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讓他們能喝上一口熱粥

字數:3402   加入書籤

A+A-


    她指著沙盤上榮城的位置,手指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
    “沈姑娘,起初流民三三兩兩而來時,我便已下令打開城門,先後接納了數千人入城。我們騰空了廢棄的營房,倉庫,在城南空地緊急搭建了臨時棚戶區,盡可能地安置他們,並且每日開設粥棚,開倉放糧救濟。我深知,榮城是軍城屏障,亦是北境樂土,不能見死不救,墮了軍城仁德之名啊。”她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仿佛要證明自己並非冷血之人。
    然而,他的語氣隨即變得無比沉重,帶著後怕:“可是……可是這流民數量增長之速,遠超我最壞的預估。簡直如同滾雪球,不,如同潰堤的洪水。如今每日湧來的人數以千計,源源不斷,看不到盡頭。
    您最清楚榮城糧倉的存糧幾何,那是為軍城主力儲備,為應對突發戰事,以及供應榮城原有百姓的口糧。如今要供應守城將士,城中數萬百姓,再加上已入城的數千流民,每日消耗巨大,存糧已是捉襟見肘,庫房肉眼可見地空了下去。
    若此時再敞開城門,放任城外那數萬饑民湧入……城內的存糧恐怕支撐不了十天半月,便會徹底告罄。屆時,糧食吃完,饑腸轆轆的就不隻是城外流民,連城內所有的軍民都將陷入絕境。易子而食……易子而食的慘劇,恐怕就要在榮城內部,在我們眼前上演啊。”
    說到最後,趙青的聲音已經帶上了明顯的哽咽,這個年輕的守備,顯然內心也承受著巨大的煎熬。
    她喘了口氣,努力平複情緒,繼續陳述另一個可怕的擔憂:“此為其一,糧食之困。其二,更為可怕的是,如此龐大數量的流民聚集,魚龍混雜,其中難免混有地痞流氓,潰兵散勇,甚至……甚至可能有別有用心的歹人窺伺其間。城內治安壓力巨大,巡防兵力已至極限。卑職日夜擔憂,一旦有奸人趁機煽動流民,或者……或者流民中爆發瘟疫,數萬人擁擠在城內,瘟疫將如野火燎原,根本無法控製。屆時,榮城就不是樂土,而是人間煉獄。破城之危,近在眼前。我身為榮城守備,肩負一城安危,數萬軍民的性命係於一身,實在是……實在是無法冒此奇險,不敢有負將軍和沈姑娘重托啊!”她單膝跪地,抱拳過頭,肩膀微微顫抖,顯是壓力巨大。
    沈桃桃靜靜地聽著,看著趙青布滿血絲的雙眼和憔悴不堪的麵容,她心中最初的那絲因城外慘狀而生的怒氣漸漸消散了。
    她明白,趙青的選擇是殘酷現實下的兩難抉擇。她不是冷血,而是必須冷靜。
    在無法確保所有人安全的情況下,優先保住現有秩序和城內軍民的生命,是一個守將最基本的的職責。
    若換做是她,在信息不明的情況下,恐怕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她深吸一口氣,走上前,伸手扶起趙青,聲音放緩,“趙青,起來。你做得對。在情況未明,無法確保萬全之前,緊閉城門,維持城內穩定,優先保障城內軍民安全,是當下最理智的選擇。你沒有錯,不必自責。”
    她話鋒一轉,目光投向守備府窗外,聲音沉痛:“但是,我們也不能真的坐視不理,眼睜睜看著城外百姓餓死。我帶來的親衛隊,押運了一批軍城緊急調撥的糧食,數量雖不算多,但應能解燃眉之急。你立刻組織可靠人手,在城外選擇地勢較高,利於管理的地方,設立粥棚。先從最老弱婦孺開始,讓他們能喝上一口熱粥,吊住性命。同時,加派得力人手在粥棚周圍及流民聚集區巡邏,彈壓可能出現的騷亂,維持基本秩序,防止哄搶和踩踏。我們要讓城外的百姓看到,榮城沒有拋棄他們。”
    “是,我明白,立刻去辦!”趙青精神一振,大聲應諾。
    有了主心骨明確的指令和支持,她立刻恢複了雷厲風行的作風,轉身就快步出去安排布置。
    沈桃桃則緩緩走到窗邊,望著榮城灰蒙蒙的天空,眉頭緊鎖。
    施粥賑濟隻是權宜之計,是杯水車薪。
    如何真正應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流民危機,如何找到長久的解決之道。
    她的腦海中,已經開始飛速地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成千上萬人的生死。
    沈桃桃的那道命令,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向了榮城外圍那片被絕望籠罩的流民聚集地。
    “開粥棚了,軍城的沈姑娘來了,要施粥了。”
    “有救了,有救了,老天爺開眼啊。”
    “快,快去,去晚了就沒了。”
    消息所到之處,那些原本癱坐在地的人們,眼中終於閃爍起微弱的光亮。
    求生的本能驅使著他們,掙紮著從地上爬起,攙扶著身邊的親人,朝著兵士們指引的空地湧去。
    一時間,原本死氣沉沉的荒野上,充滿了踉蹌的腳步和急切的呼喚。
    沈桃桃親自坐鎮,監督著粥棚的搭建和施粥的全過程。
    她帶來的親衛隊和趙青緊急調派的人手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支起了數個巨大的行軍鍋灶,砍來幹燥的柴火。
    一袋袋金黃的粟米被倒入清水中,夥夫們用力地攪拌著。
    “傳我的令!”沈桃桃站在鍋灶旁,“誰敢克扣米糧,偷工減料,或是從中漁利,軍法從事,絕不姑息。”她的目光掃過負責炊事的每一個人,那銳利的眼神讓所有人心中一凜,不敢有絲毫懈怠。
    很快,大鍋裏的水開始翻滾,米香混合著柴火的氣息,在這片被苦難浸泡的土地上彌漫開來。
    這熟悉而又陌生的糧食香氣,對於饑腸轆轆的流民來說,比任何仙樂都要動聽。
    隊伍開始騷動起來,無數雙渴望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那幾口冒著熱氣的大鍋。
    當第一勺米粥被舀出,倒入一個老婦人顫抖著雙手捧著的破碗中時,人群徹底沸騰了。
    那老婦人幾乎是將臉埋進了碗裏,不顧滾燙,狼吞虎咽,嗆得連連咳嗽,淚水混合著米粥,被她急切地咽下。
    旁邊一個瘦得隻剩下一雙大眼睛的孩童,被母親緊緊抱著,小嘴貪婪地吮吸著勺子裏溫熱的米湯。
    這樣的場景,在每一個拿到粥的人身上上演著。
    沈桃桃看著這一幕,眼眶瞬間濕潤了。
    她強忍著鼻尖的酸楚,挽起袖子,親自走到粥鍋旁。她從一個夥夫手中接過木勺,為一個老翁盛了滿滿一勺粥,又小心翼翼地蹲下身,扶起一個摔倒的孩子,用手帕輕輕擦去他臉上的汙漬,將溫熱的米粥喂到他嘴裏,柔聲安撫著:“慢點吃,別急,還有,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