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新舍友與分班考試的消息

字數:5358   加入書籤

A+A-


    回到書院後,和狗娃分開,王明遠則翻開書繼續溫習,這是他這麽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日頭漸漸西斜,王明遠合上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正準備起身活動一下筋骨——
    “吱呀——”突然,齋舍那扇木門被人從外麵推開了。
    一個身影出現在門口,逆著光,一時看不清麵容,隻能看出是個穿著書院統一發放的青色學子長衫的少年,身量似乎比自己略高一些,身形清瘦。
    那少年一隻腳剛踏進門,目光習慣性地往裏一掃,整個人就像被施了定身法似的,猛地頓住了。
    他的視線飛快地掃過屋內——首先看到了風格迥異的兩張床鋪,一張整潔清爽,感覺有點眼熟,另一張則堆著厚厚的被褥和掛起了蚊帳。
    然後便是那塞得滿滿當當的書架,還有牆角摞著的幾個大箱子……
    少年的臉上瞬間浮現出一種極其明顯的茫然和自我懷疑,看著屋裏這“琳琅滿目”的景象,眉頭緊緊皺起,嘴裏無意識地嘀咕了一句:“嘶……走錯了?”
    沒等王明遠開口解釋,那少年已經飛快地縮回腳,“哐當”一聲帶上門,身影消失在門外。
    王明遠張了張嘴,話卡在喉嚨裏,隻得無奈地笑了笑。自己這行李,確實多得有點嚇人,都把舍友給嚇跑了。
    他站起身,正準備主動出門去找人解釋一下,省得對方真以為找錯了地方白跑一趟。
    剛走到門邊,門又被“吱呀”一聲推開了。
    還是那個青衫少年。
    這次他臉上那點茫然和狐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大寫的尷尬和訕訕的笑容,白皙的臉頰甚至透出點微紅的窘迫。
    他撓了撓後腦勺,不太好意思地開口,聲音清朗,帶著點湘地特有的口音,語速有點快:
    “呃……哈哈,那個……對不住,對不住!兄台莫怪!我剛還以為我出去一趟,走錯門了呢!瞅著這屋裏……咳,變化有點大哈!”
    他的目光再次忍不住在屋裏那些多出來的家當上溜了一圈,眼神裏充滿了好奇,但好歹確認了這確實是自己住的齋舍。
    王明遠連忙拱手,臉上帶著歉意,語氣誠懇地解釋:
    “該是我說對不住才是。在下王明遠,字仲默,秦陝行省長安府人士。
    今日剛搬進來,因家中距此路途遙遠,父母兄長實在放心不下,故而行李準備得繁瑣了些,占了不少地方。
    初來乍到,不懂規矩,若有冒犯打擾之處,還望李兄多多海涵。”
    他記性很好,早上聽管事提過一句舍友姓李。
    聽到王明遠不僅一口叫出了自己的姓,態度還如此謙和客氣,青衫少年臉上的尷尬頓時消散了大半,笑容也自然了許多,連忙擺手:
    “哎呀,王兄太客氣了!原來是遠道而來的新同窗!歡迎歡迎!理解理解!家人牽掛嘛,都是這樣的。沒事沒事,這屋子本來空蕩蕩的,多點東西還顯得熱鬧些!
    對了,我叫李昭,字宴之,嶽州府人士。”
    他自我介紹完,又好奇地追問了一句,眼睛亮晶晶的:“王兄你剛從長安府來?那可是西北重地,聽說前段時間那邊發生了地動,動靜不小,沒受什麽影響吧?”
    “勞李兄掛心,家中一切安好,地動主要波及鄉野,府城雖受損但如今已基本恢複。”王明遠微笑著回答,心中對這位新舍友的印象好了幾分,看起來是個熱心腸的。
    他想起準備好的見麵禮,轉身從書桌底下拿出早都單獨放好的那個稍大些、用清漆木盒裝好的茯茶,雙手遞了過去:
    “李兄,這是我從家鄉帶來的些許土產,是自家親友作坊裏製的茯茶,算不上什麽好東西,隻是我們那邊的一種特色茶飲,口感醇厚,消食解膩還算不錯。一點心意,算是見麵禮,還望李兄不要嫌棄。”
    李昭顯然沒料到還有見麵禮收,愣了一下,隨即臉上綻開一個大大的、毫不掩飾的驚喜笑容,連忙雙手接過來:
    “哎呀!這怎麽好意思!王兄你也太客氣了!茯茶?我好像聽人提起過,說是你們西北那邊特有的!謝謝!謝謝!那我可不客氣啦!”
    他捧著那盒沉甸甸的茯茶,笑得見牙不見眼,對王明遠的好感度瞬間飆升。
    誰不喜歡有禮貌、又大方、長得還俊朗、剛見麵還送人禮物的新舍友呢?
    更何況這新舍友還是從那麽遠的長安府來的,帶著一股子他從未接觸過的、西北地域的神秘氣息。
    小心地放下茶盒,李昭的話匣子算是徹底打開了,他本來也不是拘謹的性子。
    “王兄你是今天剛到的?那可巧了,我也昨天剛搬進來的,所以沒事就去書院裏瞎轉悠熟悉環境了,剛回來。對了!”
    他一拍腦袋,像是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聲音壓低了些,帶著點分享新鮮事的興奮勁:
