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模糊的戰報:老朱眼中的“掃蕩”
字數:4383 加入書籤
北平,燕王府。
書房內,檀香嫋嫋,卻怎麽也蓋不住朱棣身上那股子尚未散盡的鐵鏽味。
他端坐在寬大的書案後,親手研墨,墨錠在硯台裏一圈圈地打著轉,沙沙作響,攪得他心煩意亂。
換上了一身尋常王爵常服。可那股剛從屍山血海裏走出來的氣勢,讓整個書房的溫度都低了幾分。
大可汗?草原之主?
朱棣嘴角扯了扯,無聲自嘲。
這些名號,在捕魚兒海畔能讓十萬牧民跪地山呼,能讓部落首領獻出牛羊和忠誠。可一旦傳進應天府,傳到那個多疑的父皇耳朵裏,就不是什麽榮耀,而是催命的符咒了。
他提起筆,飽蘸墨汁,筆尖懸在空白的奏章上,遲遲沒有落下。
“王爺,還在琢磨怎麽跟老爺子匯報工作呢?”
範統一邊啃著個流油的羊腿,一邊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滿嘴油光,說話含糊不清。
朱棣眼皮都沒抬,隻從鼻子裏重重哼了一聲。
範統一屁股坐在旁邊的椅子上,把啃幹淨的骨頭隨手往地上一扔,湊過來說道:“要我說,這事兒簡單!您就寫,兒臣在草原吃了頓飯,順手把北元給滅了。簡潔明了,突出重點!”
朱棣終於抬起頭,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你當本王是你?信不信這份奏折遞上去,第二天錦衣衛就來‘請’本王回京好好說道說道?”
“那……那含蓄點?”範統撓了撓油膩膩的下巴,眼珠子一轉,“就說,您在草原進行了一次‘特別軍事行動’,圓滿完成了‘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的目標,當地百姓簞食壺漿,喜迎王師?”
朱棣聽著這些聞所未聞的怪詞,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但緊鎖的思路卻像是被一腳踹開了。
他深吸一口氣,筆鋒終於落下。
奏章上,沒有半句歌功頌德,沒有渲染戰果的輝煌,更沒有一字提及什麽“大可汗”,什麽互市、質子。
筆觸平淡得像是在記錄一筆糧草開銷。
“兒臣朱棣,奉旨遊獵草原,已於捕魚兒海一帶,掃蕩北元殘餘勢力,殲其主力。然在與反抗殘餘作戰之際,發現其金帳汗國屬國羅斯公國三千鐵甲士兵,兒臣以為其可能插手漠北草原,其他汗國亦可能將觸手伸入草原,兒臣會時刻警惕。”
一場將整個漠北踩在腳下,徹底終結北元國祚的曠世大功,在他筆下,成了一次例行公事的“掃蕩”,還順帶拋出了一個全新的外部威脅。
“草原諸部,懾於天威,已盡數歸順,遣使入北平,願永為大明藩籬。”
掌控、臣服、朝拜,這些字眼全被他巧妙地替換成了“歸順”與“藩籬”。聽起來,就像是一群被揍怕了的野狗,主動跑來門口看家護院,搖尾乞憐。
“臣已著手整頓邊防,加固城池,嚴查走私,確保北疆長治久安。”
最後,他將落腳點穩穩地放在了“邊防”之上。
他很清楚,那個坐在奉天殿龍椅上的男人,最想看到的,不是一個功高蓋主的兒子,而是一個安穩無憂的北方。
寫罷,朱棣吹幹墨跡,仔仔細細地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確認每一個字都藏起了鋒芒,每一個詞都顯得“本分老實”。
他將奏折卷起,裝入蠟封的竹筒,用火漆封死。
“來人!”
一名親衛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門口。
“八百裏加急,送往應天府。”朱棣的聲音低沉有力,“另外,將部落貢品分出三成送往應天,再挑幾個最高最壯的羅斯人,一並送去,給老爺子助助興。”
“遵命!”
