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不服輸的藍玉
字數:5747 加入書籤
長亭外,官道上。
五千鐵騎卷起的煙塵尚未落定,那股混雜著血腥、汗水與死亡的氣息,已然撲麵而來。在場的文官們下意識地後退了半步,隻覺得胸口發悶,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
朱棣單膝跪地,高大的身軀如同一座沉默的鐵山。
太子朱標靜靜站著,像一汪深不見底的寒潭。
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朱標動了。
他沒有說“平身”,也沒有上前去扶。
他隻是邁開步子,一步,一步,走下長亭,走到了朱棣的麵前。
然後,朱標伸出雙手,沒有去扶朱棣的肩膀,而是緊緊地,一把抓住了朱棣那戴著玄鐵臂鎧的粗壯手臂。
這是一個不容拒絕,卻又充滿了力量與親近的姿態。
“四弟。”
朱標的聲音響起,溫潤,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度。
“你為國征戰,蕩平漠北,是我大明的英雄。”
“這應天府的門,這回家的路,大哥……親自來接你。”
他頓了頓,手上猛地用力,朱棣那沉重的身軀,從地上慢慢站起來。
朱標望著高他幾個頭的朱棣。
“走,我們回家!”
朱棣順著那股力道站起身,他看著自己兄長那雙溫厚的眼睛,感受著手臂上傳來的溫度。
他那張總是冷硬的臉上,線條似乎都柔和了一瞬。
他沒有說話,隻是重重地點了點頭。
於是,一副足以載入史冊的畫麵,出現了。
大明朝的太子,未來的皇帝朱標,緊緊挽著他那剛剛凱旋,功高蓋世的四弟,燕王朱棣的手臂,並肩朝著應天府那巍峨的城門走去。
他們身後,是五千沉默的鐵騎,是數十輛囚車裏,代表著一個舊時代覆滅的亡國君臣。
在他們身前,是滿朝文武,是夾道兩側,早已沸騰的數十萬百姓。
“太子殿下千歲!燕王殿下千歲!”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緊接著,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從街道兩旁爆發,直衝雲霄!
百姓們不懂什麽大道理,他們隻知道,太子殿下和燕王殿下兄弟情深,他們也知道,那個為禍百年的北元,徹底完了!
這歡呼聲,是送給燕王的,也是送給太子的。
更是送給這兄弟同心,國力鼎盛的大明!
皇城,承天門城樓之上。
朱元璋身穿一身赭黃常服,憑欄而立,遙遙望著那兩個並肩而行的身影,正緩緩走入他親手締造的皇城。
他那張溝壑縱橫的臉上,看不出喜怒。
“標兒,長進了啊……”
他低聲自語,聲音裏帶著一絲欣慰,又帶著一絲莫名的感慨。
“知道怎麽用刀了,也知道怎麽把刀鞘抓在自己手裏了。”
他的目光又落在朱棣身上,看著他那雖然依舊桀驁,卻在兄長麵前收斂了所有鋒芒的姿態,嘴角微微上揚。
“棣兒,也懂事了。知道誰是君,誰是臣,誰是兄,誰是弟了。”
他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在萬眾歡呼中,攜手走來,心中那份作為帝王的猜忌與權衡,在這一刻,被一股血濃於水的暖意所取代。
鬥吧。
你們兄弟倆,跟那些驕兵悍將,跟那些文官勳貴,狠狠地鬥!
隻要你們兄弟的心在一起,這大明江山,就亂不了!棣兒也成長起來了,有些人也該慢慢可以處理了!
大明,太廟。
這裏是朱家王朝的根本所在,供奉著大明曆代先祖的牌位。
今日的太廟,莊嚴肅穆到了極點。
太廟之內,是身穿最隆重朝服,分列兩側,神情肅穆的文武百官。
百官的最前方,龍椅之上,朱元璋身穿十二章紋的冕服,頭戴十二旒的冕冠,不怒自威。
太子朱標,侍立一旁。
“時辰到——”
隨著讚禮官一聲悠長的唱喏,沉重的太廟大門,緩緩打開。
萬眾矚目之下,燕王朱棣,身披玄色重甲,手持天子劍,一步一步,踏入了太廟。
他的身後,是被鐵鏈鎖住手腳,穿著一身破爛龍袍,麵如死灰的北元末代皇帝,脫古思帖木兒。
再往後,是同樣被鎖鏈捆縛的北元太子、後妃、宗親、以及一眾高級貴族官僚。
他們像一群待宰的牲畜,被全副武裝的明軍甲士押解著,走進了這座象征著大明法統的至高殿堂。
當脫古思帖木兒看到那高高在上的朱元璋時,這個曾經的草原之主,再也支撐不住,雙腿一軟,癱倒在地。
朱棣麵無表情,走到禦階之下,將手中的天子劍高高舉起,聲音雄渾如鍾。
“父皇!兒臣奉旨北伐,已於捕魚兒海,生擒偽帝脫古思帖木兒!”
