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找上門來
字數:3364 加入書籤
                    “呃?”王明遠一怔,一時沒反應過來。
    這話……未免太過直白,甚至有些突兀。
    胡山長仿佛沒看到他的錯愕,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周老大人名滿天下,門生故舊遍布朝野,也不差你這一個兩個記名弟子。他的麵子,在這嵩陽書院,固然好用,但於我而言,並非首要。”
    確實,對於胡山長這身份和年紀,對周大人恭敬即可,若說對他的弟子討好,那的確沒任何必要。
    王明遠心中更是疑惑,完全摸不清這位山長的意圖了,隻能保持沉默,靜待下文。
    “我更多在乎的,是你從嶽麓書院而來。”胡山長目光深邃地看著他,“至於今日這場考校,雖是院長大人的要求之故,但更多的是我想親自掂量掂量,你這嶽麓書院出來的解元,究竟斤兩幾何。”
    他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學術上的嚴格審視:“看看你是否徒有虛名,是否配得上‘嶽麓’二字。不過還好,”
    他微微頷首,“你倒未曾墮了嶽麓書院的名頭,反倒讓我有些意外之喜。”
    王明遠心中霎時間如電光石火般閃過無數念頭。
    原來如此!
    怪不得胡山長在講堂上直接點破他的身份,將他架起來考校,原來這背後不僅有周老太傅的安排,更有這位山長對嶽麓書院的一種較勁或是審視?
    雖然方式讓人倍感壓力,但結果目前看似乎是好的,王明遠還是再次行禮:“多謝山長良苦用心,學生感激不盡。”
    “隻是……學生愚鈍,不知山長方才所言‘在乎學生從嶽麓而來’是……”王明遠小心翼翼地問道,試圖解開最後的謎團。
    胡山長卻沒有直接回答,隻是淡淡道:
    “此次叫你前來是告知於你,如今日這般策論考校,僅僅是個開始。
    接下來的日子,在嵩陽書院,你將麵對的,絕不隻我策論一科的考校。
    經義、詩賦、算學,各科山長恐怕都會對你‘格外關照’。
    這既是周老大人與院長的安排,意在磨礪於你。”
    他頓了頓,審視的眼神中仿佛帶上了一絲追憶,“至於……在乎你是從嶽麓而來,則是出於某位故人之緣由。”
    故人?王明遠心中的疑問更大了。
    這位“故人”會是誰?嶽麓書院的某位師長?還是……
    胡山長顯然不願多說,他已端起了桌上的茶杯,淡淡地說了一句:“好了,言盡於此。若無他事,便去吧。”
    這便是送客的意思了。
    正如他的性格那般,做事說話,從不拖泥帶水。
    王明遠隻好壓下滿腹的疑惑,恭敬行禮:“學生告退。”緩緩退出了書房。
    走在回齋舍的青石板路上,王明遠思緒萬千。
    胡山長的話在他腦中回蕩——“磨礪”、“考校”、“故人”?
    不過,此事不由得他多想,接下來的日子,果然如胡山長所言,王明遠瞬間變得忙碌起來,甚至可說是疲於應付。
    不止是策論科,經義、詩賦、乃至算學的山長,仿佛約好了一般,總會尋各種由頭,或是在講堂上突然發問,或是將他喚去私下考校。
    所出題目往往刁鑽深刻,遠超尋常學子所需應對的範疇。
    起初,王明遠倍感壓力,每次考校都需絞盡腦汁,全力以赴。
    直到那位總是笑眯眯的經義科山長,在一次考校後,撚著胡須點醒了他:
    “明遠啊,不必如此緊張。諸位山長對你頻頻考校,其一,自是因你才學出眾,堪當磨礪。這於你,是加壓,亦是淬煉。
    其二嘛,於我嵩陽書院眾多學子而言,觀摩你與山長們問答交鋒,亦是難得的學習機緣,可借此印證自身所學,看清差距,戒驕戒躁。”
    老山長笑得像隻狐狸,壓低了聲音:“再者,此舉於你,還有一重更深的好處,你可曾想到?”
    王明遠心中一動,福至心靈,脫口而出:“山長之意是……‘養望’?”
    “哈哈,孺子可教也!”經義山長撫掌輕笑。
    “古往今來,欲金榜題名,尤其是角逐那鼎甲之位,僅憑考場那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
    需得有名聲在外,需得有士林清譽,需讓座師、朝中諸公提前知曉有你這麽一號人物!
    來日殿試進選,天子麵前,才可對你多幾分關注,此事於你日後仕途一道也大有裨益!
    你這遊學之路,固然是增廣見聞、切磋學問,又何嚐不是揚名立萬、積累聲望之路?
    周老大人為你規劃此途,用心何其深也!”
    王明遠頓時豁然開朗,心中所有疑惑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滾燙的暖流與沉甸甸的責任感。
    原來恩師為他謀劃至此!
    這番良苦用心,他若不能有所成就,豈非辜負至極?
    至此,他不再視考校為負擔,而是將其視為難得的磨刀石與進階之梯,每一次都全心投入,表現越發沉穩出眾。
    他在嵩陽書院的名聲也越發響亮,從最初的“關係戶”、“周老徒弟”,逐漸變成了真正令人敬佩的“秦陝解元”、“嶽麓高才”。
    就在他逐漸適應這種節奏,沉浸於學業與聲望積累之時,這日他剛從藏書樓出來,準備回小院,但是卻遠遠的望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那人似乎等了有一會兒,麵上也帶著些疲憊。
    見到王明遠回來,連忙上前兩步,臉上堆起熟悉的客氣笑容,此人正是當初為他辦理入院手續的那位劉管事。
    “王相公,您可算回來了,小的在此等候多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