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告別施工隊,迎接建築師蜂群

字數:4338   加入書籤

A+A-


    有了【生命性纖維束】這種革命性的材料,【雲夢城】的骨肉已經齊備。
    然而,一個新的、幾乎無法逾越的難題,橫亙在所有工程師與建築師麵前。
    如何將這些“活”的材料,按照【盤古】設計出的、那些天馬行空的仿生學結構,精準地“編織”成一座城市?
    龍河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結構力學仿真中心。
    氣氛壓抑到極限。
    中央全息投影中,【雲夢城】的藍圖靜靜懸浮。
    那不是建築。
    那是從大地上生長出的、輕盈而巨大的有機體。
    是如同巨型貝殼般螺旋包裹的音樂廳。
    是如同熱帶蕨類植物般舒展葉片的空中花園。
    是如同遠古藤蔓般交錯纏繞,構成城市交通脈絡的空中廊道。
    設計圖的每一根線條,都充滿了生命律動的野性與美感。
    它們違背了人類數千年來對“建築”二字的全部認知。
    “不行。”
    機械工程學院的院長,一位以大膽創新著稱的中年專家,此刻的臉色卻無比凝重。
    他的麵前,是人類工業力量的巔峰造物——最新一代的塔吊、澆築車、腳手架的全息模型。
    這些代表著舊時代建築工業力量的鋼鐵巨獸,在【盤古】那份飄逸靈動的設計麵前,顯得無比笨拙。
    笨拙,且無力。
    “我們嚐試了所有方案。”一名項目負責人指著屏幕上不斷刷新的紅色錯誤報告,聲音嘶啞,“傳統的施工機械,根本無法進入這種複雜曲率的內部結構。
    它們的精度,以米為單位。而【生命性纖維束】的編織,需要的是毫米,甚至是微米級的操作。”
    “我們是在構築一個生命體,不是在堆砌一堆方盒子!”
    這句話,道出了所有人的絕望。
    傳統的建築工程,是力的藝術。是征服,是堆砌,是與重力的對抗。
    而眼前的藍圖,需要的卻是“繡花”的功夫。
    是用一根根活著的纖維,去編織城市的血肉。
    就在整個項目即將陷入停滯的絕望時刻,實驗室的主控光腦,發出了一聲輕微的提示音。
    一道來自【盤古】的推送,以最高權限,直接覆蓋了所有人的屏幕。
    不是數據。
    不是報告。
    而是一段動態的全息影像。
    影像中,數以萬計的、隻有巴掌大小的金屬造物,從一個巨大的蜂巢狀母艦機庫中有序飛出。
    它們通體閃爍著冰冷的金屬光澤,結構精密,充滿了工業設計的美感。
    它們沒有笨重的履帶。
    沒有轟鳴的引擎。
    它們是無人機。
    一個全新的命名,伴隨著影像,直接烙印在所有人的腦海裏。
    【“工蜂”——高精度建築無人機蜂群】。
    這是何宇兌換出來的。
    在【盤古】的模擬動畫中,這群安靜的金屬蜜蜂,取代了所有人類施工隊,取代了所有笨重的傳統機械。
    它們如同一個紀律嚴明的空中軍團,以一種超乎想象的協同效率,開始工作。
    一部分“工蜂”的腹部伸出機械臂,精準地夾取著一束束【生命性纖維束】,將其運輸到預定坐標。
    另一部分“工蜂”則飛到指定位置,機體前端亮起一束高能射線。
    那射線不是為了切割或破壞。
    而是進行著一種類似3D打印與熱熔編織的精密作業。
    它們將纖維束一層層、一絲絲地構築、融合、塑造成型。
    所有“工蜂”的行動,都在一個統一的中央指令下調控。
    它們的飛行軌跡本身,就構成了一幅複雜、和諧、充滿了韻律之美的動態畫卷。
    模擬影像的最後,一座巨大的、宛如純白色海螺般螺旋上升的圖書館,就在這群“工蜂”的飛舞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虛擬的地麵上“生長”了出來。
    整個仿真中心,死寂無聲。
    所有人都被這超越時代的施工方式,震懾得無法言語。
    【雲夢城】正式開工的那一天。
    龍河大學的官方頻道,向全球開啟了現場直播。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片被劃為未來之城基址的廣袤土地上。
    沒有剪彩。
    沒有致辭。
    隻有一座如同小型山脈般巨大的母艦機庫,靜靜矗立在大地中央。
    隨著一道無聲的指令下達。
    機庫的艙門緩緩開啟。
    下一秒。
    全世界通過直播鏡頭,看到了他們畢生難忘的一幕。
    數以萬計的“工蜂”無人機,如同決堤的星河,從黑暗的機庫中傾瀉而出。
    它們匯聚成一道金屬的洪流,直衝雲霄,然後在空中驟然散開,化作一張覆蓋了整個工地的巨大網絡。
    施工現場,沒有預想中震耳欲聾的噪音。
    沒有漫天飛揚的灰塵。
    隻有成千上萬的“工蜂”協同工作。
    如同真正的蜜蜂構築它們的蜂巢。
    有的負責將【生命性纖維束】材料從生產端精準地運輸到指定位置。
    有的則利用機體前端的高能射線,進行著微米級的編織與融合。
    一座巨大的、宛如海螺般螺旋上升的圖書館地基,就在這群“工蜂”的飛舞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地麵“生長”出來。
    這場前所未有的建設過程,震撼了直播間裏的每一個人。
    無數網友湧入,彈幕爆炸式刷新。
    他們不是為了監工。
    他們是為了欣賞。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麽?這是施工現場?這分明是科幻電影!”
    “沒有噪音!沒有灰塵!這不科學!”
    “樓上的,龍河大學什麽時候講過科學?他們隻講魔法!”
    “你們看那些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它們在跳舞!這是一場天空中的芭蕾舞!”
    一條被點了無數讚的評論,精準地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這不叫蓋房子,這叫‘上帝在編織藝術品’!”
    整個城市的建設過程,本身就成為了一件宏大而壯觀的、持續上演的動態藝術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前來“雲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