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趕緊趁機煽風點火
字數:4746 加入書籤
空氣凝滯下來,王坤和蘇勳的麵色更是無地自容。
過去那些自以為是的算計,如今在頂級對手手下黯然失色。
半晌,王坤不甘示弱地冒出一句:“那元帥,您是怎麽準備打這盤棋的?”
“我們要怎麽對付她?”
劉啟的嘴角,勾起了一抹令人捉摸不透的弧度。
“既然她是來談判的,那我們就給她一個最高規格的禮遇。”
“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劉啟是如何尊重一個真正的對手的。”
“傳我的命令。”
“三日之後,我將親自出城三十裏,迎接大元女皇。”
“所有元老院成員必須隨行。”
“同時在共和國宮,為她準備最盛大的國宴。”
“宴會的標準,就按照我登基大典的規格來。”
劉啟這個命令讓在場所有人都直接傻掉了。
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劉啟會做出這樣一個決定。
出城三十裏相迎?
那可是古代天子迎接聖人才有的最高禮節。
國宴的規格竟然等同於他自己的登基大典?
這哪裏是迎接一個手下敗將。
這分明是在迎接一個平起平坐,甚至地位更高的盟友。
“大元帥,萬萬不可啊。”
王坤一個就跳了出來,急得滿頭大汗。
“您這樣做豈不是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我們好不容易才打出來的威望,怎麽能就這樣輕易送給她?”
“到時候天下人會怎麽看我們?他們會覺得我們怕了她。”
“是啊大元帥,此事還請三思。”
蘇勳也趕緊站出來勸阻。
他覺得劉啟這個決定實在是太草率,太感情用事了。
完全不符合一個合格政治家的行為準則。
“三思?”劉啟冷笑一聲。
“我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有些人以為我是在渲染孛兒帖的分量,其實我隻是在提升自己的牌麵。
外人看著像是我在給她尊嚴,可這場姿態其實更多是給天下觀眾演的戲。
我要天下人都認清,劉啟真正的格局擺在那裏,容人自有一套。
一個曾經的死對頭,能得到國士般的禮遇,這裏麵的深意,不點自明。
既然連這樣的人我都肯接納歸心,有誌之士要來投奔,我又有何吝嗇之理?
世上真的想馬盡良才,想要的是馬骨值千金,不在一時得失。
這些動作,其實是我為共和國精心定下的一個童叟無欺的招牌。
劉啟每個字都仿佛落石入江,毫無回旋,氣勢逼人。
場中一直反對的那幾個人,眼下再說不出一句。
大家漸漸體會到,自己與劉啟之間遠不隻是局限性的區別那麽簡單。
那是思考方式上徹底被拉開了鴻溝,有點心驚肉跳的疏離。
在一些人還停在琢磨如何羞辱、如何敲打俘虜的小技倆時。
他的思維已****,跳出來考慮大局以及未來的歸附和人心。
這樣一種差距,距離普通人的算計,更像隻可遠觀的妖魔神軀。
隻是崔鶯鶯適時出聲,清寒的嗓音在灰暗的長廊裏顯得格外明顯。
她並沒有直接回絕,而是從另一個視角提了個新問題。
“假如我們讓她受此驚人禮遇,可她卻反將一軍一口氣漫天要價,我們是不是陷入被動?”
“會不會等到局勢翻轉,騎虎難下,連自己都掌握不了主動?”
這無疑把所有人心裏那個小焦慮問了出來。
誰都知道畢恭畢敬做迎賓,稍有不慎就留下話柄。
要是對方順勢得寸進尺,等需翻臉時未免當場下不來台。
一旦撕破臉,反而更被動、更難控製局勢。
但劉啟否得幹脆,全程沒絲毫猶豫。
“她懂進退。”
下定判斷,神色不改分毫。
“這種人才,絕對不會傻,為了一口甜頭斷自己活路。”
“她在乎什麽,她比誰都明白;我的底線,她一清二楚。”
兩個人的分寸感,從頭至尾跟虛假的表麵禮儀從無半點交集。
棋盤上關鍵的是誰有底牌,誰有籌碼,而不是虛虛實實的麵子工程。
她享受到的這些尊重,是我願猜她的高度,是想做一筆對等的交易。
倘若哪天她不再珍惜分寸,看走眼想越雷池一步。
劉啟忽然嘴角一點冷笑,壓力仿佛空氣都隨之一緊。
“那到時候讓她知道後果,也無非一念之間就到。”
“在我麵前,她有多高,我讓她有多怕,該下地獄決不會心軟。”
“不僅讓她灰飛煙滅,這一生哪怕有幸留條命,也沒可能鹹魚翻身。”
霎那之間,房間裏的溫度好像都降低了幾分。
眾人到這個時候才終於明白,他口中的尊重隻是壓頂在脖子上的那大片陰影而已。
他是在用一種看似溫和的方式,向孛兒帖展示著自己絕對的掌控力。
你聽話,我們就是平等的盟友,一起征服世界。
你不聽話,你就是我腳下的一條死狗,連當戰利品的資格都沒有。
這種恩威並施,軟硬兼備的帝王心術。
其運用之純熟,其火候之精準。
讓所有人都感到由衷的敬畏和歎服。
他們知道,這場即將到來的頂級博弈。
從一開始,那個草原女皇就已經輸了。
她輸的不是實力,而是境界。
三日後,新長安城外,官道之上。
旌旗招展,甲胄鮮明。
劉啟親率共和國所有文武高官在此靜候。
如此大的陣仗,引來了無數百姓的圍觀。
他們都很好奇到底是什麽樣的大人物,能讓他們那位神一樣的大元帥親自出城迎接。
聽說那位讓他們恨得咬牙切齒的大元女皇要來,大營像是炸開了鍋,嘈雜一片。
有人在竊竊私語:“居然是那位草原上的妖後?”
還有士兵按捺不住怒火低吼,“大元帥何必客氣?直接抓了砍頭不行嗎!”
更不乏喊著報血仇的,情緒激動,“為兄弟們報仇,這血債可不能這麽算。”
這些聲音像風一樣,很快在各個角落卷起漣漪,共同的不滿填滿空氣。
在他們單純直白的認知裏,敵人必須冷酷無情地壓製才對得起犧牲的同袍們。
對劉啟現在的做派,很多人不但想不明白,反倒覺得難以接受,這不是軟弱又是什麽?
藏在人群裏的那些別有心計之輩趕緊趁機煽風點火,見縫插針向眾人的 怒意添柴加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