親衛接過竹筒,身影一閃,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朱棣緩緩走出書房,負手立於廊下,望著天邊那輪冷月。
此次出征,他動用的,隻有那三千屬於他的饕餮衛。錦衣衛的探子,安插不進饕餮衛,也跟不上饕餮衛戰獸的腳步。
饕餮衛情報的隔絕,便是他最大的護身符。
應天府,奉天殿。
殿內燈火通明,氣氛卻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朱元璋靠在龍椅上,手裏拿著的並非奏章,而是一份密密麻麻寫滿了人名的名單。他的手指在那些名字上緩緩劃過,眼神晦暗不明,像一頭準備捕獵的蒼狼。
“皇爺,北平八百裏加急。”
一名內侍貓著腰,小心翼翼地呈上一個竹筒。
朱元璋眼皮都未抬一下,隻是“嗯”了一聲。
內侍將竹筒啟封,取出奏折,恭恭敬敬地展開,捧到朱元璋麵前。
朱元璋這才不耐煩地瞥了一眼。
當“掃蕩殘餘”、“邊境安寧”、“盡數歸順”這幾個字眼映入眼簾時,他那張溝壑縱橫的老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滿意的神色。
“哼,老四這小子,手腳倒是利索。”
朱元璋將視線從那份殺氣騰騰的名單上移開,隨手把朱棣的奏折丟在禦案上,對著侍立一旁的太子朱標說道。
“看來北邊那些不長眼的狼崽子,總算是被他打服帖了。不過,金帳汗國居然派人支援?”
朱標躬身拿起奏折,逐字逐句地細細研讀。
越看,他眉頭的疙瘩就越緊。
太簡單了。
這份戰報,簡單得近乎敷衍。以他對四弟朱棣的了解,那是個不把天捅個窟窿不罷休的性子,怎麽可能隻是輕描淡寫地“掃蕩”一下?
“父皇,”朱標放下奏折,言辭懇切,“四弟這份戰報,似乎……過於簡略了些。”
“草原部落向來桀驁,僅僅一次掃蕩,便能讓他們‘盡數歸順,永為藩籬’,兒臣總覺得,其中有些蹊蹺。”
朱元璋聞言,擺了擺手,渾不在意。
“蹊蹺個啥?”他重新拿起那份名單,冷哼一聲,“草原上的規矩,自古以來就一條,誰的拳頭硬,誰就是爺!咱老四的拳頭夠硬,那些狼崽子自然就跪下了。你啊,凡事都想太多!”
他指了指那份奏折,臉上帶著一絲嘲弄。
“再說了,你看看老四這字,歪歪扭扭,跟他娘的狗刨似的!他麾下也沒幾個文化人,不是夥夫就是屠夫。就老四那性格,字越多,事越大!這奏折要是寫個千八百字,那肯定是闖下塌天大禍了!現在這麽短,說明事兒辦得幹淨利落,沒給咱惹麻煩!”
更何況,錦衣衛傳回來的密報,也隻說“燕王出塞,大破元寇於草原深處,草原各部順服”,並沒有來報什麽異常。
在他看來,老四完美地執行了他的意圖,用最直接的暴力,清理了北方邊境,讓他可以騰出手來,好好收拾京城裏這幫……越來越不老實的功臣勳貴!
他拿起朱筆,在那份長長的名單上,一個名字的後麵,重重地畫了一個圈。
韓國公,李善長。
朱標眼角的餘光瞥到了那個名字,心髒猛地一縮,一股寒意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
父皇……終究還是要動手了嗎?
這一次居然是韓國公,那可是跟著父親大半輩子的老臣!亦師亦友!
他張了張嘴,想要勸諫,可朱元璋那雙看向名單的眼睛,已經再無半點溫情,隻剩下冰冷的殺意,朱標所有的話,都堵在了喉嚨裏。
他默默躬身告退,走出奉天殿,一股涼風撲麵而來,他嗅到了隱隱的血腥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