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專打內部的牛鬼蛇神
字數:4879 加入書籤
南方學子的集會越鬧越大,動靜很快蔓延開來,整個江南很快便沸騰成一鍋。
對於元老院來說,這波風潮帶來了難以言說的壓力。
孔融的名字在各大學人之間幾乎成了攻擊的眾矢之的,批評與謾罵從未止息過。
各式指責紛至遝來,說他根本就是背棄本源,成了叛賣門牆的儒門逆徒。
外界的質疑,讓孔融心裏滿是苦澀,即憤懣又孤立無援。
自信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社稷,卻始終難以被任何人認同和接納。
日子混得焦頭爛額,眼看就快要被流言和指按擊垮時。
劉啟忽然發來一封電報,為他燃起一點希望。
“不要執著於恢複舊學統,方式其實還能變通。”
“全體舊式書院都可以撤銷原貌,別指望拿口號衝關。”
“把空談的軀殼都推倒重構。”
“取而代之的是結合技術、商業和管理、全新設立起來的工藝書院。”
“凡是從新書院畢業的學生,一律授予功名,優先錄用為各級官員。”
“告訴那些讀書人,時代變了。”
“再抱著那些之乎者也當飯吃,隻會被餓死。”
“想當官,想出人頭地,就得學點真本事。”
劉啟的這個方案,釜底抽薪,又狠又絕。
他直接將讀書和做官,這兩件士人最看重的事情,跟新式教育掛上了鉤。
這無異於告訴所有讀書人。
要麽,你們就抱著那點可憐的道統,清高地餓死。
要麽,就乖乖地去學那些在你們看來是“奇技淫巧”的東西。
然後,像以前一樣,享受功名利祿,光宗耀祖。
這個選擇題,對於絕大多數讀書人來說,根本就不難選。
畢竟,聖賢之言,是填不飽肚子的。
孔融拿著這份電報,如獲至寶。
他立刻召集了所有江南的學政官員。
將劉啟這個“學統轉軌”方案,公之於眾。
一時間,整個江南士林,一片嘩然。
有人破口大罵,說這是斯文掃地,是數典忘祖。
也有人眼前一亮,看到了一個新的上升通道。
原本鐵板一塊的士人群體,瞬間就出現了巨大的裂痕。
那場聲勢浩大的學,潮,也在這種內部分化之中,不攻自破。
孔融用一種近乎於無賴的方式,解決了這場看似無解的政治危機。
也為共和國的教育改革,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江南的學,潮剛剛平息。
維係著整個國家經濟命脈的漕運係統,又出了大問題。
掌控著鹽運和水運的幾大黑幫,眼看共和國的工業化搞得如火如荼。
也想趁機分一杯羹。
他們聯合起來,以各種理由,大幅提高了軍用物資的運輸費用。
並且,惡意囤積食鹽,哄抬鹽價。
企圖用這種方式,來要挾元老院,讓他們讓出更多的利益。
這種行為,無異於是在共和國的背後捅刀子。
軍工生產的成本,因為運輸費用的上漲,而急劇飆升。
財政部剛剛有所好轉的賬目,又一次出現了巨大的赤字。
蘇勳急得是焦頭爛額,卻又束手無策。
那些黑幫勢力,盤根錯節,關係網遍布朝野。
連他這個財政總長,都得讓他們三分。
就在蘇勳一籌莫展的時候。
崔鶯鶯,這個共和國最神秘的女人,主動找到了他。
“蘇總長,這些跳梁小醜,交給我來處理。”
她的聲音,依舊那麽清冷,卻帶著一種讓人心悸的殺氣。
“三天之內,我會讓所有人都知道,擋共和國財路的下場。”
當天晚上,崔鶯鶯就啟動了一個代號為“黑傘”的秘密行動。
數百名錦衣衛的頂尖高手,如同暗夜裏的幽靈。
悄無聲息地,潛入了各大鹽梟和漕幫頭目的府邸。
沒有審判,沒有警告,隻有最幹淨利落的,一擊必殺。
一夜之間,江南最有權勢的十幾個黑道大佬。
全都身首異處,死在了自己的床榻之上。
他們的頭顱,被錦衣衛用石灰醃製好,連夜送到了新長安。
築成了一座小小的京觀,擺在了財政部的門口。
第二天,當那些黑幫的餘孽們,看到自己老大的頭顱時。
所有人都被嚇得是魂飛魄散。
他們這才意識到,自己招惹的是一個什麽樣的存在。
那是一個,完全不講任何江湖規矩,隻講究鐵血和效率的國家暴力機器。
崔鶯鶯沒有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
她直接宣布,所有參與這次壟斷和要挾的幫派。
都將被定義為叛國組織,予以徹底清剿。
但她又給了他們一條生路。
那就是,主動交出所有的資產和船隻。
然後,接受改編,成為新成立的“國營民股鹽運公司”的股東。
以後,大家一起,在國家的領導下,合法地賺錢。
誰要是敢不從,那些大佬的頭顱,就是他們的榜樣。
這種,打一巴掌,再給一顆甜棗的手段。
讓那些本就群龍無首的黑幫餘孽們,根本就無法抵抗。
他們爭先恐後地,向錦衣衛交出了自己的投名狀。
生怕晚了一步,就會被當成典型,給處理掉。
一場足以動搖國本的經濟危機。
就在崔鶯鶯這種雷霆萬鈞的血腥手段之下。
被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她不僅解決了麻煩,還順手將那些遊離於國家掌控之外的黑色產業。
全部,收歸國有。
為共和國的財政,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穩定的稅收來源。
蘇勳看著那座由人頭築成的京觀,心裏是百感交集。
他一方麵,對崔鶯鶯這種狠辣的手段,感到心驚膽戰。
另一方麵,又對她那驚人的辦事效率,感到由衷的佩服。
他知道,這個女人,是劉啟手中最鋒利也最危險的一把刀。
任何膽敢阻擋在共和國前進道路上的人。
都會被她,毫不留情地斬斷。
解決了鹽運和漕運的問題。
蘇勳的財政壓力,稍微緩解了一點。
但他很快就發現,光靠節流和抄家,是遠遠不夠的。
鐵路,艦隊,兵工廠,那每一個項目,都是吞金的無底洞。
國庫裏的那點銀子,砸進去,連個響都聽不到。
他必須得想出一個,能夠持續不斷地搞到錢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