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暖玉藏秘,雪夜傳心
字數:6120 加入書籤
雪後初晴的晨光,透過王府書房的冰裂紋窗,落在案上那方端硯上。硯台旁攤著半卷《朔北治略》,是黃玉卿昨夜寫的,墨痕已幹,隻在末尾留了幾處待補的空白。她坐在窗前的圈椅上,指尖摩挲著掌心的暖玉 —— 玉身被常年體溫焐得溫潤,貼在腕間時,能隱約感覺到一絲極淡的暖意,像是有生命般輕輕搏動。
門外傳來輕緩的腳步聲,伴隨著丫鬟 “念北小姐到了” 的通報。黃玉卿將玉攏進袖中,抬眼時,見念北掀著棉簾走進來,身上還帶著室外的清寒,鬢角沾了點未化的雪粒,像落了顆碎星。
“母親。” 念北屈膝行禮,目光掃過書房 —— 書架上的醫書按年代排得整齊,最下層擺著她小時候畫的商路圖;案頭的白瓷瓶裏插著兩支紅梅,是昨日園丁新剪的;牆角的炭爐燃著銀絲炭,暖意不燥,卻將空氣烘得格外安寧。她記得小時候總來這裏翻書,母親從不攔著,隻在她把醫書拿倒時,笑著遞過一塊蜜餞,說 “北兒要先認對字,才看得懂裏麵的門道”。
“坐吧。” 黃玉卿指了指對麵的椅子,丫鬟很快端來一盞熱茶,茶盞還是上次給蕭明軒用的那套白瓷青竹紋,“剛從商行過來?看你袖口沾了墨。”
念北低頭看了眼袖口,果然有塊淡墨漬 —— 是方才核對西域商路賬冊時蹭的。她坐下,捧著茶盞暖手,輕聲道:“嗯,西域那邊傳來回信,說最近有支不明商隊在囤積皮毛,問要不要跟進。”
黃玉卿指尖在案上輕輕點了點,目光落在念北的臉上。女兒今日穿了件石青色襖裙,頭發挽成更顯利落的垂掛髻,隻插了支珍珠釵 —— 這是她處理商行事務時常用的裝扮,既不失體麵,又不礙著手腕翻動賬冊。她忽然想起念北十歲那年,第一次拿著自己算的商號盈虧表來書房,小小的人站在案前,仰著頭說 “母親,我算出來咱們的酒坊這個月能多賺五十兩”,那時女兒的眼睛亮得像星星,如今這雙眼睛裏,多了幾分沉穩與銳利,卻依舊清澈。
“那支商隊,查不到底細?” 黃玉卿問。
“查不到。” 念北搖頭,眉頭微蹙,“西域分號的人說,他們用的是中原商號的印信,卻隻收皮毛,不問價格,倒像是在囤貨,不是尋常買賣。”
黃玉卿沉默片刻,忽然從袖中取出那枚暖玉,放在案上。玉身映著晨光,泛出淡淡的乳白光暈,與尋常玉石截然不同。“北兒,你小時候總問我,這枚玉為什麽從不離身,還記得嗎?”
念北的目光落在暖玉上,心跳忽然慢了半拍。她當然記得 —— 小時候趁母親午睡,想偷偷摸這玉,剛碰到就被母親驚醒,那時母親的眼神很嚴肅,說 “這玉不能亂碰,等你再大些,母親自會告訴你”。如今母親終於要開口,她忽然有些緊張,指尖無意識地攥緊了茶盞。
“這不是普通的玉。” 黃玉卿的聲音放得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鄭重,“它是一把鑰匙,能打開一個‘空間’。”
“空間?” 念北愣住,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她雖聰慧,卻從未想過 “空間” 這樣玄妙的東西,一時竟沒反應過來。
黃玉卿點點頭,伸手將暖玉推向念北:“你試試,用指尖貼著玉,想著‘進去’。”
念北猶豫了一下,還是伸出手指,輕輕按在暖玉上。玉身的暖意瞬間透過指尖傳來,比平時更甚,像是有股暖流順著手臂往心口湧。她依著母親的話,在心裏默念 “進去”—— 下一瞬,眼前的景象忽然變了。
不再是書房的暖光與紅梅,而是一片開闊的穀地。穀地兩側是青山,腳下是肥沃的黑土,地裏種著她從未見過的藥材,葉片上還掛著露珠;遠處有幾間石屋,屋前堆著整齊的木箱,隱約能看到箱上寫著 “傷藥”“箭矢” 的字樣;更遠處的山壁下,藏著幾座糧倉,穀穗的香氣混著藥材的清苦,撲麵而來。
