的,陛下並非是非不辨之人,不會苛責明公的……”
然而,趙匡義卻根本就沒有聽趙普在說些什麽。
他低著頭,目光陰鷙,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突然,趙普話還沒說完,他便兀自喝罵一聲:“無恥小兒,你等著……”
說罷,便憤憤然起身往外走。
趙普愣了愣,連忙開口道:“衙內,你這是要去哪兒?”
趙匡義頭也不回地說道:“我有我的事,不用你管……”
不料,趙普連忙衝上去,緊緊抓著趙匡義的胳膊,正色道:
“衙內,我知道你要幹嘛!”
“你還想對太子下手是吧?”
“明公之所以讓我留下來,就是怕你如此激進!”
“你可千萬別衝動,之前不是和你說過嗎?”
“太子一死,陛下必定會立刻結束北伐,不計一切代價調查太子的死因,到時候我們就更加危險了!”
“而太子隻要還好好活著,陛下就絕不會輕易中斷北伐!”
“隻要北伐還在進行,我們就還有機會!”
“你放心,殿前都點檢的位子一定是明公的,你我的宏願也一定能實現的……”
趙匡義似乎徹底被憤怒衝昏了頭,憤怒地甩開趙普,怒道:
“機會?”
“還有什麽機會……”
趙普猶豫了片刻,深吸一口氣,湊到趙匡義耳邊,壓低聲音道:
“衙內莫急!”
“隻要北伐還在繼續,陛下就一定會有親上戰場的時候。”
“在行營時,太子能提防!”
“但在戰場上,太子可就提防不了了……”
趙匡義猛地一怔,震驚地看向趙普,顫抖道:“你、你難道要刺殺陛下……”
趙普搖了搖頭:“非也,在明公成為殿前都點檢之前,陛下不能死!”
“所以還是我們之前的那個計劃……”
“這件事隻有你知我知,明公都不能知道,切記……”
“而且我們必須要相信明公,以他的能力,一定能讓計劃順利完成,奇襲幽州的功勞一定會是他的……”
……………………………………
說明:
孫行友(902年 981年),莫州清苑人,是五代十國至北宋初年的武將,經曆了後晉、契丹、後漢、後周、北宋五個朝代。
據《宋史?孫行友傳》記載,孫行友家世代務農,後以巫術聚民起家。宋初,孫行友被加封為同平章事。後來想割地自治,被趙匡胤圈禁,殺了他不少部下。
建隆四年秋,他才被放出來,重新起用為右龍武軍將軍。乾德二年,遷右監門衛大將軍,又改左龍武軍大將軍。太平興國六年卒,年八十,贈左衛上將軍。
史書評價其為複雜多麵的之人,善於利用機會壯大自己,軍事能力突出,但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投機性。
他後期的經曆,也間接體現了趙匡胤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