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傾盡家財
字數:4601 加入書籤
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劉啟竟然真的敢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殺了鄭玄。
這個在士林中聲望堪比神明的當世大儒。
就這麽死了,死得如此草率,如此不值。
這已經不是在殺雞儆猴了,這是在指著所有讀書人的鼻子告訴他們。
你們所謂的清高,你們所謂的名望,在朕的眼裏連個屁都算不上。
朕想殺你們,就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殺了鄭玄之後,劉啟的目光又落在了那些已經徹底嚇傻了的儒生身上。
“你們,也想跟他一樣嗎?”
冰冷的聲音,讓所有人都打了個冷顫。
那些儒生們一個個都像是被扼住了喉嚨的鴨子。
拚命地搖頭,喉嚨裏發出意義不明的“嗚嗚”聲。
他們的臉上已經沒有了絲毫的血色。
隻有無盡的,深入骨髓的恐懼。
他們怕了,是真的怕了。
他們不想死,他們還想活著。
什麽氣節,什麽道義,在死亡麵前都顯得是那樣的蒼白和可笑。
“既然不想死,那就給朕一個不殺你們的理由。”
劉啟的聲音,依舊是那麽平靜。
儒生們麵麵相覷,腦子裏一片空白。
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麽,他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說什麽。
就在這時,一個看起來稍微年輕一點的儒生,像是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樣。
連滾帶爬地撲到了劉啟的馬前,拚命地磕頭。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學生……學生願意為陛下效力,學生願意支持新政。”
學生願意努力勸告天下讀書的人,讓他們能體會陛下的難處。
唯一希望陛下能留學生一條活路。
這個舉動,就像是忽然在平靜的湖麵扔下一塊巨石。
原本如死水般的氣氛,掀起了難以平息的巨浪。
周圍的儒生們很快也察覺不對,紛紛跟著反應過來。
此時此刻,幾乎所有人都學著跪倒在地,對劉啟拚命表忠心。
至於聖賢道理,或者那一堆禮義廉恥,都被拋去了腦後不知哪兒。
等到這個時候,心裏他們隻有一個想法:隻想活命。
哪怕活得再憋屈、再卑微也認了。
麵對這些已經失態的書生,醜態百出的樣子,這一切劉啟看得分明。
可這個場景在他眼裏,半點驚訝都沒有。
人心到底就是這樣的弱,臨到生死的時候,還能守住信念的永遠隻有一小部分人。
大多數無非是受情緒和懼怕控製的一群凡人。
而劉啟心裏很清楚,該怎麽把他們的畏懼化為有用的工具。
他嘴角緩緩揚起來,終於露出罕見的笑意。
既然都擺出這副認命的模樣,那我索性就給你們機會將功贖罪。
話說到此處,他環視在座眾人,目光停留片刻,吐出幹脆的命令。
從現在起,這幫人全部都編進一個宣傳隊。
去寫文章、上台演講、想什麽辦法都行。
三個月之限,朕隻要結果——全天下的百姓都明白土地改革的好。
讓他們明白,如今世上,唯有朕才是真正為黎民考慮的那個人。
至於那些妨礙變革,隻想著自家好處的豪強、權門,全都是吸血蛀蟲、誤國之人。
“這件事要是辦好了,你們不僅可以活命,朕還可以給你們官做。”
“要是辦不好……”
劉啟沒有把話說完,但那冰冷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儒生們一個個都像是小雞啄米一樣拚命地點著頭。
生怕點得慢了,自己的腦袋就會像鄭玄一樣搬了家。
“多謝陛下不殺之恩,我等一定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山呼海嘯一般的效忠聲在宮門前響起。
隻是這聲音裏聽不出半分的真誠,有的隻是無盡的劫後餘生的慶幸。
至此,這場由世家大族掀起的聲勢浩大的輿論戰。
就被劉啟用一種最簡單、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式給徹底地粉碎了。
他不僅沒有受到任何損失,反而還兵不血刃地就收服了一群最會玩弄筆杆子的文人。
讓他們從原本的對頭,硬生生變成了願意奔走效力的喉舌。
化敵為友、順勢借力這套法門讓人目瞪口呆,簡直爐火純青到極致。
文武百官站在下方,看得有些發怵了,激動中又別有深意地暗暗歎道:“高!”
直到這個時候,大臣們才逐漸明白過來,自家的新皇哪隻是個一身武力的戰神。
權謀手段更是鬼斧神工,教人無法防範。
跟那位對著幹,無異於宣判自己死罪。
輿論本來以為棘手,實則被輕鬆化解以後。
劉啟接下來要對付的,其實早已瞄準了那些官商勾結的世家大族。
爭論與風向的短暫平息,對於權力和財富來說不過是吹過臉頰的寒風。
往後,地方施政還有錢糧盤剝,麻煩定是接踵而吻。
誰料,劉啟看上去卻波瀾不驚,仿佛根本沒把他們的手段放在眼裏。
這些人最常用的花招,他早有充分了解,心底一清二楚。
甚至不動聲色地,早早備下了回敬敵人的“大禮”。
宮門前眾人嘩然尚未散去的次日,詭異的景象出現在京城四方。
糧價不知怎麽的,莫名其妙架起翅膀,蹭蹭地漲了起來。
僅一日工夫,大米的價格居然翻倍攀升,而且根本看不到止息的跡象。
坊市市井轉瞬就亂了套,該囤米的想借機多撿幾鬥,想保命的更是傾盡家財。
無數街坊小販,隻得提溜著破布口袋,滿街地搶糧去。
很快,他們便絕望地發現,不管是哪家米行。
如同暗地裏協調好一般,一下都有限購了。
一人一天隻能買一鬥米,不管多著急,別無他法。
這點米,對於一家幾口人的生計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更遠談不上溫飽。
慌亂與不安,悄然在整座城市蔓延開來,如瘟疫化也似的。
為了一袋米,踉踉蹌蹌間不是爭吵就是搶奪,血光恍然浮動在不少角落。
氣氛逐漸冰冷惡劣起來,人人心頭都有割裂不安,宛如世界末日正在靠近。
幕後推動者的雀躍,正好聚在太原王氏別院之中。
王淩、崔源等正倚窗飲茶,神色悠哉,隻等手下們說出外麵的亂子。
每多一個壞消息,臉上的得色便添三分,說不出的暢快。