    “我下午在書院裏聽說,今年從你們長安府那邊過來的學子好像還挺多的!估計跟這次地動也有點關係,好像書院受損了修繕需要時間?或者是家裏覺得那邊不太平,送出來讀書?反正來了不少人!”
    王明遠心中微微一動,長安府來的學子多?這他倒是沒留意。
    若是原先長安書院的學子,那他基本都不認識,畢竟他還沒入學呢,書院就沒了!
    “哦?這我倒未曾留意。”王明遠如實說道。
    李昭嘿嘿一笑,自顧自地往下說:“不過咱們嶽麓書院名聲在外,每年都有天南地北的學子慕名而來,正常正常!哦對了對了!說到這個,王兄,有個要緊事你得知道!”
    他的表情變得稍微正經了些,帶著點“我來給你透露內部消息”的神秘感:
    “我打聽清楚了,咱們五日後辦完正式的入學手續之後,不是就沒事了!聽說要舉行一個‘分班考試’!”
    “分班考試?”王明遠微微一怔,這個說法倒是新鮮。在長安府學時,雖有月考季考,但並未聽說入學還要按考試分班。
    而且柳山長也未告知他此事,不知道是不是今年新添的規則,亦或者是柳山長對他的考量?
    “對!就是分班考試!”李昭用力點點頭,一副“你問對人了”的表情,
    “咱們這嶽麓書院和別的書院不太一樣,規矩嚴得很!尤其是針對咱們這些備考舉人的‘舉人班’。
    這入學考試呢,主要是摸摸底,根據成績會把大家分到甲、乙、丙三個班裏去。
    每個班的教學速度,教授的內容都有些區別,甲班最好,教的先生也好,資源也傾斜得多!
    丙班嘛……就稍微那個一點……”
    他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臉上露出一點心有餘悸的表情:
    “而且這還不是一考定終身!往後每個月都有月考!考得好的,能從丙班升到乙班,甚至乙班升到甲班!但要是考得不好……連續幾次墊底,可是有可能會被勸退的!聽說書院不要懶散無心向學之人,免得影響風氣!”
    他咽了口唾沫,繼續放出更勁爆的消息:
    “還有更嚇人的呢!咱們讀這‘舉人班’,也是有年限的!聽說要是到了二十五歲還沒能考中舉人,就得被清出學書院了……總之,壓力不小!”
    王明遠聽得眉頭微挑,嶽麓書院這套規矩,果然比在長安府學嚴格係統得多,競爭氛圍也濃厚不少。
    這分班簡直跟前世的什麽平行班、火箭班、實驗班、尖子班很是相像。
    不過對此他並不意外,天下頂尖書院,自然有其立身之本。
    壓力嗎?他反而覺得這樣目標清晰、有進有退的機製,更能激勵人向上。
    李昭說完,長長舒了口氣,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然後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什麽,猛地一拍大腿:
    “哎呀!你看我,光顧著說這些了!還沒問,王兄,你今年貴庚啊?看著年紀好像不大?”
    王明遠笑了笑:“今年十三有餘。”(實歲十一)
    “多少?!”李昭眼睛瞬間瞪得溜圓,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王明遠一遍,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十三?!我的天!王兄你真看不出來!我瞧你說話做事沉穩老練,接人待物又周到,還以為你起碼跟我一般大呢!我今年可都十五了!”
    他圍著王明遠轉了小半圈,嘖嘖稱奇:“厲害厲害!十三歲就進到嶽麓的舉人班了!果然是少年英才!佩服佩服!看來以後在齋舍裏,不是我這個做兄長的照顧你,說不定還得仰仗王兄你多多指點學問呢!哈哈!”
    李昭性格開朗,這話說得半是玩笑半是真心,倒是毫不做作,很像他前世的那些“清澈又愚蠢的”大學生同學。
    王明遠有些汗顏,他其實算是走了後門舉薦進來的,嶽麓書院的入學方式主要分三種:一是本省各府的院試的秀才前三甲可以免試入學;二是參加書院舉辦的考試,當然前提也是得有秀才功名;三是像王明遠這種通過一定的人脈和關係舉薦入學。
    雖說以他的成績,考進來的難度不大,但此刻還是有點略微心虛,不過他麵色不顯。謙遜道:“李兄說笑了,往後還需李兄多多照應,互相砥礪才是。”
    “好說好說!”李昭豪爽地一拍胸脯,“咱們既是同窗,又是舍友,這就是緣分!以後互相幫忙!對了,你吃飯沒?書院食肆這會兒應該快開晚飯了,要不一起過去?我也正好給你指指路?”
    “如此甚好,有勞李兄了。”王明遠正有此意。他也想順便去看看狗娃,狗娃準備今晚提前上工,他去瞧瞧適不適應,這樣也安心。
    “走走走!別客氣!”李昭熱情地攬住王明遠的肩膀,兩人說笑著走出了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