“今,兒臣將其帶回,告慰我大明列祖列宗!”
說著,他轉身,從一名侍從手中,接過一個用黃綢包裹的木匣。
他打開木匣,從中取出一枚通體由白玉雕琢,刻著九龍盤繞的印璽。
“玉璽在此!蒙元國祚,自今日起,徹底斷絕!”
當看到那枚象征著中原正統的傳國玉璽時,整個太廟,所有官員,全都激動得渾身顫抖!
朱元璋緩緩站起身,他走下禦階,親自從朱棣手中,接過了那枚失落了百年的玉璽。
他高高舉起玉璽,麵向列祖列宗的牌位,麵向文武百官,麵向天下蒼生,用盡全身力氣,發出了宣告一個時代終結的怒吼!
“朕,大明皇帝朱元璋,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自今日起,胡虜百年之運,徹底終結!”
“我大明江山,日月同輝,萬世永固!”
“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呐喊,從太廟之內,傳到太廟之外,響徹了整個應天府!
在這片狂熱的慶賀聲中,沒有人注意到。
在文武百官隊伍的最末尾,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
藍玉穿著一身嶄新卻不合體的朝服,靜靜地站著。
他那張曾經被打成豬頭的臉,雖然已經消腫,卻依舊殘留著淡淡的青黑色,像兩塊洗不幹淨的汙漬,烙印在他的臉上。
他看著禦階之下,那個被萬丈榮光籠罩的朱棣,看著那個本該屬於自己的位置,本該屬於自己的榮耀,此刻卻被他最痛恨的人盡數奪走。
他的雙手,在寬大的袖袍下,死死地攥成了拳頭。
他的胸膛劇烈地起伏,眼中那股幾乎要凝成實質的嫉妒與怨毒,仿佛要將朱棣的身影活活燒穿。
他沒有吸取任何教訓。
那份深入骨髓的傲慢與屈辱,早已化作了瘋狂的種子,在他的心底生根發芽。
就在這時,一道目光穿過鼎沸人聲,越過百官的肩頭,精準地釘在了藍玉的後脖頸上。
那目光不帶溫度,卻比刀子還利。
藍玉渾身的血液仿佛瞬間凍住,他僵硬地,一寸一寸地抬起頭。
他看到的,是站在朱元璋身側,太子朱標的臉。
朱標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他隻是那麽淡淡地,冷冷地瞥了藍玉一眼。
那眼神裏,沒有憤怒,沒有斥責,隻有一片純粹的,不帶絲毫感情的冰冷。
就像在看一條不聽話,隨時準備宰掉的狗。
轟!
藍玉的腦子裏,瞬間一片空白。
那股滔天的怒火與怨毒,仿佛被一盆冰水從頭澆下,瞬間熄滅得幹幹淨淨。
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恐懼。
他想起了在奉天殿裏,太子對皇上說的那句話。
“這把刀,兒臣會親手折了!”
一股寒氣,從他的尾椎骨,直衝天靈蓋。他再也不敢抬頭,猛地將頭深深地低下,那卑微順從的姿態,仿佛恨不得將自己的腦袋,直接塞進地縫裏。
朱標收回了目光,仿佛剛才什麽都沒發生過。
獻俘大典,在萬民的歡呼聲中,圓滿結束。
朱棣,在這一日,功勳與聲望,達到了人生的頂點。
然而,當夜色降臨,人群散去。
藍玉從太廟的側門,失魂落魄地走出。
他坐上回府的馬車,在車廂的陰影裏,他緩緩抬起頭。
那張剛剛還寫滿了恐懼與順從的臉上,此刻,隻剩下了一片扭曲的猙獰。
“朱棣…範統…”
他從牙縫裏擠出這兩個名字,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裏,再無半分恐懼,隻剩下滿滿的怨毒。
“你們等著!”
“老子,還沒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