“這……” 念北震驚得說不出話,指尖微微顫抖 —— 她終於明白,母親當年在北境堅壁清野時,為何能憑空拿出那麽多物資;明白朔北糧荒時,商行的糧倉為何總也填不滿。原來這不是 “神通”,而是這枚玉帶來的秘密。
“別慌。” 黃玉卿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念北回頭,見母親也站在穀地裏,正看著她笑,“這空間是我祖上傳下來的,我也是嫁過來之後,才偶然發現它的用處。”
念北慢慢平複心神,目光掃過穀地的藥材:“母親,這些藥材…… 好多都是西域也少見的珍品。”
“是。” 黃玉卿走到藥材地旁,彎腰拂過一片葉片,“這裏的時間比外麵慢,藥材長得好,也能存得久。當年你父親在北境打仗,我就是從這裏拿的傷藥,救了不少弟兄。” 她頓了頓,語氣沉了些,“還有那年旱災,朔北的存糧不夠,也是靠這裏的糧倉,才沒讓百姓餓肚子。”
念北走到石屋旁,打開一隻木箱,裏麵是疊得整齊的皮甲,甲片閃著冷光,是朔北最精良的樣式。她忽然想起,去年羅刹國入侵時,商行能快速供應軍需,原來也是因為這空間 —— 這哪裏是一枚玉,這是母親守護朔北的底牌,是蕭家最隱秘的力量。
“母親為什麽要告訴我這些?” 念北轉頭看向黃玉卿,眼中滿是疑惑與鄭重。她知道,這樣的秘密,母親絕不會輕易告訴外人,哪怕是親生子女。
黃玉卿走到她身邊,伸手將暖玉從她指尖取下,又重新放在她的掌心。玉身的暖意透過掌心,像是母親的手在輕輕包裹著她。“因為你是最合適的人。” 黃玉卿的目光落在念北的臉上,眼底帶著不舍,卻更多的是篤定,“明軒掌軍務,念安掌謀略,他們肩上的擔子在明處,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而你掌商行,身處暗處,更能護好這個秘密。”
她頓了頓,指尖輕輕按在念北的手背上,像是在傳遞某種力量:“這空間不是私產,是用來守護朔北的。你記住,能不用它就不用,萬不得已時,也隻能用來救急 —— 絕不能用它謀私利,更不能讓外人知道它的存在。”
念北握緊暖玉,掌心傳來玉的溫度,也傳來母親的囑托。她忽然明白,母親之前總說 “等你再大些”,不是推脫,而是在等她足夠沉穩,足夠有擔當,能扛得起這份秘密與責任。“母親放心,女兒定不會辜負您的托付。” 她的聲音有些啞,卻格外堅定。
黃玉卿看著女兒,眼中泛起淡淡的淚光。她知道,這秘密一旦交出,念北就再也不能隻做個安穩的商行掌事,往後的日子裏,她要在商場的風波裏,還要護著這空間,護著朔北的根基。可她別無選擇 —— 蕭勁衍已卸去兵權,她年事漸高,這秘密總要有人接手,而念北,是她唯一的選擇。
“你隨我來。” 黃玉卿牽著念北的手,走到穀地深處的一間石屋前。石屋的門是銅製的,刻著複雜的花紋,與其他石屋不同。黃玉卿從懷中取出一枚小小的銅匙,打開門鎖,推開門 —— 屋內沒有別的,隻有一張石桌,桌上擺著幾卷圖紙和一個木盒。
“這是空間裏最隱秘的東西。” 黃玉卿拿起一卷圖紙,遞給念北,“你看看。”
念北展開圖紙,上麵畫著的是火器的樣式 —— 比朔北工坊造的火銃更精巧,炮身更長,旁邊還標注著一些她看不懂的符號。“這是……”
“是羅刹國的火器圖紙。” 黃玉卿的聲音沉了下來,“去年你父親在羅刹國軍營裏繳獲的,隻有殘頁,我把它放在這裏保存。你看這裏 ——” 她指著圖紙上的一個符號,“這是他們新研發的火藥配方標記,比我們現在用的威力大兩倍不止。”
念北的心跳猛地一緊。她之前隻知道羅刹國殘部在極西草原聚集,卻沒想到他們還在研發更先進的火器。若這些圖紙真的能造出武器,那下次羅刹國再來,朔北的邊防將麵臨更大的威脅。
“這就是我讓你查那支不明商隊的原因。” 黃玉卿收起圖紙,眼神凝重,“我懷疑,那支商隊是羅刹國的人,他們囤積皮毛,不是為了買賣,是為了做防寒的軍衣 —— 他們在為冬天的行動做準備。”
