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這機器人,也太離譜了!
字數:5036 加入書籤
峰會現場,氣氛莊重而肅穆。
然而,當那群“服務員”悄無聲息地滑入會場時,這份莊重被一絲不協調打破了。
它們的外形太過逼真,皮膚的紋理、眼中的神采,幾乎與真人無異,唯有那份絕對精準、毫無冗餘的動作,暴露了它們的非人本質。
材料學界的泰鬥王院士眉頭微不可查地一蹙。
他側過頭,對身邊另一位物理學領域的同僚低聲開口,聲音裏帶著壓抑的不滿。
“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做什麽?”
“這是國家最高級別的院士峰會,不是什麽科技產品發布會。”
他的同僚深以為然地點點頭,目光掃過那些穿梭服務的機器人,眼神裏流露出幾分審視與不屑。
在他們這些窮盡一生追求真理與嚴謹的學者眼中,這種安排,充滿了“不靠譜”的氣息。
更像是一場,屬於龍河大學的、華而不實的個人表演。
甚至有人在私下裏已經斷言。
這些機器人,恐怕隻是龍河大學為了博眼球,匆忙趕製出來的、徒有其表的“半成品”。
這份微詞與質疑,在他們心中盤踞著,直到午餐時間來臨。
當近千名身份各異的來賓,同時在自己的【個人終端】上,看到了那份詳盡到令人發指的“個性化”訂餐界麵時,第一絲動搖出現了。
從每個人的健康數據,到地域口味偏好,再到忌口與過敏原,係統推薦的菜品竟無一疏漏。
幾分鍾後。
七十台“啟明”機器人,如同一個配合默契的軍團,開始進行配送。
沒有呼喊,沒有排隊,沒有一絲一毫的擁堵。
每一台機器人都沿著一條看不見的、由係統規劃出的最優路徑,精準地將餐點送到指定位置。
整個過程,安靜、高效,流淌著一種冰冷的、屬於機器的完美秩序。
一位負責會場後勤的嘉賓,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手表。
從開始點餐到最後一人取到午餐。
用時,六分二十七秒。
近千人的午餐供應,在不到七分鍾的時間內,完美解決。
起初那些腹誹的聲音,徹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夾雜著驚異與不解的沉默。
這種恐怖的多線程處理能力,這種龐大的實時數據分析與調度能力……
這已經不是“半成品”能解釋的了。
人群中,一位頭發花白、神情冷峻的老者站定了腳步。
他是劉振國,國家超算中心的主任,也是龍國並行計算領域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性格,就和他畢生研究的邏輯運算一樣,執拗,且不容半點虛假。
午餐流程的完美無缺,並未讓他信服,反而激起了他更深層次的警惕。
精巧的調度程序?龐大的數據庫?
這些,超算中心也能做到。
這並不能證明,這些機器人擁有真正的“智能”。
他邁開步子,徑直走向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台“啟明”機器人。
周圍的議論聲瞬間低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過來。
人們都認得劉院士的脾氣。
他這是要親自下場,拆穿這場“魔術”了。
劉振國站定在機器人麵前,冰冷的目光審視著那張毫無瑕疵的仿生麵孔。
他一字一頓,用一種混合了三種以上專業領域術語的、極其複雜的句式,冷冷開口。
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安靜的角落。
“我問你。”
“在1.2個標準大氣壓,環境溫度降至絕對零度以上4.15K,即零下269攝氏度的超低溫液氦環境中,第二類超導體铌錫合金(NioTin)內部,因‘庫珀對’的量子隧穿效應,其‘邁斯納效應’所產生的臨界磁場斥力邊界,會呈現出何種非線性波動?”
他頓了頓,嘴角勾起一抹極淡的、幾乎無法察覺的弧度,追加了最致命的一擊。
“回答時,必須引用龍河大學內部‘誇父’實驗室上個季度,那批次編號為‘KT77B’的樣品,至今仍未公開發表的原始實驗數據作為佐證。”
這個問題一出,周圍幾位物理學領域的院士,臉色都變了。
這已經不是刁難了。
這是絕殺!
這個問題,別說一個服務機器人,就算是劉振國自己手下最得意的博士生,在沒有查閱任何資料的情況下,也絕無可能在半小時內組織出完整的答案!
更何況,他還指定了未公開的內部實驗數據!
這根本就是一道無法回答的題目!
整個空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看著那台機器人,等待著它程序崩潰,或者給出一個“權限不足,無法回答”的機械式答複。
然而,沒有。
機器人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
它那雙仿若黑曜石的電子眼中,一抹微弱的藍色數據流,如同瀑布般飛速閃過。
一秒。
兩秒。
三秒。
就在劉振國的不屑即將徹底浮現在臉上時。
機器人開口了。
它的聲音依舊溫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邏輯確定性。
“根據龍河大學內部數據庫,‘誇父’實驗室上季度編號‘KT77B’批次樣品,在項目負責人周思民院士指導下,共進行了17次有效測試。其原始數據表明……”
它精準地報出了一連串劉振國隻在內部評審會議上聽過一次的參數!
這還沒完!
“在您所描述的1.2個標準大氣壓與4.15K環境下,铌錫合金的晶格結構會發生微觀畸變,導致‘庫珀對’的平均自由程縮短。此時,‘邁斯納效應’的排斥場並非簡單的線性衰減。”
“您可以將超導體內部想象成一個極其擁擠的停車場,磁力線就是想要穿過去的汽車。正常情況下,停車場是‘真空’的,汽車一輛都進不來。
但由於量子隧穿,總有那麽幾輛‘幽靈車’能瞬間穿牆而過,在停車場內部造成微小的‘交通擁堵’,也就是磁場波動。”
“根據KT77B號樣品的第11組與第14組交叉驗證數據,這種波動呈現出一種‘阻尼振蕩’形態,其振幅與外加磁場的增加速率,存在一個以自然對數e為底的指數關係……”
機器人不僅調取了數據。
它甚至用一個“停車場”和“幽靈車”的比喻,將那深奧到極致的超導物理現象,解釋得連外行都能聽懂個大概!
它甚至還指出了劉振國問題中一個不嚴謹的描述,並給出了修正方案!
這一刻。
時間停滯了。
劉振國臉上的冷峻和不屑,瞬間凝固,然後寸寸碎裂。
他的嘴唇微微張開,喉結滾動了一下,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他那雙看過無數尖端數據的眼睛裏,第一次,出現了空白。
呆住了。
他徹底呆住了。
而周圍,所有目睹了這一幕的院士和嘉賓們,他們臉上的表情,與劉振國如出一轍。
震撼。
無與倫比的震撼。
他們看著眼前這台依舊在溫文爾雅、耐心講解的機器人,又看了看遠處那些依舊在為所有人默默服務的同類。
這一刻,他們腦海中關於“服務型機器人”的認知,被徹底顛覆,然後碾成了齏粉!
一股寒意,混合著敬畏,從每一個人的脊椎骨底端,直衝天靈蓋。
他們心中,對那個一手締造了這一切的龍河大學,感到了,一陣發自靈魂深處的,深深的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