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不可挽回終結
字數:4669 加入書籤
想要讓那幫人崩塌,從骨子裏斷了他們以為堅不可摧的所謂氣節。
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名士們,隻能在饑渴和絕望裏硬生生憋出一肚子自省。
“陛下,會不會過於……”
趙括猶豫著低聲提醒。
“你說太狠了?”
劉啟嘴角掠過一道譏誚。
“既然他們用自己的命來跟朕賭,心裏就該知道這賭注的後果。”
“本就留給他們路,隻是那條路他們自己不肯走,一頭闖進了死胡同。”
“世上哪有隨隨便便的好處,全都是代價交換回來的。”
“想憑聲望和那點道德綁架我,既然來了就該承認隨時被我的權力碾碎的風險。”
每一字都不高,語氣也沒起伏,可分明擲地生鐵誰都撼不動。
那一刻,趙括和蘇勳明白了,年輕皇帝比想象中狠辣。
一場表麵風平浪靜、實質比刀劍還要激烈的角力,已經揭開序幕。
那些還執拗跪在宮門外的士紳名儒,遲早要吞下自己釀下的日子,再簡單不過的絕望。
旨意很快就傳了下去。
宮門口的禁軍迅速地拉起了警戒線。
將那些靜坐,抗議的儒生和外麵圍觀的百姓徹底地隔離開來。
原本還在給儒生們送水送飯的熱心市民,也都被禁軍給毫不客氣地驅散了。
偌大的宮門廣場上,隻剩下了那幾千名孤零零的儒生。
頭頂烈日腳踩滾燙的青石板,沒水沒糧,這群讀書人很快就體會到了什麽叫人間煎熬。
一開始,他們還能靠著那股子所謂的“浩然正氣”硬撐著。
他們堅信劉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真的對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讀書人怎麽樣。
他們覺得隻要堅持下去,劉啟最終一定會妥協。
然而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
宮門裏麵沒有傳來任何消息。
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就好像已經把他們給徹底遺忘了一樣。
他們的身體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中暑、脫水、昏厥,各種情況層出不窮。
他們所謂的信念,也在這種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折磨下開始迅速地崩潰。
終於,有人撐不住了。
開始有人偷偷地退出靜坐的隊伍,想要離開這個讓他們感到絕望的地方。
然而當他們走到警戒線的時候,卻被麵無表情的禁軍給攔了下來。
“陛下有旨,跪諫者,事未成,不得擅離。”
冰冷的、不帶任何感情的聲音,像一盆冷水將那些企圖逃跑的人澆了個透心涼。
他們這才驚恐地發現自己已經掉進了一個圈套。
劉啟根本就沒打算給他們留任何後路。
要麽,跪到死。
要麽,就等到他收回成命的那一天。
可現在看來,後一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絕望如同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迅速地蔓延開來。
他們終於明白自己麵對的是一個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的魔王。
他們所謂的道德綁架,在他麵前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這場單方麵的煎熬,又持續了兩天。
宮門口那幾千名儒生,已經倒下了一大半。
剩下還能勉強跪著的,也都是一個個麵如死灰,氣息奄奄。
他們的身體早就被榨幹了最後一絲力氣。
他們的精神早已被那些無邊絕望打得幾乎崩潰,已然支離破碎。
現在就連懊悔的情緒也再激不起來,仿佛一片死水。
無人能在這樣徹底的失落中掙紮,唯有麻木地蹲在那裏,像牲畜似的,等著命終。
劉啟,就是那個讓一切變成這個樣子的幕後主宰。
直到大戰落幕,這位年輕帝王的身影才姍姍到來,趕進視線。
身著那襲黑底龍紋袍服,一張臉上看不出絲毫波瀾,如深井無聲。
馬蹄擊打著地麵,他難得允許自己徐徐前行,沒快也不慢,帶著俯視眾生的距離。
視線停留在那群快要咽下最後一口氣的儒者身上,下意識流露著對螻蟻般的漠然。
緊隨其後,是趙括,是蘇勳,文武百官盡數在列。
走進現場,這些大員瞬間噤若寒蟬,誰都害怕沾一點聲響。
空氣裏彌漫著恐懼,每個人看著劉啟的目光都在發顫,再不複舊日的自信從容。
似乎隻有此刻,在這位年輕君主的冷厲眼神下。
所有道德色彩徹底被一掃而空,隻剩下畏懼。
這一場示威,他用最赤裸、最直接的辦法震懾群臣甚至整個天下。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權力下的新律令,比任何舊製都來得殘暴而決絕。
到了這一層,既往的道義榮光隻不過是一張可笑的薄紙,風一吹就碎了。
短促低沉的一聲傳來,“鄭玄。”
劉啟開口後,宮前一時間鴉雀無聲。
這道聲音卻每個字都被他們聽得清清楚楚。
在他的目光裏,被點名的老人緩慢抬頭。
滿頭亂發沾著灰塵,原本那點淡泊風骨早已殘破不堪。
正是昔日國子監的祭酒鄭玄,先前勸諫的首領人物。
時光和苦難早把他折磨得麵容憔悴,嘴唇開裂。
眼裏早已找不到從容,隻剩混雜的挫敗。
憤怒、不甘與恐懼彼此翻滾,讓整張臉都失去了往日那層風度。
劉啟盯著他,語氣很輕,尾音卻像鐵錘一樣敲在空間裏。
“你,這會兒,還有什麽想說的嗎?”
鄭玄的嘴角扯了數下,想發出一點反抗的聲音。
卻隻有風箱破裂般的沙啞字句崩出喉頭。
“敗了就是寇……我,沒什麽好說的。”
聲音虛弱,他終於低下頭,所有辯駁的念頭都棄之腦後。
即便言辭再激烈此時也隻顯得多餘,這是一場完敗,不可挽回的終結。
和鄭玄共振息的那個儒者時代,此刻已徹底被這個皇帝碾得粉碎。
“好。”劉啟隻微一點頭,似無甚波瀾。
“兩句話都不必,送他上路。”
還沒等眾臣回神,蘇勳不動聲色抽刀出鞘,一步點到鄭玄前麵。
淡定利落的一揮,刀鋒顯明,一抹血光濺出,簡單直接地結束。
頭顱翻滾著落地,白發和鮮血在地上劃開鮮明對比。
宮門前冰冷的青石板上,多出一灘猩紅,如警世的塗抹。
那一瞬,所有人的眼眶蒙上驚愕之色,每一寸神情都滲進了懼意。
見狀,大臣們全身僵冷、額頭冒汗,誰都不敢再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