這是黃玉卿埋下的第一個新隱患 —— 羅刹國的威脅不僅是殘部聚集,更是武器升級與戰前準備,將念北的商行事務與邊疆危機緊密相連。
念北握著圖紙,指尖有些發涼。她忽然想起西域分號說的,那支商隊用的是中原商號的印信 —— 難道中原有人在暗中幫羅刹國?她剛要開口,黃玉卿卻先一步拿起桌上的木盒,遞給她。
“這裏麵是老將軍當年要找的證據副本。” 黃玉卿輕聲說,解答了之前 “老將軍遺願” 的部分伏筆,“當年暗算老將軍的那位勳貴,在中原還有黨羽,他們一直在打聽朔北的動靜,尤其是商行的運作。你日後在中原經商,要格外小心,別讓他們發現空間的痕跡。”
念北打開木盒,裏麵是幾頁泛黃的信紙,上麵寫著當年那位勳貴與朝中官員的往來密信,字跡潦草,卻字字透著陰狠。她快速看完,將木盒合上,心中了然 —— 母親不僅傳了她空間,還傳了她應對中原暗流的線索,這份托付,比她想象的更重。
“母親,中原的商號……” 念北剛想問,黃玉卿卻搖了搖頭,示意她不用說下去。
“有些事,要你自己去查。” 黃玉卿的語氣溫和,卻帶著一絲嚴肅,“我能幫你的,是把秘密和線索交給你,往後的路,要你自己走。你記住,商行不僅是賺錢的地方,也是朔北的眼線 —— 商路通哪裏,你的眼睛就要看到哪裏。”
念北點頭,將圖紙和木盒放回石屋,心中已有了打算 —— 回去就讓西域分號的人盯緊那支商隊,再派人去中原查那間商號的底細,絕不能讓羅刹國和中原的暗流威脅到朔北。
兩人走出空間,回到書房時,窗外的太陽已升到半空,晨光更暖了。黃玉卿看著念北掌心的暖玉,忽然想起自己剛接手這玉時的模樣 —— 那時她也像念北一樣,震驚又惶恐,是蕭勁衍握著她的手,說 “別怕,我們一起護著朔北”。如今,她也成了那個傳遞力量的人。
“時候不早了,你去忙吧。” 黃玉卿端起案上的茶,抿了一口,“記住,無論遇到什麽事,都要沉住氣 —— 你身後有朔北,有我們。”
念北起身,再次屈膝行禮,這次的動作比來時更鄭重。她握著暖玉,走出書房時,見廊下的紅梅開得更豔了,雪粒落在花瓣上,晶瑩剔透。她抬頭望向遠處的雪山,心中忽然湧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 這枚玉,這份秘密,她定要護好,定要像母親和父親一樣,守護好這片繁華的朔北。
剛走到廊盡頭,就見丫鬟匆匆走來,神色有些急:“小姐,邊防傳來消息,蕭將軍在雁門關發現了羅刹國的哨探,還截獲了一封密信,說要您去王府議事。”
念北心中一凜 —— 果然,羅刹國的動作比想象的更快。她握緊暖玉,轉身往議事廳走去,腳步沉穩,再無半分猶豫。
書房裏,黃玉卿看著念北的背影消失在廊盡頭,指尖輕輕摩挲著案上的《朔北治略》。她知道,念北的路才剛剛開始,往後的風波不會少,但她相信,女兒定能扛過去。窗外的紅梅隨風輕晃,她忽然想起蕭勁衍,想起他今早去邊防時說的 “等我回來,咱們去莊園煮茶”,嘴角不禁泛起一絲笑意。
隻是這份笑意很快淡去 —— 她從袖中取出另一張紙,上麵是中原商號的名單,其中一家的名字,與當年暗算老將軍的勳貴有關。她將紙揉成團,扔進炭爐,火苗瞬間將紙吞噬,隻留下一點灰燼。
中原的暗流,羅刹國的威脅,還有空間的秘密…… 這盛世之下,從來都不平靜。她隻希望,孩子們能平安,朔北能安穩,她與蕭勁衍,能在莊園裏,安安穩穩地煮一壺茶,看一場開春的梅。
風從窗外吹來,帶著紅梅的香氣,也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寒意,漫過書房,漫過王府,漫向遠方的雪山與商路,像是在預示著,一場新的風波,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